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俊

作品数:32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阿特伍德
  • 11篇小说
  • 8篇文学
  • 4篇后殖民
  • 3篇女性
  • 3篇女性主义
  • 3篇女性主义解读
  • 3篇作家
  • 2篇短篇
  • 2篇短篇小说
  • 2篇异质文化
  • 2篇原住民文学
  • 2篇殖民主义
  • 2篇日记
  • 2篇身份
  • 2篇生态女性
  • 2篇生态女性主义
  • 2篇女作家
  • 2篇主义
  • 2篇族群身份

机构

  • 3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徐州教育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32篇傅俊
  • 5篇严又萍
  • 2篇毕凤珊
  • 2篇韩媛媛
  • 1篇纪涛
  • 1篇张冬梅
  • 1篇薛冰莲
  • 1篇张沫
  • 1篇龚礼青
  • 1篇尤蕾
  • 1篇陈秋华
  • 1篇马广利

传媒

  • 5篇外国文学研究
  • 4篇当代外国文学
  • 3篇外国文学动态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江苏外语教学...
  • 2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88
  • 1篇198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文与颠覆——阿特伍德性小说《预言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9
2004年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和女性主义学者朱丽娅·克丽斯多娃根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推演而来的 ,指文学本身存在着互涉关系 ,任何作品都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对以往作品的模仿。互文性特征在阿特伍德的小说《预言夫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对《预言夫人》文本进行体裁上的互文性解读 ,重点讨论了小说与哥特式小说及童话故事的互文关系 ,凸现小说对传统文类范式的利用和颠覆 ,以探讨阿特伍德把“互文性”
傅俊薛冰莲
关键词:阿特伍德女性主义互文性理论
后殖民批评视角下的加拿大《印第安人法》被引量:3
2010年
曾经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和主人的印第安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自主地管理着本族事务。欧洲移民的到来,使得印第安人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自治的权力,沦为附属和被监护的地位。以后殖民视角从1876年颁布的《印第安人法》入手,探讨印第安人与欧洲殖民者的关系,揭示加拿大印第安人从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旨在为研究印第安民族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马广利傅俊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他者
尊崇与反叛——试析乔治·爱略特宗教观和道德观的双重性被引量:18
2002年
乔治·爱略特的作品以强烈的宗教意识和道德感著称。她宣布放弃基督教,并在作品中反映出对基督教的怀疑态度,同时却自认为不是无神论者,不反对基督教中的合理成份。爱略特独特的人道主义宗教观便是她宗教上的双重态度的产物。在道德方面,爱略特不论在小说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表现出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蔑视与反叛,但同时她又常常颂扬并在行动上顺从传统道德准则。
傅俊马立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宗教道德双重性
宽宥、包容、妥协与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诞生的启示被引量:1
2001年
1999年 4月 1日诞生的加拿大新行政区———“努纳武特地区”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这一基本国策的完美体现 ,为世界各国以宽宥。
傅俊
关键词:因纽特人多元文化政策民族政策语言文化
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主体被引量:7
1988年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看,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就是第一部分——白痴班吉的意识流。这一部分,批评界普遍认为是小说技巧上的一个奇迹,是当代文学中最有名的创新之一。 用一个白痴来作小说中意识流的主体,福克纳自有他的良苦用心。班吉的意识流部分巧妙地和书名相呼应:《喧哗与骚动》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5幕第5场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班吉这个白痴的意识流,是名符其实的“痴人说梦”;对白痴本人来说,
傅俊
关键词:意识流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白痴小说技巧
异质文化的吸收与变形:——从《绿山墙的安妮》到《红头发的安妮》看日本的“安妮热”
<正> 如果有人问:“加拿大这个国家使你立即想起谁?”在中国,很多人会回答:“白求恩”或“大山”。但是在日本,人们会立即告诉你:”红发安妮!”“红发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蒙哥玛利的儿童文学经典《绿山墙的安妮》(1908)中...
傅俊
文献传递
略论社会观念、族群意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性进步——加拿大原住民文学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010年
加拿大立国近一百五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主流社会对待原住民的态度也逐步发生着变化——政府的归化政策已逐渐被尊重和保护包括原住民的所有族群的多元文化政策所取代;而原住民自身也日渐觉醒并通过文学创作探寻和重新确立自己一度被抹杀或边缘化了的族群身份。与此同时,原住民文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多元文化、民族和谐等当代进步理念在加拿大社会的全面普及。本文拟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从主流社会的白人文学作品和原住民自身的文学创作这两方面来探讨和阐述上述的互动性社会进步。对"联邦诗人"司各特其人其作评价的变化提供了第一方面的范例。司各特创作了不少同情和赞美印第安人的诗歌,为此他长期受到普遍的赞誉;但在后殖民批评的重新审视下,其诗歌中流露的殖民主义思维却受到当代文学批评界和普通加拿大人的诟病。至于第二个方面,本文选取了两部获奖作品——印第安剧作家海威的《保留地的姐妹》和完全由因纽特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冰原快跑人》——为例,以此揭示原住民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维护本民族文化身份、弘扬本民族传统的努力。
傅俊严又萍
关键词:加拿大社会后殖民主义批评原住民文学族群身份
从历史深处驶来的《鬼魂列车》被引量:1
2011年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超过1.5万的华人参与修建了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然而铁路竣工后,加拿大政府却为限制华人入境而先后实施了种族歧视性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致使数千华人家庭支离破碎。加拿大华裔作家余兆昌的短篇小说《鬼魂列车》就是专为筑路华工谱写的一曲悲歌。本文主要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采用的历史反书写、混杂等重要策略,这些策略消解了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从结构上看,《鬼魂列车》还是典型的后殖民出行故事,旅行实际上象征着精神上的洗礼。文学上的后殖民书写与政治上的维权抗争相辅相成,经过华人社团长期的抗争,加拿大政府终于在2006年为"人头税"举行了平反仪式,正式承认华工为加拿大做出的历史贡献。
严又萍傅俊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
时间·存在·意识之流:“为消逝的童年建一个文学家园”——读阿特伍德的《猫眼》被引量:5
2004年
分析当代加拿大知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凸显其时间、存在、记忆等主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意识流叙事手法,并强调童年经历对成年生活的影响。
傅俊尤蕾
关键词:《猫眼》女作家文学评论
英国感伤主义诗歌简论
<正> 在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结束和“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社会矛盾日益加深。面对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农民的日益贫困以及新旧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的尖锐冲突,诗人们无法再像蒲伯...
孙旭华傅俊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