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君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洛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数据研究涉及的68例样本数据均参考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平均分组,即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研究样本来源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参与研究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选为参照组(n=34例),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选为实验组(n=34例),比较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计算值、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计算值100%、护理差错率0.00%、护理纠纷发生率0.00%、并发症发生率2.94%、住院费用(8923.35±356.23)元、住院时间(8.21±0.63)d,与参照组数据进行比较形成P<0.05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效果比较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 陈瑞君杨新玉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效果
- 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关性血栓的防护效果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的防护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PICC置管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观察两组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带管日常生活、带管运动、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维护依从性、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PICC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可有效预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可提高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 邢桃红杨惠敏许斯朱晓敏王亚军王朝娟陈瑞君杨俊娜
- 关键词:干预乳腺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高危人群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探讨其预防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50例,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作为对照组,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疾病知晓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与疼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40.21±4.36)d]短于对照组,疾病知晓情况[(82.23±2.32)%]高于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下肢肿胀与疼痛发生率为16.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高危人群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 陈瑞君
- 关键词:髋部骨折高危人群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 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采取静脉滤器置入术之后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数据研究涉及的66例样本数据均参考不同护理方案予以平均分组,样本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纳入以及参与研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n=33例),将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n=33例),比较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形成护理差异性。结果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症计算有效值3.03%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计算有效值18.18%,统计学差异显著存在(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90.21±2.12)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79.68±4.35)分,统计学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将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行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效果显著,对于肺栓塞的预防具有显著作用。
- 陈瑞君曹瑞华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
- 症状持续时间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融合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症状持续时间(preoperative symptom duration,PSD)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减压融合术治疗的168例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SD时间[<1年(PSD0)、1~2年(PSD1)、>2年(PSD2)]进行分组,观察不同PSD分组患者腰椎融合前后JOA评分和临床疗效;在平衡其他临床资料后,探讨PSD是否与临床疗效独立相关。结果术后1年时,PSD2组JOA评分显著低于PSD0组(P<0.05),且PSD2组优良率显著低于PSD0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术前神经根症状、滑脱程度、术前ODI指数、术前JOA评分、ASA分级、术后滑脱复位率等资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D2和术前JOA评分是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中是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PSD>2年是DS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临床医师可根据PSD及患者身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时机。
- 陈瑞君孟海英熊景丽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GDM孕妇胰岛素应用依从性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宣传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胰岛素应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04例GDM孕妇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常规护理干预结合多元化健康宣教干预,干预至分娩,统计孕妇胰岛素应用依从性率、入院待产时血糖相关指标、自我管理评价量表(GDMS)评分、GDM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量表(GDMQ)评分,妊娠结局及孕妇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胰岛素应用依从性率(98.1%)高于对照组(86.5%),入院待产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GDMS评分、GDM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GDMQ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85.34±3.94分、35.23±0.95分、78.24±5.82分)均优于对照组(63.23±4.74分、32.12±1.52分、51.25±6.23分)(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0)、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44.2%、7.7%、7.7%),孕妇干预满意率(96.2%)高于对照组(80.8%)(均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GDM孕妇胰岛素应用依从性,较好降低了孕妇血糖水平,提升孕妇自我管理能力、GDM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提升了孕妇满意率。
- 张瑞瑞陈瑞君
-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 融媒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融媒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融媒体结合口头教育从入院到出院后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教育方法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理指标达标率(血压、血糖、血脂、踝肱指数ABI)、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理指标达标率、健康教育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融媒体能够提高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邢桃红郭燕陈瑞君焦丹丹胡姗娜牛焕章
- 关键词:融媒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 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应用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ugl-Meyer、AHSM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8、0.693,P>0.05);干预后,试验组Fugl-Meyer评分和AHSMSR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5、12.77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8、0.693,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0、9.994,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0.303、1.132、1.829、1.329、0.132,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4、7.717、9.637、8.238、7.893、9.373,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5,P<0.05)。结论: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瑞君邢桃红张瑞瑞李春燕
- 关键词:健康教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循环肿瘤细胞与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及结构性复发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及结构性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2例,根据其术后复发情况分为结构性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51例,根据喉镜检查结果分为侵犯喉返神经组19例,未侵犯喉返神经组5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Cs检测,对比各组患者的CTCs阳性情况,分析循环肿瘤细胞与甲状腺癌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复发组CTCs阳性率71.42%,未复发组CTCs阳性率45.09%,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喉返神经组CTCs阳性率84.21%,未侵犯喉返神经组CTCs阳性率41.5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肿瘤大小与CTCs阳性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分期与CTCs阳性情况存在联系(P<0.05)。将肿瘤分期、甲状腺侵犯喉返神经、术后复发作为自变量对影响CTCs做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甲状腺侵犯喉返神经、术后复发均为影响CT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CTCs对甲状腺侵犯喉返神经诊断的灵敏度为69.5%、特异度为82.4%,对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诊断的灵敏度为62.1%、特异度为91.2%。结论CTCs阳性与甲状腺癌术后结构性复发相关,同时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张瑞瑞陈瑞君宋白利
- 关键词: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循环肿瘤细胞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