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马捷

马捷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高邮凹陷
  • 4篇凹陷
  • 2篇油气
  • 2篇圈闭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条件
  • 1篇戴南组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陡坡
  • 1篇陡坡带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圈闭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油
  • 1篇隐蔽圈闭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输导
  • 1篇砂体
  • 1篇砂体预测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5篇马捷
  • 2篇季红军
  • 2篇廖文婷
  • 1篇夏连军
  • 1篇李代杰
  • 1篇杨小军
  • 1篇潘成磊
  • 1篇陈俊
  • 1篇高德群
  • 1篇沈荣
  • 1篇郭廷超
  • 1篇曹露露
  • 1篇吴敏

传媒

  • 5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在伸展盆地中,构造转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在简化构造转换带概念基础上,分不同构造层对研究区构造转换带进行系统识别、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综合钻井、地震及油藏资料,总结了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形式为走向斜坡、横向低凸起及变换断层,对沉积砂体展布、圈闭及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季红军吴敏沈荣李代杰马捷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油气聚集高邮凹陷
高邮凹陷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与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20年
邵伯、肖刘庄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黄珏、真武、曹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邵伯、樊川深凹部位发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控型圈闭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控制,内扇、中扇、外扇均可成藏。扇三角洲沉积为陡坡带最主要的沉积体系,紧邻烃源岩,通过大断层和不整合面沟通油源,成藏条件优越。湖底扇圈闭在深凹带较为发育,其成藏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控制,分析认为小断层、微裂缝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针对扇控型圈闭预测的两大难点——储层埋深跨度大、物性预测难,建立了“从扇体形态描述到定量预测再到物性预测”的扇控圈闭地震识别技术模式,识别出多个圈闭,实施钻探了多口探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马捷廖文婷夏连军高德群
关键词:油气输导成藏条件主控因素
高邮凹陷戴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岩性圈闭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高邮凹陷缓坡带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MSC1-MSC3时期,研究区持续湖进,湖盆面积不断扩张,到MSC4时期趋于稳定。中期基准面旋回由一系列具有进积、加积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而成,旋回结构以对称型(C型)为主,代表了较大幅度的湖进—湖退过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隐蔽圈闭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层超覆油气藏发育于MSC1-MSC3沉积期内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中下部,断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不但与层序地层有关,而且断层也是该类圈闭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低部位,而研究区透镜体圈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下降时期或者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内部。
马捷季红军曹露露杨小军陈俊
关键词:高邮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隐蔽圈闭
高邮凹陷阜三段滩坝砂体成藏条件及储层预测被引量:1
2021年
高邮凹陷阜三段滩坝砂体广泛发育,是隐蔽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在统一湖盆沉积模式指导下,基于系统的全区钻井砂体对比、岩心观察及沉积体系分析,研究了滩坝砂体沉积特征、成藏模式及圈闭描述方式。根据滩坝砂体成藏条件及现有地震资料条件,优选南部断阶带肖刘庄地区,开展砂体建模、测井响应建模、地震响应建模、地震相识别、有效砂体预测研究,建殳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滩坝砂岩预测和圈闭描述方法。
熊烨马捷廖文婷
关键词:成藏条件高邮凹陷
随钻快速成像技术在断块型页岩油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苏北盆地断层发育,常规的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在精度和时效性方面难以满足苏北盆地断块型页岩油勘探需求。为此引进了随钻快速成像技术,首先在导眼井阶段通过井约束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其次在水平井阶段通过井控实现局部快速建模,然后在钻后反馈阶段通过井震联合实现精细化建模,最终达到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和水平井储层钻遇率的目的。苏北盆地水平井实钻数据验证了该技术在成像精度和时效性方面的有效性,为苏北盆地断块型页岩油勘探突破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也供其他类似探区借鉴。
朱相羽郭廷超潘成磊马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