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漂浮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_2O产生及输移过程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漂浮水生维管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然而关于其传输水体中产生温室气体N_2O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本研究以漂浮水生植物凤眼莲为代表,利用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能够分隔根室和叶室的水生植物生长系统,通过微宇宙实验定量追踪N-15标记的氮素在凤眼莲根系介导下的转化途径、N_2O产生规律及N_2O通过通气组织向空气的传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水体的^(15)NO_3^-有少部分通过异化还原成为铵(DNRA)过程转化为NH_4^+-^(15)N,主要通过反硝化反应生成N_2O;加入的^(15)NH_4^+主要发生了耦合硝化-反硝化反应.种植凤眼莲均使叶室中N_2O-^(15)N原子百分超和^(15)N_2O浓度明显高于无植物的对照,一方面说明凤眼莲根系能够促进反硝化、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同时也说明水体中的^(15)N_2O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植株体传输到空气中.凤眼莲通气组织主要通过分子扩散从高浓度空间向低浓度空间输送^(15)N_2O.在标记NO_3^--^(15)N的水体中,凤眼莲在前期促进了^(15)N_2O向顶空排放,但并未在整个生长期持续促进N_2O释放.在标记NH_4^+-^(15)N的水体中,植株体富集是NH_4^+-^(15)N的一个主要归趋途径,但同时也有部分NH_4^+-^(15)N转化为N_2O通过植株通气组织持续、缓慢地释放到顶空当中.研究结果阐明了漂浮植物对水体氮转化过程及N_2O输移途径的调节作用,可为全面理解水体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 高岩张芳刘新红易能王岩张振华严少华
- 关键词:水生维管束植物通气组织N2O硝化反硝化
- 胶州湾河口湿地秋冬季N_2O气体排放通量特征被引量:18
- 2011年
- 2009年9月~2010年2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秋冬季胶州湾大沽河口受潮汐影响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和潮上带常年无积水杂草湿地N2O排放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类湿地N2O排放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N2O排放高峰出现在12时左右,夜间高峰出现在21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凌晨6时左右。芦苇湿地和杂草湿地秋冬季的最高值分别为151.1μg/(m2.h)、29.3μg/(m2.h),最低值分别为-128.9μg/(m2.h)、-21.5μg/(m2.h)。芦苇湿地秋冬季夜间N2O排放量高于白天,分别是白天的1.54倍和2.09倍;杂草湿地秋季N2O排放通量白天高于夜间,冬季则夜间高于白天且以吸收为主。在对芦苇湿地和杂草湿地进行监测的6个月份中11月排放量最高,排放量分别为42.42 mg/m2、6.89 mg/m2,芦苇湿地N2O排放量普遍高于杂草湿地。芦苇湿地秋、冬季的排放通量分别为56.32 mg/m2、63.38 mg/m2,杂草湿地秋、冬季的排放通量分别为10.45 mg/m2、3.08 mg/m2,芦苇湿地高于杂草湿地,分别是杂草湿地的5.39倍、20.58倍,主要是两类湿地不同的水文特征和不同的植被种类造成的。杂草湿地秋冬季N2O排放通量与5 cm地温、10cm地温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芦苇湿地则相关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芦苇湿地N2O排放量除了受温度影响,由潮汐引起的干湿交替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N2O排放和吸收。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受潮汐影响芦苇湿地和常年无积水的杂草湿地秋冬季均为大气N2O的"源"。
- 谢文霞赵全升张芳马晓菲
- 关键词:N2O通量日变化河口湿地
-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转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选取4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漂浮植物凤眼莲、浮叶植物睡莲和菱角、沉水植物黑藻)为供试植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8月)和缓慢期(10-11月),通过静态模拟试验,综合考察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氮(TN)去除能力和水体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释放气体(包括脱氮气体N2O、N2)及水体理化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份各处理TN浓度下降速率显著高于10-11月份,且凤眼莲对水体氮素的去除能力最强。种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水体中NO-3-N、TN下降速率为凤眼莲和菱角处理下降最快,黑藻处理下降最慢,睡莲处理略高于黑藻处理。不同类型水生植物释放气体量的顺序为黑藻处理>对照≈睡莲处理>菱角处理>凤眼莲处理。4种植物对调节水体理化环境因素的能力有所差异,这会间接导致其调节水体氮生物转化过程的程度差异。
- 张芳易能张振华刘新红严少华高岩唐婉莹
-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反硝化
-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和机理的比较
- 过量氮素输入水体生态系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准确、快速、精确地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状况,首先需要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建立快速分析各种形态氮的方法。硝酸盐是富营养化湖泊、河流、水库水体中氮的主...
- 张芳
- 关键词:水体污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硝酸盐
- 景观生态学在铁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 2009年
- 道路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新的研究课题。文章从景观视点出发,分析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在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为拟建铁路生态环境评价区域的确定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预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从景观层次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恢复措施,为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 张芳赵全升
-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铁路生态环境评价
-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综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定性和定量检测研究中的进展,主要包括品质检测、真假判别、品种判别、产地判别等方面,以期为食品行业的检验分析工作者在引进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时提供参考。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在我国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 张芳周昊徐寸发徐蓉徐为民
- 关键词: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食品检测
- 红外光谱结合PCA-LDA判别道地和非道地山药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对山药样本的道地与非道地性进行了分析。共采集9个省107个山药样品,红外光谱波长测定范围为4 000~525 cm-1,采用多元散射校正预去除散射干扰,结果表明,PCA法不能完全区分道地和非道地山药;而采用PCA-LDA法能够有效区分道地和非道地山药,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随机筛选训练集和预测集,重复运行1 000次,道地山药判定的准确率为97. 53%,非道地山药判定的准确率为98. 88%。因此,利用红外光谱结合PCA-LDA法能够进行道地山药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为山药道地性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张芳周昊徐蓉徐寸发韩伟徐为民李勇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不同水生植物的除氮效率及对生物脱氮过程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3
- 2017年
- 选取漂浮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浮叶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和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4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为供试植物,构建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系统,在植物生长初期(6—7月)、快速生长期(7—8月)和缓慢生长期(9月)研究其吸收富集氮的能力、去除水体中氮的效率及对水体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氨氮、硝态氮、总氮的效率有所差异,凤眼莲、大薸在3个生长阶段对上覆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率均较高,对氮的富集能力也较强,轮叶黑藻去除水体中氮的效率最低。快速生长期各类植物净化水体氮的速率最快,其次是生长初期。4种植物体内富集氮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凤眼莲、大薸、乌菱和轮叶黑藻,种植沉水植物的水体生物脱氮气体N2和N2O的释放通量以及气体释放总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水生植物。
- 张芳易能邸攀攀王岩张振华唐婉莹严少华高岩
-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氮生物脱氮
- 食源性阴沟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被引量:2
- 2018年
- 本试验对从冰鲜鸡肉中分离得到的1株阴沟肠杆菌成膜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在培养12 h、24 h、48h、72 h后细菌总数的变化,微观结构观察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测定,分析其在生物膜形成期间的变化规律,进而为抑制生物膜形成的杀菌剂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C4在培养过程中菌数增长较快,成膜迅速,12 h后细菌总数无显著(P>0.05)变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2 h至48 h细胞逐渐聚集成团,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胞外分泌物质增多将细菌包裹,72 h胞外分泌物质减少,细胞集团间空隙减少,形成致密结构。因此,在生物膜抑制的研究中可着重关注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使细菌细胞裸露在外,有助于生物膜内细菌的杀死。
- 王凤婷靳盼盼刘芳孙芝兰王道营张芳许晓曦徐为民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生物膜
-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山药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 2019年
-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山药中挥发性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选用70μm PDMS/DVB(聚二甲氧基硅烷/二乙烯基苯)涂层纤维头,样品在50℃恒温水浴中萃取1 h,250℃下脱附2 min,在非极性柱TG-5MS上分离,共分离并鉴定出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烷烃类8种、醇类8种、酸类1种、酯类7种、酮类2种、酚类2种、醌类1种、醛类1种。4-羟基丁酸(25.62%)和乙基卡必醇(32.52%)是山药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
- 韩伟张芳杨晨晔陈光哲
- 关键词:山药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