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兴

作品数:2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献血
  • 8篇血站
  • 7篇血液
  • 7篇献血者
  • 6篇地市级
  • 6篇供血机构
  • 6篇采供血
  • 6篇采供血机构
  • 5篇无偿
  • 5篇无偿献血
  • 5篇成分血
  • 4篇单采
  • 4篇全血
  • 3篇单采血小板
  • 3篇疫情
  • 3篇献血人群
  • 3篇采血
  • 2篇单采血小板献...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献血者

机构

  • 28篇东莞市中心血...
  • 14篇淮安市中心血...
  • 13篇南京红十字血...
  • 13篇保定市中心血...
  • 11篇焦作市中心血...
  • 11篇邯郸市中心血...
  • 11篇泰州市中心血...
  • 9篇北京市通州区...
  • 7篇北京市红十字...
  • 6篇洛阳市中心血...
  • 6篇宝鸡市中心血...
  • 3篇长沙血液中心
  • 3篇重庆市血液中...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江苏省血液中...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陕西省血液中...
  • 2篇辽宁省血液中...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乌鲁木齐市血...

作者

  • 28篇王振兴
  • 13篇李丽
  • 8篇燕锋
  • 6篇邱艳
  • 5篇何子毅
  • 5篇陈庆恺
  • 5篇蔡晓波
  • 4篇黄志森
  • 4篇郭鹏豪
  • 4篇李丽颜
  • 4篇朱丽莉
  • 3篇李姗丹
  • 3篇陈少彬
  • 3篇贝孟辉
  • 3篇赵超
  • 2篇傅强
  • 2篇张静涵
  • 2篇曾雅静
  • 2篇叶柱江
  • 2篇丁月平

传媒

  • 10篇临床输血与检...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储血点建立前后血液供应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设置储血点在血液供应中的作用。方法对本市建立的三个储血点运行一年前后的血液供应范围、血液供应量、血液过期报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成立储血点减少了血液供应距离,保障了紧急抢救时的及时用血,减少了血液的过期报废。结论储血点的成立有利于卫生资源整合,健全了市血液供应网络,有效缩短了周边医院的取血距离,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王振兴张兆晴叶柱江苏柱安何子毅陈庆恺
关键词:储血点血液供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全血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我国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后,对全血献血者基数变化趋势、活跃献血者(重复献血者)人数、献血频率、献血者平均年龄、初次献血者招募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的变化。结果 14个指标中受疫情影响差异较大的有8个(占比57%)。其中,全血献血者基数变化趋势受疫情影响变化较大,疫情期间整体增长率高于疫情前(P<0.05);活跃献血者人数均为增长趋势,疫情期间高于疫情前(P<0.05);献血频率疫情期间低于疫情前(P<0.05);献血者平均年龄、女性献血者平均年龄受疫情影响波动范围较大,两者较疫情前偏高(均P<0.05);初次献血者招募<25岁组和≥25岁组参加率受疫情影响差别较大,呈不规则波动且波动幅度范围较大(均P<0.05);初次献血者占全部献血者的比例受疫情影响呈不规则波动,整体占比低于疫情前(P<0.05)。结论 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后较发生前呈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部分指标有明显波动。
李鹏沈有华高伟张微钟建玲李浩鲍琳王颖冯雪芳孙涛陈晓琴李丽贾红志许守广蔡晓波张雯赖群英于志强王振兴周艳君汪鹏张燕华张国强牛海英净红利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25家地级市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和冰冻血浆的发放数据,根据新冠疫情发生时间(2019年底),将发放数据分为两组,2017年、2018年、2019年为非新冠疫情组(简称非疫情组),2020年、2021年、2022年为新冠疫情组(简称疫情组)。结果2017—2022年,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波动增长,2022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18年>2017年,2020年较2019年下降19724.12 U,呈负增长(–1.43%),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增,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基本呈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22年较2021年下降6303.72 U,呈负增长(–1.54%),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2020—2022年,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发放量呈波动增长;年度同比增长率2021年呈负增长,2022年呈正增长;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调剂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结论国内25家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情况地区差异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总体上对2020年的供应能力影响最显著,血液调剂是新冠疫情期间保证血液供应的措施之一。
葛晓芹付恒胡官林曹彩霞杨维涛王振兴周国琼付竹筠孙婧雯沈有华燕锋鲍琳林富文李丽王泽颖冯兰洁周竞康美艳张剑刘保霞汤文隽郭萍莉李浩邱艳
关键词:冰冻血浆
国内24家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的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现状,为地市级血站优化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模式,不断提高制备效率和供应能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4家地市级血站2017—2020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单采血小板时同步单采血浆的人次数、每一单采程序采集单采血小板的平均单位数、单采血小板报废率、过期单采血小板量和单采血小板发放量;收集浓缩血小板制备量、过期浓缩血小板量、浓缩血小板合格量和浓缩血小板发放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公式计算血小板成分血制备量、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等。结果24家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2.23%,占血小板成分血的比例为99.80%;每一单采程序采集单采血小板的平均单位数为1.75成人治疗量,仅有5家血站在2019~2020年期间单采血小板时同步单采血浆;单采血小板报废率为0.28%,其中过期报废率为0.007%。浓缩血小板制备1621.2成人治疗量,浓缩血小板过期报废率为13.03%。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97.56%,其中单采血小板制备效率97.61%;浓缩血小板制备效率74.43%。结论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供应能力地区差异大,单采血小板为血小板成分血供应主体,采集能力逐年递增,且具有制备效率高、过期报废量低特点;浓缩血小板制备开展有限且制备效率低、过期报废率高。
华敏玉牛伟姚建许守广邱玉霞李丽赵冬梅万珈妤燕锋贾红志李浩钱佳齐汪鹏王振兴鲍琳温珊叶盛冯雪芳张曼蔡晓波张微褚德旭沈有华丛培芳张翙邱艳
关键词:血站单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
国内24家地市级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发放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通过对国内24家地市级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发放数据对比分析,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成分血供应现状。方法收集24家地市级血站2017~2020年全血制备成分血发放数据和2019~2020年血液调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0年24家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血浆成分血、冷沉淀凝血因子年平均正增长的分别是22、19、15家,年平均增长率中位数分别是5.24%、3.8%、3.25%,24家地市级血站中有23家开展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结论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血浆成分血、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血浆成分血存在积压现象,多数血站存在血液调剂情况。
彭成胡官林李丽王振兴张静涵程玉根黄丽萍莫秋红刘杨王文志汪海宁李浩沈有华杨效鹃杨国乾吴玲燕锋李宁刘晶鲍琳张孟尚崔晶付竹筠郭贺龙逄淑涛
国内24家地市级血站年度财政支出指标比对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比对不同规模中心血站在年度工作支出等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并建立采血量与工作总支出的回归关系方程。方法借助国内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平台,收集24家中心血站的年度工作总支出、服务人口人均费用及全血采集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计算采集1万U血液所需财政支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2017年~2020年24家中心血站年度工作总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血站之间总支出情况差异较大;24家中心血站所在地区的服务人口人均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将24家血站按采血量(5万U)划分2个等级,建立了采血量与年度工作总支出的关系方程,经过检验,各个方程为有效方程(P<0.05);采集1万U血液所需财政支出在不同规模血站间无差异。结论2017年~2020年,年采集量5万U以上规模血站的总支出及服务人口人均费用均高于5万单位以下规模血站。血站的血液采集量与年度工作总支出及服务人口人均费用均显著相关。
赵会霞王鹏坤蔡红军贺丽娜刘其中燕锋李建华马建坤钟建玲吕超超江玉刘庆佩李丽张剑杨维涛张微王振兴汪鹏黄文杰马清杰沈有华田志彬伦华美余梅
关键词:财政支出
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当前本市无偿献血招募的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226811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核酸检测(NAT),观察血液检测结果 ,统计血液检测淘汰率,以及其与献血者文化水平、职业、年龄的关系。结果所有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2014~2016年血液检测总淘汰样本数为4957份,淘汰率为2.19%,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抗-TP淘汰率下降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检测淘汰率最高,为0.84%。对所有无偿献血者职业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生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14%),其次为医务人员(1.26%)、现役军人(1.83%)以及公务员(1.94%)。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职业可得,初中学历献血人数最多(72233例),其中研究生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43%),其次为本科(1.44%)与专科(1.81%),血液检测淘汰率随学历的提高而降低。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年龄可得,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最多(83028例),18~25岁年龄段血液检测淘汰率最低(1.62%),其次为>55岁年龄段(1.90%)。结论做好采前检测工作,应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科学的招募模式,从自愿无偿献血的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贝孟辉李丽颜何子毅陈庆凯郭鹏豪王振兴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献血者招募安全性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的应用,为发展血站采供血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团体无偿献血和固定采血点无偿献血量呈上升趋势,街头流动采血车采血量呈下降趋势,血液检测的总不合格率分别为2.81%、2.09%、2.06%,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街头流动采血车、固定采血点、团体无偿献血,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采血点工作时间趋于平稳。结论以政府发挥主导,合理规划献血网点,采取以团体献血模式为主,街头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点招募为辅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王振兴贝孟辉郭鹏豪黄志森何子毅陈庆恺李丽颜
关键词:无偿献血招募
我国部分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中心血站从业人员离职率现状,探讨影响中心血站员工队伍稳定的相关因素,为合理规划中心血站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国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从业人员离职率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家中心血站2017年-2020年员工离职率平均为(2.70±1.38)%,各岗位员工离职率从(3.28±3.12)%到(6.55±7.42)%不等,不同岗位平均离职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成分制备>供血>血液采集>其他>血液检验。员工离职率按区域分布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按供血服务人口分布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员工因病缺席率平均为(1.58±1.19)%。结论我国中心血站发展不均衡,从业人员离职率受供血服务人口、从事工作岗位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心血站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如增加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岗位、优化激励机制等。
许守广高伟沈有华郭贺龙汪鹏翟方丽鲍琳张晓玲吕世伟燕锋张剑禇新建李浩蔡晓波桂丽王振兴吴炜李丽张秀琪陈洋华敏玉傅强
关键词:中心血站离职率血液质量
初次和重复献血不足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初次和重复不足量献血者的人群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献血不足量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市全血不足量献血者的献血资料,统计不足量献血者相关数据,比较初次和重复献血者不足量的原因。结果:本站全血献血者不足量发生率为1.03%,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1.52%,高于重复献血者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69,P<0.05);在初次献血者中年龄18~25岁不足量发生率为2.40%高于其他年龄组的1.22%、0.94%、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786,P<0.05);体重≤55 kg的发生率为1.89%高于体重>55 kg的发生率为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1,P<0.05);高校和集体献血不足量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81%和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890、12.693,P<0.05);目标献血量400 mL发生率为1.84%高于300 mL发生率为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6,P<0.05);初次与重复献血者发生不足量的原因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血流不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16、48.822,P<0.05)。结论:初次和重复献血者发生不足量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重点关注初次献血者中年龄18~25岁、体重≤55 kg、目标血量400 mL的高校群体,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预防献血不足量的发生,减少血液报废和保障献血者安全。
王振兴黄志森黄东虹李姗丹陈少彬陈庆恺揭小梅
关键词:献血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