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鹏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功能磁共振
  • 3篇磁共振
  • 2篇网络
  • 2篇静息态
  • 2篇静息态功能磁...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网络连接
  • 1篇脑中风
  • 1篇复杂网
  • 1篇复杂网络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AD
  • 1篇病患
  • 1篇大脑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图像信息处理...

作者

  • 3篇李炜
  • 3篇李亚鹏
  • 1篇覃媛媛
  • 1篇朱文珍
  • 1篇沈蓉
  • 1篇戴慧
  • 1篇徐江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改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AD(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的理论去研究AD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参数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收集10例AD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首先进行预处理。按照AAL模板把每个被试的大脑分割为90个脑区,提取出每个脑区的时间序列。利用Pearson相关建立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一个较宽泛的阈值范围把每个被试的邻接矩阵变为二值矩阵。然后计算每个被试网络的拓扑参数,并在组间进行平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患者组的平均最短路径变长,相配系数变大,同步性变弱。结论:这样的结果为AD患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可能成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识。
李亚鹏覃媛媛李炜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探索大脑网络连接的几种方式--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在研究脑网络连接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连接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不同连接方式之间的区别和特点。方法:利用3T磁共振设备,实验当中采集22个健康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依据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活动脑区,提取出前额叶皮层、运动联合皮层、基底节、初级运动皮层、初级感觉皮层、小脑中部及小脑侧面区域的时间序列。然后,分别利用Pearson相关、偏相关、偏最小二乘算法、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来构建上述七个脑区之间的连接。最后,把由五种连接方法建立的结构图与运动控制过程当中的信号传递图做比较,以比较五种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向连接图里面,偏相关显示了较好的结果。在有向连接图里面,格兰杰因果方程建模与模板匹配更好。结论:在脑网络研究当中,不同的连接方法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实际研究当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连接方法。
李亚鹏沈蓉戴慧李炜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中风后大脑网络的改变被引量:3
2012年
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对于中风后的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的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复杂网络的拓扑性质来研究中风患者全局脑功能网络和正常人全局脑功能网络的区别。实验中采用3 T磁共振设备采集了7个患者和6个健康人在对指运动下的功能磁共振的数据。利用DPARSF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AAL模板对应90个脑区的时间序列。把每个脑区对应为一个节点,然后计算每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以此构建邻接矩阵并建立网络。计算每个被试网络的全局效率、聚类系数、节点度以及节点介数,然后把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参数结果平均。实验结果表明中风患者大脑的全局效率(患者组:0.496 7;健康组:0.586 9)、聚类系数(患者组:0.418 9;健康组:0.476 8)以及节点度都低于健康组;患者组节点介数存在为0的节点,而健康组没有介数为0的节点。这可能意味着中风之后患者的脑网络趋于泛化,效率降低,并存在网络断点。
李炜李亚鹏朱文珍徐江
关键词:脑中风复杂网络功能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