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 作品数:106 被引量:29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物役性到神役性──迷信“回潮”现象的现实思考
- 2000年
- 张晓东
- 关键词:封建迷信破除迷信
- 集体主义的实现是个历史过程
- 2016年
- 集体主义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集体主义的实现是个历史过程。构成这一过程的肯定性前提,是血缘共同体意义上的原始集体主义,否定性中介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独立的个人和个人主义,否定之否定是社会化生产力与公有制基础上走向个人与社会全面统一的社会共同体主义。
- 张晓东
-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道德进步被引量:4
- 2012年
- 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道德进步经历了一个从臣民道德到市民道德再到新公民道德之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在本质上是"市民"的政治法律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破除了人的解放的制度障碍,迥异于旧市(公)民道德的新型"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 张晓东
- 关键词:道德进步市民道德
- 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的两次转变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从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个性发展出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从理性主义国家观层面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初显现、到人的类本质全面复归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再到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从抽象到科学的两次转变过程。这两次转变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一致的,这样的转变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内含的伦理意蕴。
- 方圆张晓东
- “双增”主题内涵的理论探析
- 2003年
- 张晓东
- 关键词:唯物史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被引量:5
- 2006年
- 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执政能力是在执政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动态地展开其有机互动关系的,前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政党伦理在理论框架上展现为一个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和政权运作界面的权力道德等三大层次的立体结构。政党伦理建设在方法论层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的统一。
- 张晓东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执政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
-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被引量:37
- 2016年
-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三个方面。人民主体是其灵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公平正义是其核心,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实现普惠发展、注重机会公平、关怀困难群众,达致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良性协调的理想状态;共同富裕是其目标,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下,注重共同富裕的科学化、精细化、科学化,并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之真正落到实处。以上理论特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 渠彦超张晓东
- 关键词: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
- 人民主体论:从群众史观到群众路线被引量:15
- 2013年
- 人民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贯穿始终的思想"红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人民主体论在理论形态上主要包括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它是历史观、价值观与认识论的统一,因而也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人民主体论的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实践。
- 张晓东
- 关键词:人民主体论群众史观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 毛泽东辩证道德观探析
- 2007年
- 毛泽东的辩证道德观表现在对道德的性质和作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集体主义原则、人性与阶级性、动机与效果、功利主义、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历史的、唯物的、辩证见解上,它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发展的正确道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 张晓东
-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意义
- 时代主题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历程被引量:9
- 2006年
-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历程中,时代主题转换构成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因。实现时代主题转换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需要正确认识具体国情,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统一起来;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的“不断结合”。
- 张晓东
- 关键词: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