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CT
  • 4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2篇淋巴
  • 2篇NMR
  • 2篇CT表现
  • 2篇MRI
  • 2篇MRI诊断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影像诊断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癌

机构

  • 10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王泽忠
  • 11篇杨广夫
  • 6篇刘继汉
  • 6篇鱼博浪
  • 4篇王莉君
  • 4篇张明
  • 3篇杨志英
  • 3篇王欣璐
  • 3篇郭佑民
  • 3篇史大鹏
  • 3篇王璐
  • 3篇杨健
  • 2篇张明
  • 1篇郭佑民
  • 1篇戴平丰
  • 1篇陈腾
  • 1篇王亚蓉
  • 1篇孙新建
  • 1篇路芸
  • 1篇王世捷

传媒

  • 9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淋巴郁积的CT表现
1995年
本文观察183例肝脏增强CT影像,发现79例出现血管周围透光影(Perivasculalucencies,PVls)。见于肝恶性原发、继发性肿瘤、肝炎、肝硬化、胆系炎症及良性占位性病变。文中复习肝脏淋巴解剖及生理,指出PVLS肝淋巴生成过多或引流不畅所致的淋巴郁积,是肝淋巴引流异常的重要CT表现。
王莉君杨广夫杨志英王泽忠鱼波浪
关键词:肝脏CT
咀嚼肌萎缩的影像诊断
1996年
本文报告11例咀嚼肌萎缩的影像学表现,指出MRI除可发现CT表现的肌形态改变外,尚表现在T1W和T2W像上信号强度增高。文内讨论了咀嚼肌萎缩的病因及MRI诊断作用。
杨广夫杨健王欣璐鱼博浪王泽忠
关键词:肌萎缩咀嚼肌影像学诊断
翼腭窝病变CT、MRI诊断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报告了82例翼腭窝病变的CT、MRI表现,发现该窝病变以继发肿瘤侵犯为主,其中多见于上颌窦癌和鼻咽癌。文内讨论了翼腭窝解剖,各疾病侵犯特点,指出横切CT检查应作为诊断该窝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杨广夫杨健王欣璐鱼博浪王泽忠
关键词:CTNMR成像
MRI口服造影剂构橼酸铁铵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应用构檬酸铁铵溶液对250例病人做了上腹部磁共振检查,发现该口服造影剂在T1、T2图像上均呈高信号,能充盈胃肠道.提高胃肠道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分辨率,其造影的优良率为90.65%。
郭佑民史大鹏刘继汉王泽忠杨广夫张明
关键词:造影剂磁共振枸橼酸铁铵
磁共振成像弛豫时间测定在颅内肿瘤组织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序列中测出的弛豫时间在确定颅内肿瘤组织类型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最佳参数成像后对有病理证实的34例(11种)颅内肿瘤的弛豫时间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病的T1延长最为明显,T2也较长。转移瘤、垂体瘤及软骨瘤的T1、T2呈中度延长。囊性颅咽管瘤可呈短T1长T2表现。听神经鞘瘤的T1最短,与其它肿瘤无重叠,T2则较长。结论: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较有特征性,可用作鉴别诊断的参考,大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在分布上弥散和重叠明显,不能明确分界,因而不能单凭弛豫时间作出组织类型诊断。
戴平丰王泽忠刘继汉
关键词:颅内肿瘤NMR成像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目的:研究CT在观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了病理与术前CT对比观察。结果:各组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40%~81%,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多伴有1~2组浅、深淋巴结转移。结论:(1)根据部位的不同,受累淋巴结的检出率有较大差异,较易显示的为距肿瘤较远周围脂肪丰富的淋巴结。(2)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有由浅入深,由近至远的规律性,以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3)与原发肿瘤融合的转移性淋巴结及大小趋于正常的转移怀淋巴结为CT漏诊的主要原因。(4)CT对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虽不十分令人满意,但仍具很大价值。
王莉君杨广夫鱼博浪张明王泽忠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CT
皮层脑梗塞的磁共振诊断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作者对40例皮层脑梗塞的磁共振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5至78岁,平均60、7岁。结果;磁共振检查40例均能清楚显示皮层梗塞的存在,其中27例累及皮层,13例同时累及皮层下。梗塞区域具有长T1长T2信号特点,以T2加权像显示梗塞形态及范围最好,是高信号。单纯累及皮层岩是脑回样,而同时累及皮层下白质者呈三角形或扇形。合并有出血者T1加权病变区皮层内可见细线样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脑回样强化。结论:作者认为磁共振是诊断皮层脑梗塞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并对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张明鱼博浪王璐王世捷孙新建路芸杨广夫王泽忠
关键词:脑皮层脑梗塞MRI
输尿管癌MRI诊断(附3例报告)
1993年
报告三例输尿管癌MRI表现,T_1 加权图肿瘤呈中低信号,T_2加权图肿瘤呈中高信号;MRI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大小,位置及其与邻近脏器关系,可用于输尿管癌的诊断及分型、分期.
史大鹏刘继汉王泽忠杨广夫张明
关键词:输尿管癌MRI诊断
弥漫性肺转移瘤的HRCT表现被引量:3
1996年
本交通过分析40例弥漫性肺转移瘤的HRCT(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发现①血行播散型转移以结节为主,肺小叶间隔增厚不明显,肺小叶结构无变形。②淋巴管型转移以肺小叶间隔增厚,边缘模糊为特征,也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僵直、迂曲。但肺小叶结构无变形,肺内没有结节。③混合型转移以肺小叶间隔增厚,迂曲,僵直,不光滑或串珠样改变,台并肺内弥漫分布的结节为特点。此型可见小叶结构的变形。
郭佑民杨广夫鱼博浪刘继汉王泽忠王玮
关键词:肺肿瘤转移瘤肿瘤转移HRCT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
1999年
目的:研究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本组经临床病理证实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65岁,平均就诊时间38.2天。其中发生于肾上腺7例,腹膜后6例。13例均进行了CT检查。结果:13例均为单发,12/13例直径>5cm,均是给节状或不规则,CT密度低于肝组织,11例伴囊变,11例见不同程度钙化,12例侵犯周围组织,6例淋巴结转移,8例远隔器官转移。结论:发生于儿童肾上腺或腹膜后的巨大肿瘤,伴有囊变及钙化者应考虑本病诊断。
杨广夫王璐王亚蓉王欣璐杨健郭佑民鱼博浪王莉君杨志英王泽忠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腹膜后肿瘤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