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娜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三嗪
  • 5篇抑制剂
  • 5篇制剂
  • 4篇三唑
  • 4篇活性
  • 4篇B抑制剂
  • 3篇磷酸酯酶
  • 3篇均三嗪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酪氨酸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吡唑
  • 2篇噻二唑
  • 2篇磷酸
  • 2篇酪氨酸
  • 2篇活性评价
  • 2篇氨酸
  • 2篇噁二唑
  • 2篇1,2,4-...

机构

  • 9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张成路
  • 9篇孙晓娜
  • 8篇李传银
  • 6篇王静
  • 2篇唐杰
  • 1篇孙丽杰
  • 1篇朱长安
  • 1篇李思雨
  • 1篇杨蒙
  • 1篇徐德清
  • 1篇王丽娜
  • 1篇高然
  • 1篇刘亚宁

传媒

  • 3篇有机化学
  • 3篇应用化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3,4-噁二唑硫醚酰胺为核心骨架的新型多杂环分子的合成及对Cdc25B与PTP1B的抑制活性被引量:1
2019年
首先利用含有三嗪的芳香酰肼(3)构筑了1,3,4-噁二唑衍生物(5),然后将化合物5与含有1,3,4-噻二唑的衍生物(6)拼合合成了18个目标分子.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目标分子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有8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阳性对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有12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对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张成路宫荣庆杨敬怡孙晓娜李奕嶙王华玉宋府璐孙越冬
关键词:1,3,4-噁二唑均三嗪1,3,4-噻二唑
以均三嗪为核心的三类新型多杂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17年
均三嗪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在均三嗪结构中将其它杂环对接引入已成为创制新型药物分子的重要方法.首次将1,2,4-三唑、三唑并噻二唑和1,2,4-三嗪等药效基团拼合在均三嗪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三类21个新型目标分子,并通过IR、1H NMR和HRMS等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首先为研究不同取代基团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4种不同的三嗪单取代化合物分别与含有苯基和正戊基的中间体缩合,合成了8个含有双1,2,4-三唑的目标分子,同时针对三唑环上的氨基进行修饰得到目标产物;其次利用7种不同的三嗪双取代化合物,首次将1,2,4-三嗪和三唑并噻二唑构筑在9个目标分子中.评价了21个目标分子对Cdc25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13个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3.99±0.80)^(0.44±0.07)μg/m L之间,其中6个目标分子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有望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刘亚宁孙晓娜高然李传银王静李益政张成路
关键词:均三嗪1,2,4-三唑1,2,4-三嗪CDC25B
新型1-(1,3,5-三嗪-6-基)-3-甲基-4-(5-苯基-1,3,4-噁二唑-2-基)吡唑的合成及活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设计合成了18个以吡唑桥连1,3,4-噁二唑和1,3,5-三嗪的新型多杂环分子[7A(a^f),7B(a^f)和7C(a^f)];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目标分子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和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对PTP1B和Cdc25B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9个目标分子表现出优异的PTP1B和Cdc25B抑制效果,IC50值低于齐墩果酸(PTP1B抑制活性测试参照物)和正钒酸钠(Cdc25B抑制活性测试阳性参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和Cdc25B抑制剂.
张成路孙晓娜李传银蔡继颖王静李益政王华玉
关键词:吡唑1,3,4-噁二唑1,3,5-三嗪
新型1,3,5-三嗪-1H-吡唑-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以具有优秀药理活性的吡唑杂环为核心,连接1,3,5-三嗪杂环,引入三唑并噻二唑稠并环,设计合成了21个新型1,3,5-三嗪-1H-吡唑-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应用IR,1H NMR和HRMS等对21种新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21种新型目标产物对Cdc25B和PTP1B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大部分目标分子显示了优良的抑制活性.在Cdc25B抑制活性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Na3VO4,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抑制活性测试中,9个目标分子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张成路李传银顾耀东孙晓娜唐杰王静李益政王华玉
关键词:吡唑1,3,5-三嗪
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抑制剂双1,2,4-三唑多杂环分子的设计合成被引量:1
2018年
以1,2,4-三唑为核心结构的杂环分子,因其优良而广泛的生物活性,已成为药物筛选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为了研究其构效关系,针对1,2,4-三唑结构中3个位点分别进行不同的结构修饰,并将其与哌嗪和均三嗪分别偶联,首次合成了两类共28个双三唑多杂环目标分子[TM1~TM3(a^f)]和[TM4~TM5(a^e)]。为了比较三唑中4-氨基对生物活性的影响,还与化合物6-吗啉-2,4-(5-硫醚基-4-氨基-3-正戊基1,2,4-三唑)-1,3,5-三嗪(C)和6-吡咯-2,4-(5-巯基-4-氨基-3-正戊基-1,2,4-三唑)-1,3,5-三嗪(D)进行了比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核磁共振谱(~1H NMR)和高分辨率质谱仪(HRMS)等技术手段对28个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21个目标分子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9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参照物,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先导物。
张成路王静李益政李传银孙晓娜
关键词:1,2,4-三唑哌嗪三嗪
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三唑并噻二唑-均三嗪的合成被引量:3
2017年
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三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三嗪衍生物(1A和1B),然后将1A和1B分别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2A和2B)。通过熔融法将8种脂肪酸与二氨基硫脲缩合得1,2,4-三唑衍生物3a^3h,最后将2A和2B在三氯氧磷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与3a^3h反应得目标产物。为了进一步比较3-脂肪基和3-苯基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相同方法设计合成了目标产物4i和5i。评价了目标产物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2.40~0.31 mg/L之间,目标分子4a^4f和5a^5i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1.25±0.14)mg/L],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0.98~0.37 mg/L之间,低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1.19±0.27)mg/L],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张成路李传银杨蒙朱长安孙晓娜李益政
关键词:三嗪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1,3-硒唑为模板多种杂环修饰的新型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取代1,3-硒唑为模板,分别利用1,2,4-三唑、四唑、噁二唑、吡唑、1,2,4-三嗪和丁二酰亚胺等修饰,首次设计合成了6类共22个目标分子,并利用IR,NMR和HRMS等波谱技术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目标分子对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13个目标分子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有5种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先导物.构效分析结果发现,在1,3-硒唑骨架上引入多氮杂环三唑、四唑和三嗪,引入含有氨基和巯基的噻二唑和噁二唑等有望获得活性优良的新型含硒有机分子.
张成路孙晓娜蒲雨昕李传银孙丽杰王静李益政
新型双杂环修饰的酰胺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17年
首次设计并合成了16个新型1,2,4-三唑与1,3,4-噻二唑双杂环修饰的酰胺硫醚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评价了目标分子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酶B(Cdc25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16个目标分子对PTP1B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8-C-d和8-D-c的抑制作用最佳,半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1.19±0.22)mg/L和(1.08±0.09)mg/L,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IC_(50)=(1.27±0.19)mg/L),有望作为抗糖尿病药物先导物;对Cdc25B抑制活性测试中,11个目标分子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其中8-A-d、8-C-d和8-D-c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0.97±0.05)、(1.06±0.03)和(0.94±0.11)mg/L,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IC_(50)=(1.25±0.14)mg/L),有望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物。
张成路袭焕沙禹廷孙晓娜李传银王静李益政
关键词:三唑噻二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新型咪唑[4,5-f][1,10]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对Zn^(2+)荧光识别
2017年
邻菲啰啉二酮(1)在醋酸与醋酸铵的作用下与芳香醛通过脱水缩合构筑咪唑环,首次合成了3个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3a^3c).利用IR和1 H NMR等对目标分子3进行了结构表征.首次探究了11种金属离子对目标产物3的荧光猝灭,选取了包括主族和副族的11种金属离子Ca^(2+)、Cr^(3+)、Hg^(2+)、Al^(3+)、Mn^(2+)、Na+、Pb^(2+)、Fe^(3+)、Cu^(2+)、Zn^(2+)、Fe^(2+).通过荧光测试研究了金属离子的荧光猝灭现象,并通过经典的方法计算出了荧光猝灭系数KSV.研究结果表明:Zn^(2+)对配体3a、3b、3c均产生优良的猝灭效果,并产生红移,因此可对Zn^(2+)进行荧光识别.荧光猝灭系数KSV的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最低检出限可达10^(-5)mol/L.利用产生荧光猝灭现象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识别,从而达到检测金属离子的目的.因此,目标产物可作为Zn^(2+)的荧光探针.
张成路袭焕王丽娜李思雨唐杰徐德清李传银孙晓娜
关键词:邻菲啰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