朱聪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防风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s 4/nuclear factor kappa-B,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通过5%的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内灌注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造模后治疗组大鼠给予防风水煎液灌胃治疗,模型组及正常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d。在造模前及治疗前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疾病活动指标评分,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结肠,测量完整结肠长度,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统计病理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标评分显著升高,结肠显著缩短,病理评分显著提高,炎症因子IL-6、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防风治疗后,治疗组大鼠上述情况有所好转,相较于模型组,疾病活动指标评分明显下降,结肠长度明显增长,病理评分显著下降,炎症因子IL-6、IL-8、TNF-α含量明显下降,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防风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肠道炎症,从而治疗大鼠的溃疡性结肠炎。
- 朱聪张贵阳陈燕余胜郑照正
- 关键词:防风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
- 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08月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90例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择期手术79例(88%),急诊手术11例(12%);平均手术时间145.7分钟,平均获取淋巴结16.8枚,手术中平均出血量65ml。共35例(39%)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因心肌梗死、肠瘘伴腹腔感染、呼衰、肺部感染或心衰死亡。高龄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有无合并肿瘤梗阻、基础疾病类型及手术方式有关(均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尽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经充分术前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及术后处理,能够很好耐受手术。
- 郑照正朱聪陈燕张贵阳
- 关键词:结直肠癌高龄患者并发症
- 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肛肠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通过肛门排便功能及肛肠动力学指标评估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20例拟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5例,B组45例,c组30例)。A组术后予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生物反馈治疗3个月,B组术后单纯予生物反馈治疗3个月,c组术后不做特别处理,连续观察各组术前、术后2周及干预后第2、6、10、14个月的排便功能及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A组随访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1.467,P=0.146)、肛管最大收缩压(t=0.774,P=0.441)、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1.856,P=0.067)、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1.498,P=0.138)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0.893,P=0.374)较B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8±8.3)、(188.8±19.2)mmHg(1mmHg=0.133kPa)、(22.4±4.5)、(48.1±9.9)、(187.4±25.8)ml。比较A组与c组治疗后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10.018,P=0.000),肛管最大收缩压(t=15.460,P=0.000)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12.835,P=0.000)均显著提高,而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1.546,P=0.127)及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1.754,P=0.084)虽然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随访第14个月的肛管静息压(t=9.239,P=0.000),肛管最大收缩压(t=16.543,P=0.000)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t=11.995,P=0.000)较c组显著提高[(45.2±7.6)mmHg,(185.8±15.8)mmHg及(182.4±26.5)mmHg],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0.009,P=0.993)及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0.476,P=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4.4)ml及(44.9±9.9)m1]。A、B组经处理后第14个月排便功能在一般(5~6分)、差(≤4分)的患者数量较前有明显改善,分别为(X^2=13.105,P=0.000)、(
- 倪小锋余争垚沈苑朱聪屠世良陈晟柴瑞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加味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排便功能障碍
- 下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肛周脓毒创面感染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下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肛周脓毒创面感染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上调SDF-1组(n=10)、下调SDF-1组(n=10)。取正常组大鼠肛周组织及其他三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于干预5、10、15 d后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创面愈合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DF-1、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相对表达量,检测各组大鼠新生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上调SDF-1组比较,下调SDF-1组大鼠PI3K、Akt表达较高(P<0.05),创面愈合率较高(P<0.05),大鼠新生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较高(P<0.05),VEGF、Ang-2水平较高(P<0.05),下调SDF-1组大鼠hs-CRP、IL-17、TGF-β1水平较低(P<0.05)。结论下调肛周脓肿模型大鼠SDF-1表达,能够靶向调控PI3K、Akt表达,加速大鼠创面愈合,促进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抑制炎症反应。
- 仲艳童国俊陆关珍郑照正陈燕朱聪
- 关键词:肛周脓肿新生毛细血管
- 血清CA724、CEA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结直肠癌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联合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疑似结直肠癌及转移患者64例,均行多层螺旋CT检测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724及CEA;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在结直肠癌及转移患者中效能,比较不同病理结果下CA724及CEA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CA724、CEA联合MSCT在结直肠癌及转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64例疑似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结直肠癌37例,确诊率为57.81%;检查准确度81.25%(52/64)、敏感度75.68%(28/37)、特异度88.89%(24/27);37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转移病例18例,占48.65%,患者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检查准确度78.38%(29/37)、敏感度66.67%(12/18)、特异度89.47%(17/19);病理结果下结直肠癌、转移患者CA724及CEA水平高于非结直肠癌与非转移患者(P<0.05);经计算及ROC曲线结果表明:CA724、CEA联合MSCT用于结直肠癌和转移患者中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MSCT用于结直肠癌及转移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对于确诊的结直肠癌及转移病例CA724及CEA水平呈高表达,三种指标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 钱文燕朱聪
- 关键词:癌胚抗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4例,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71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63例(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0±23.9)min vs.(150.0±19.7)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12.9±27.8)ml vs.(170.0±21.0)ml](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6.6±1.2)d vs.(13.7±2.7)d](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腹腔镜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9.7%vs.39.7%)(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淋巴结的转移。
- 陈燕郑照正朱聪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
- 控制损伤理念在高龄高危急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总结分析损伤控制理念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70例患者因高龄高危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行控制损伤手术资料。结果应用控制损伤治疗原则,70例患者最终行控制损伤手术,未见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高危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控制损伤理念,能够降低手术风险,达到治愈目的。
- 朱聪
- 关键词:高龄胆囊炎急腹症
- 祛腐生肌散加自拟清热解毒汤用于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祛腐生肌散外敷联合自拟清热解毒汤用于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对创腔愈合和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0例泛发性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祛腐生肌散外敷联合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分析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其中医证候(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表面焮热)积分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创腔愈合时间差异;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肛门功能(Wexner量表)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的81.33%高(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表面焮热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11±0.72)分、(1.35±0.74)分、(1.12±0.56)分,低于对照组的(1.81±0.75)分、(2.12±0.66)分、(1.61±0.53)分(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1.85±6.53)h及创腔愈合时间(21.71±3.90)d短于对照组的(53.67±6.95)h、(26.96±3.93)d(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Wexner评分(5.20±1.23)分、(2.65±0.44)分,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7.58±1.25)分、(5.60±0.98)分(P<0.05);术后2周内,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较对照组的14.67%低(P<0.05)。结论 祛腐生肌散外敷联合自拟清热解毒汤有助于改善泛发性肛周脓肿患者疾病症状与临床疗效,强化其肛门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张建华邓乐宁朱聪
- 关键词:祛腐生肌散外敷泛发性肛周脓肿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癌
- 2024年
- 目的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腔转移癌的可行性、疗效及治疗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8例腹腔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盆腔转移者中2例II级疼痛患者术后疼痛缓解,1例III级疼痛患者术后1周疼痛逐渐降至I级。1例患侧下肢水肿患者术后1月水肿完全消失。1例输尿管受压患者经输尿管支架植入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例会阴坠胀感患者至术后2月复查坠胀感消失。2例腹壁转移患者术后1天疼痛消失,转移病灶逐渐减小。胰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病例术后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腔转移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朱聪徐忆宁郑照正盖保东郑屹峰
- 关键词:腹腔放射性粒子转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