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宫

王宫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热射病
  • 2篇小鼠
  • 1篇炎症
  • 1篇神经炎
  • 1篇神经炎症
  • 1篇鼠脑
  • 1篇皮层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活化
  • 1篇小胶质细胞
  • 1篇小胶质细胞活...
  • 1篇小鼠脑组织
  • 1篇脑皮层
  • 1篇脑组织
  • 1篇活化
  • 1篇极化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细胞
  • 1篇胶质细胞活化
  • 1篇标志物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李萍
  • 2篇何根林
  • 2篇杨学森
  • 2篇罗珍
  • 2篇杨举
  • 2篇刘军
  • 2篇申婷婷
  • 2篇张晓亮
  • 2篇王宫
  • 2篇李文晶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热射病小鼠早期中枢神经炎症和外周炎症的变化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热射病小鼠早期(0~24 h)中枢神经炎症和外周炎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7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热射病后各时相(0、1、6、12、24 h)观察组。应用环境模拟舱建立热射病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生存率、直肠温度变化和体质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ELISA测定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情况,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中内毒素浓度。结果热暴露后小鼠直肠温度超过42℃,1~2 h出现低温期,24 h后小鼠存活率为78.57%,成功制备热射病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在热暴露后1 h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并达到最高峰值(P<0.01),6 h后逐渐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4 h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1 h后含量显著增加(P<0.01),之后缓慢下降,到24 h后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内毒素在热暴露即刻(0 h)开始明显升高,6 h后达到峰值,至24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热射病小鼠在热暴露12 h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一过性炎症反应,而外周炎症反应持续至24 h之后,提示热射病小鼠早期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外周炎症反应可能是相互独立发生。
刘军王宫何根林杨举张晓亮罗珍申婷婷李萍李文晶杨学森
关键词:热射病小鼠
热射病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热射病小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小胶质细胞在热射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动物环境模拟舱建立温度(41.2±0.5)℃,相对湿度(60±2)%的热暴露损伤模型,将57只BALB/c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和热射病1、6、24 h组。Real-time PCR检测大脑皮层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CD45和CD11b的表达,以及M2型极化标志物Arg1、FIZZ和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脑皮层CD45、CD11b、FIZZ和CD206的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技术检测CD45和CD206的分布和共定位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CD45和CD11b在热损伤后1 h达高峰,而M2型极化标志物Arg1、FIZZ和CD206在热损伤后24 h达高峰(P<0.01)。Western blot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CD45及CD11b的蛋白表达量,在1 h后显著升高,随后逐渐下降,24 h后最低;M2型极化标志物FIZZ与CD206的表达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均在24 h后显著升高并达峰值(P<0.01)。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D45和CD206共定位表达于热射病小鼠大脑皮层,且分别在热损伤后1 h和24 h荧光光密度增强。结论热射病后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出现明显活化,其活化的规律表现为热射病后1 h主要为M1型极化,而在热射病后24 h则主要表现为M2型极化,这种变化形式可能与热射病后出现的中枢神经损伤有关。
王宫刘军何根林杨举李萍张晓亮李文晶罗珍申婷婷杨学森
关键词:热射病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