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康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胶质
  • 3篇脊髓胶质瘤
  • 3篇胶质瘤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脊髓
  • 1篇导航技术
  • 1篇原发性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生存预后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临床诊疗
  • 1篇母细胞
  • 1篇母细胞瘤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王贵怀
  • 5篇刘东康
  • 4篇孙振兴
  • 2篇王劲
  • 1篇张培海
  • 1篇王劲
  • 1篇杨峰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脊髓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收治的脊髓胶质瘤患者的3.6%(11/308).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例术后接受放、化疗,3例仅行化疗,6例未接受放化疗,2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后接受贝伐珠单抗挽救性治疗.术后均予临床随访.通过Kaplan-Meier分析明确患者的生存期,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探讨可能影响原发性脊髓GBM患者生存期的临床因素.结果11例患者中,肿瘤近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11例患者术后随访1-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2个月.至末次随访,10例患者死亡,1例存活.11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和12个月.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病程和肿瘤累及脊髓节段数量均可能影响原发性脊髓GB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P<0.05);此外,年龄可能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0.049),Ki-67增殖指数可能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P=0.043).结论原发性脊髓GBM较为罕见,预后极差.早期手术减压并联合放化疗、贝伐珠单抗等辅助治疗为其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期短,且病程短、肿瘤累及脊髓节段数量多、Ki-67增殖指数高以及年轻患者的预后不佳.
杨凯元满韦韬荆林凯孙振兴孟哲刘东康于贝贝王劲王贵怀
关键词:脊髓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疾病特征预后
O型臂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探讨O型臂(O-arm)联合实时导航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适用性和精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脊柱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影像学表现.根据病变的手术范围分为枕颈融合组(19例)和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病变均在显微镜下切除,内固定在O-arm联合实时导航辅助下进行,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根据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螺钉位置和并发症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枕颈融合组19例患者中,共行颈椎植钉112枚,枕骨植钉57枚,术中三维影像显示有2枚穿破侧块皮质临近椎动脉;胸腰骶椎弓根内固定组12例患者中,共行椎弓根螺钉植入72枚,术中2枚椎弓根螺钉穿透到椎体外,术中及时矫正位置.O-arm扫描次数平均为3次/例;O-arm及导航操作时间每次为20 ~ 30 min;每枚螺钉植入的平均时间:颈椎5~7 min、胸椎8~ 10 min、腰椎6~8 min.结论 O-arm实时导航螺钉植入可实时观察螺钉的角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了植入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术者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和次数.
孙振兴孙亚兴张培海杨峰刘东康王贵怀王劲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
脊髓胶质瘤临床诊疗-路在何方?(附175例病例分析)
王贵怀刘东康孙振兴
高级别脊髓胶质瘤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高级别脊髓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的48例高级别脊髓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复查脊柱MRI,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询问其生存状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高级别脊髓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判断影响高级别脊髓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者术后复查脊柱MRI,7例(14.6%)为肿瘤完全切除,36例(75.0%)为近全切除,5例(10.4%)为部分切除。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8例(37.5%)患者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27.1%)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10例(20.8%)为胶质母细胞瘤,7例(14.6%)为间变性室管膜瘤。4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6)个月(1~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79个月),术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6.3%(27/48)、16.7%(8/48)、4.2%(2/4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6个月(HR=0.393,95%CI:0.160~0.964)、肿瘤完全切除(HR=0.180,95%CI:0.036~0.898)或近全切除(HR=0.246,95%CI:0.064~0.944)是高级别脊髓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而McCormick评级为Ⅲ、Ⅳ级(HR=2.294,95%CI:1.056~4.986)是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级别脊髓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差;病程≤6个月、脊髓功能损伤严重且手术部分切除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差。
荆林凯于贝贝张会芳刘东康满韦韬杨凯元孙振兴章薇王劲王贵怀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脊髓预后
315例脊髓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 基于单中心总结脊髓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315例脊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5例脊髓胶质瘤患者中,男169例,女146例;30~39岁为发病高峰(27.94%),肿瘤累及节段以C5最常见(39.05%),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感觉功能障碍、肢体无力、疼痛、二便功能障碍,75.87%的患者术前脊髓功能受损较轻。最常见的脊髓胶质瘤是室管膜瘤(56.19%),儿童组最常见的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6.32%),成人组中最常见的室管膜瘤(62.82%)。结论 脊髓胶质瘤无明确性别差异,成年人多见,易累及颈段,神经功能状态受损较轻,儿童常见病理类型不同于成人。
高春天张会芳刘东康荆林凯王贵怀
关键词:脊髓胶质瘤手术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