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攸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功能观察被引量:1
- 1988年
-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造成的心肌炎性改变所致。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有两种方式,即病毒直接侵犯心脏和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为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病儿的免疫状态改变,自1982年至1985年我们对63例病儿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叶鸿珺吴相攸张静马玉民
- 关键词:心肌炎后遗症期病毒性免疫功能抗心肌抗体病儿小儿
-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0
- 2002年
- 张乾忠马沛然王俐江钟炎刘豫阳汪翼吴相攸吴铁吉杜忠东杜军保陈新民周爱卿金仲和杨思源钱永如桂永浩黄国英韩玲
- 关键词:小儿心力衰竭药物疗法基因治疗
- 地高辛酏剂和片剂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和血药浓度比较
- 1997年
- 地高辛酏剂和片剂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和血药浓度比较黄丽英吴相攸1吴桂萍2(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1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地高辛用于临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仍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一线药物。...
- 黄丽英吴相攸吴桂萍
- 关键词:血药浓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 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的损害(附50例分析)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对50例围产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前瞻性观察,以研究围产窒息对新生儿心血管系统的损害。50例中宫内窘迫5例,初生窒息40例,初生窒息伴宫内窘迫5例。轻度窒息14例,重度36例。初生8小时内做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代谢和呼吸性酸中毒。初生3天内做心电图,异常者占88%,以ST-T波改变最多见。初生3天内胸片示心脏扩大,心胸比平均值0.64±0.05。心肌酶谱检查GOT、LDH、CPK总酶和CPK-MB皆高于正常新生儿。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用消炎痛关闭,4例成功,1例无效。另2例初生1周后自行关闭。7例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6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60~90次/分,2~3天恢复。死亡6例,5例死于肺、脑合并症,1例死于持续胎儿循环及休克。3例尸解有广泛性心肌空泡变性,2例有心室腔扩大,说明有严重心肌受损。对于窒息后心功能不全主张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配合血管扩张药酚托拉明等治疗。
- 叶鸿瑁吴相攸王家骅
- 关键词:围产期窒息心血管系统损害
- 小儿期前收缩的远期随诊被引量:14
- 1996年
- 为了解小儿期前收缩的远期预后,对58例病史超过1年的期前收缩患儿进行了远期随诊,随诊时间2~21年(平均8.6年)。结果:期前收缩消失26例,占45%,消失时间最短2年,最长14年;未消失32例,占55%。期前收缩持续存在>5年者26例,其中>10年者12例,最长1例持续21年未消失。对期前收缩未消失者心脏情况进行了评价,分别摄X线胸片,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及运动试验等,结果除1例有二尖瓣脱垂,5例有左室假腱索外未发现其他异常。本随诊提示:尽管期前收缩可以持续数年、数十年,但只要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其远期预后是好的。
- 叶鸿瑁吴相攸寇秀静
- 关键词:期外收缩心律失常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附10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本文报告10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PDA因素为严重室息、肺炎、RDS及胎粪吸入综合征。8例在胸骨左缘第1~2或2~3肋间听到2/6~3/6级收缩期杂音,2例为连续性杂音。4例合并心力衰竭。8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频谱分析其中7例证实有PDA。9例口服消炎痛治疗,有效率为77%。1例自然关闭。4例用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无不良反应。
- 吴相攸叶鸿瑁
- 关键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消炎痛
- 8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酶谱活性测定
- 1990年
- 近年来,由于酶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酶的测定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肌酸磷酸激酶(CPK)
- 叶鸿瑁关宝祥吴相攸寇丽筠张淑萍李诗兰梁献云
- 关键词: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酶活性肌酸磷酸激酶肌损害健康新生儿
- 新生儿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二例
- 1992年
- 肥厚性心肌病(Hgpertrophic Car-diomgopathy,HCM),又名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及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辨下狭窄等57种名称。本病可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前者病因不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资料大部分来自年长儿和成年人,但可发生在婴儿和新生儿,国外已有个别婴儿病例报告。至今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经尸检证实的2例新生儿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并结合文献重点阐述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吴相攸李美珠
- 关键词:右室肥厚心尖部第四心音心导管检查先天性心脏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