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源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痛风
  • 2篇双能量
  • 2篇双能量CT
  • 2篇痛风患者
  • 2篇痛风石
  • 2篇尿酸
  • 2篇尿酸盐
  • 2篇急性
  • 2篇磁共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溶解
  • 1篇血栓溶解疗法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指甲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栓塞
  • 1篇栓塞和血栓形...
  • 1篇尿酸盐沉积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盐城卫生职业...

作者

  • 5篇殷信道
  • 5篇冯源
  • 3篇许权
  • 3篇陈谦
  • 2篇吴前芝
  • 2篇沈敏宁
  • 2篇陈兴国
  • 1篇李宗鸿
  • 1篇张娅梅
  • 1篇隋毓秀
  • 1篇尚文文
  • 1篇刘文
  • 1篇徐辉
  • 1篇肖朝勇
  • 1篇姚晶晶
  • 1篇薛海林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四肢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诊断标准的痛风患者的四肢关节双源CT双能量扫描结果,其中25例急性期痛风,20例非急性期痛风。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对2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急性期痛风患者有20例(足踝关节112处,膝关节75处,手腕关节50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37处,平均体积(0.697±0.478)cm3;非急性期痛风患者有19例(足踝关节114处,膝关节68处,手腕关节61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43处,平均体积为(0.725±0.426)cm3。急性期与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体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均可诊断,可作为临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
张娅梅陈谦殷信道许权冯源徐辉
关键词:痛风尿酸盐沉积
成年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皮层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B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皮层改变区域,并寻找与精神症状相关的皮层改变脑区。方法依据入组标准,纳入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招募2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全脑磁共振扫描,获取3D脑结构图像,通过VBM8计算脑皮层体积,通过Free Surfer软件计算脑皮层厚度与表面积,分别比较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并将有差异脑区的皮层与PANSS评分(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左侧额叶直回、中央前回、颞中回、顶上小叶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上回、海马旁回、楔叶皮层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左半球中的舌叶、颞下回、额中回后部及右半球中的颞下回、中央旁小叶、纺锤体、额上回、额中回后部皮层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皮层表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半球中额中回后部皮层厚度与PANSS阴性评分、PANNS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右半球中额上回皮层厚度与PANSS阴性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年早期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及皮层厚度异常,且有部分脑区的皮层厚度与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陈慧铀刘文肖朝勇隋毓秀姚晶晶李宗鸿冯源殷信道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成像FREESURFER
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件测量痛风石体积及指甲伪影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痛风石及指甲伪影。采用标准参数检测到66个痛风石,63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共检测到66个痛风石,31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痛风石体积[0.07(0.03~0.12)cm^3]与标准参数下[0.07(0.03~0.16)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P=0.84),指甲伪影体积[(0.02±0.02)cm^3]较标准参数下[(0.07±0.06)cm^3]明显减小(t=4.56,P<0.01)。结论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可以明显减少DECT痛风石成像中的指甲伪影,且不影响痛风石的观察。
陈谦陈兴国冯源许权吴前芝沈敏宁殷信道
关键词:痛风尿酸盐结晶伪影双能量
MR波谱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两组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NAA/Cr、Cho/Cr、NAA/Cho等值的差异。结果 (1)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均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2)溶栓组病灶中心区与病灶边缘区Cr、NAA/Cho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溶栓组病灶边缘区Lac、Lac/Cr低于非溶栓组(P<0.05)。(3)溶栓组患者病灶侧NAA、NAA/Cho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非溶栓组患者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1H-MRS可以直接、准确地、全面地检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受损神经元的恢复情况,能客观评价脑梗死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尚文文殷信道薛海林冯源
关键词: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急症血栓溶解疗法磁共振波谱学疗效比较研究
痛风患者足部痛风石沉积特点的双能量CT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双能量CT对足部痛风石常见沉积部位进行分析,并对痛风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痛风患者的足部双能量CT扫描检查资料。将根据痛风石沉积部位分为关节组、韧带/肌腱组,并分别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双能量CT共发现51例患者有痛风石沉积。关节组最常见受累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75%,73/198),其次是踝关节(33.9%,32/198)。韧带/肌腱组中最常见受累部位依次是跟腱(39.3%,37/99)、腓骨肌腱(16.1%,14/99)。结论足部痛风石常见受累关节及韧带/肌腱分别为第一跖趾关节及跟腱,足部痛风石的沉积部位与特殊解剖部位、生物力学作用等有关。
陈谦陈兴国冯源许权吴前芝沈敏宁殷信道
关键词:双能量CT痛风痛风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