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超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损伤
  • 3篇闭合性
  • 3篇闭合性肝损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钾
  • 1篇血清钠
  • 1篇引流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肝切除
  • 1篇
  • 1篇出血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江艺
  • 3篇黄超
  • 3篇张坤

传媒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危险因素102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0-01至2016-05-01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102例闭合性肝损伤病人临床资料,通过腹部CT检查或手术中探查确定肝损伤的程度分级。按是否手术治疗,并根据影像学Becker分级及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分为手术组51例,非手术组51例,肝损伤分级包括Ⅰ级23例、Ⅱ级33例、Ⅲ级24例、Ⅳ级18例、Ⅴ级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损伤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确定肝损伤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肝损伤治疗独立危险因素的阈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钾(K^+)、心率(HR)、收缩期血压(SBP)、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腹膜刺激征、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分析提示血清K^+和血清钠(Na^+)的水平在两组中呈负相关,SBP和HR的水平在两组中呈负相关,ALT和AST的水平在两组中呈正相关,肝损伤程度分级和腹膜刺激征在两组中呈正相关。通过ROC曲线评估得出ALT、血清K^+、SBP的手术治疗最佳阈值分别为171.5 U/L、3.625 mmol/L、96.5 mmHg(1 mmHg=0.133k Pa)。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P<96.5 mmHg、血清K^+<3.625 mmol/L、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腹膜刺激征是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BP<96.5 mmHg、血清K^+<3.625mmol/L、合并腹腔其他器官损伤、腹膜刺激征为闭合性肝损伤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
黄超张坤江艺
关键词:肝损伤手术治疗
血清钾、钠水平在闭合性肝损伤分级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钾、钠水平在闭合性肝损伤分级及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1日—2016年1月31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12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肝损伤的程度通过CT或手术确定。按照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及影像学Becker分级,分为肝损伤组102例,包括Ⅰ级20例,II级37例,III级21例,IV级24例;非肝损伤组即脾破裂组27例,包括III级12例,IV级15例。检测各组血清钾(K^+)和血清钠(Na^+)的值,研究检测值与闭合性肝损伤分级的临床意义。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血清K^+和Na^+在严重肝外伤中的阈值。结果:血清K^+在严重肝外伤患者中会相对降低,而血清Na^+则相对升高,但不明显。血清K^+在严重肝外伤的阈值为3.625 mmol/L,血清Na^+的阈值为140.2 mmol/L,当血清K^+低于3.625 mmol/L和血清Na^+高于140.2 mmol/L时,则提示严重肝外伤。轻度肝损伤较非肝损伤组的血清K^+和Na^+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P=0.619;P=0.206,P=0.87);严重肝损伤较非肝损伤和轻度肝损伤的血清K^+均降低(均P<0.05)、血清Na^+均升高(均P<0.05)。III、IV级肝损伤的血清K^+和Na^+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P=0.57)。血清K^+、Na^+水平在肝损伤中呈负相关(P<0.001,r=-0.534),且在严重肝损伤中尤为明显(P<0.001,r=-0.504)。结论:血清K^+、Na^+水平可作为判断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程度一种初步的有效指标,对临床医生及时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黄超张坤江艺
关键词:肝损伤血清钾血清钠
闭合性肝损伤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闭合性肝损伤术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6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63例闭合性肝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尤其是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按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术后引流管是否引流出脓液,分为轻度和严重肝损伤组,引流出脓液和未引流出组,均比较两组出血率的差异。根据肝损伤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差异。结果 63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23例(36.50%)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20例为肝切除术后。依据肝脏手术国际研究小组(ISGLS)肝切除术后出血(PHH)标准:A级4例,B级7例,C级9例。术后发生出血的中位时间为24h,发生出血至二次手术或介入止血的中位时间为3h。非手术治疗成功12例,二次手术治疗11例,其中9例为肝切除术后出现的大出血,术后48h内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术后出血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13.04%(3/23);其中2例为二次手术死亡,二次手术病死率18.2%(2/11)。严重肝损伤组的出血率明显高于轻度肝损伤组(P=0.047);肝损伤术后出血组的术前PT延长时间明显长于肝损伤术后未出血组(P=0.000);肝损伤术后引流出脓液组的出血率明显高于肝损伤术后未引流出组(P=0.01);提示肝损伤术后出血主要与血管隐匿性出血、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创面感染有关。结论出血是肝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主要为PHH。肝损伤术后出血主要与血管隐匿性出血、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创面感染有关。肝损伤术后早期出血,首选非手术治疗;生命体征不稳或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者需二次手术。术后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出血的病死率。
黄超张坤江艺
关键词:肝损伤肝切除出血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