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恒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肺论治黄疸
- 中医黄疸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瘟毒、气滞血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其治疗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使湿邪从二便而出,以达到湿去黄退的目的;脏腑多涉及到肝胆、脾胃。肺主气,...
- 李尚恒江宇泳
- 关键词:中医黄疸胆红素肠肝循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实脾建中法治疗慢性肝病合并肠功能障碍
- 慢性肝病多伴有肠功能障碍而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慢性肝病引起的肠功能障碍生理定位在肝肠,其功能定位应在中焦脾胃。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及各家治验,探讨了实脾建中法治疗慢性肝病合并肠功能障碍,以期有益于...
- 李尚恒江宇泳
- 关键词:慢性肝病肠功能障碍臌胀
-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酶)在正常人和肝炎患者的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探讨UGT1A1酶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83例受试者分为三组,无肝炎正常人组(A组)19例;无黄疸型肝炎组(B组)23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小于34μmol/L;黄疸型肝炎组(C组)41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大于34μmol/L。在入组基线时即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保留血清,检测UGT1 A1酶水平,并记录其肝功检验指标,B组和C组患者在恢复期再次抽取外周血并保留血清,检测UGT1A1酶水平,同时再次记录其肝功检验指标。分别比较A、B、C组受试者在基线时的UGT1A1酶的水平,比较B、C组治疗前后UGT1A1酶的水平;分析UGT1A1酶的水平与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基线时B、C组受试者的UGT1A1酶的水平较比A组受试者,其水平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02);B、C组两者酶的水平在基线、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UGT1A1酶在恢复期与基线的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37)。C组UGT1A1酶的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r=0.223,P=0.044;r=0.241,P=0.029)。结论肝脏的炎症反应和高胆红素血症可以诱导UGT1A1酶的水平升高,在高胆红素血症时,UGT1A1酶的水平可能是胆红素代谢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 李尚恒杜宏波孟培培江宇泳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肝炎
- 实脾建中法治疗慢性肝病合并肠功能障碍被引量:2
- 2017年
- 慢性肝病合并肠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不同于单纯腑病之实证,故不可用下法。其以脾虚为主,生理定位在肝肠,功能定位在中焦脾胃,故治疗应以实脾建中为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减,使清气生而湿邪去,调节中焦以补肝之体、助肝之用,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
- 李尚恒江宇泳
- 关键词:四君子汤中医理论
- 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与病机演变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调查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主要症状及体征、中医四诊信息,统计不同疾病阶段(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症状、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96例患者病位证素以肝、脾、肾为主,部分涉及胆;病性证素有10种,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78)、气滞(64)、湿(48)、阴虚(34)、血瘀(33),湿、热表现相对不突出;脏腑失调证素有10种,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是,脾虚(63)、肝郁(57)、肝阴虚(23)、肾阴虚(23)、肾虚(9)、脾阳虚(3)。不同疾病阶段病位证素均以肝、脾为主,后期影响至肾;病性方面,气虚、气滞贯穿全程,阴虚、血瘀渐进加重,湿与热在肝纤维化期最突出;脏腑失调方面,脾虚、肝郁全程较高,肝阴虚、肾阴虚逐渐加重,其中脾虚表现最为突出。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以气虚、气滞、阴虚、血瘀较为突出,病位以肝、脾、肾为主。
- 杜宏波江宇泳薛亚春王菲宋媛媛李尚恒万钢王宪波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候证素
- 从肺论治黄疸被引量:8
- 2017年
- 中医黄疸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其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黄疸的治疗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使湿邪从二便而出,以达到湿去黄退的目的。既往黄疸的理论认为,脏腑多涉及肝胆、脾胃,未涉及肺脏。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水液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肺和肝脏、脾胃联系紧密。文章根据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从肺与脾、肺与肝、肺与大肠的关系中,探讨宣调肺气,畅达中焦,祛脾之湿;佐金平木,肃肺清肝,清肝之热;金水相生,滋补肝肾,补肝之阴;肃肺清肠,利胆退黄,祛大肠之湿;宣肺解表,清利湿邪,解黄疸之表等方法,从肺论治黄疸,丰富中医黄疸病的治疗方法,以期有益于临床。
- 李尚恒江宇泳
- 关键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