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24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关节
  • 10篇骨折
  • 5篇疗效
  • 4篇关节镜
  • 3篇脱位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分析
  • 3篇跟骨
  • 3篇跟骨骨折
  • 3篇股骨
  • 2篇植骨
  • 2篇肉瘤
  • 2篇术后
  • 2篇微小RNA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镜检
  • 2篇肩胛
  • 2篇骨关节
  • 2篇骨肉瘤

机构

  • 12篇台州市第一人...
  • 12篇浙江省台州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作者

  • 24篇王敏
  • 9篇孙晓海
  • 5篇郑锋
  • 4篇周浩
  • 3篇李祥
  • 2篇王发圣
  • 2篇孙玉强
  • 2篇陈枫
  • 2篇周浩
  • 2篇林金銮
  • 2篇林建华
  • 2篇陈建军
  • 1篇朱强
  • 1篇曾利
  • 1篇李冬
  • 1篇金国军
  • 1篇刘家帮
  • 1篇张光武
  • 1篇程朝晖
  • 1篇潘小平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4
2005年
郑锋王敏叶湛徐红野
关键词:跟骨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
经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近期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经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近期临床效果及预后,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围术期的有效康复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双膝关节人工置换术的32例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4.5±6.5)岁;平均病程5.8年。手术由2位副主任医师主刀,按膝关节置换术的常规步骤完成。术后对患者经综合康复措施干预。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骨密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术后1例1膝出现腓总神经麻痹,1例2膝关节活动度偏差,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假体安装效果良好。术后经综合康复措施干预,患者康复均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HSS评分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ROM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耐受性良好。截至本研究随访结束,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患者均可不借助外力独立行走50~100 m。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和心脑血管意外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前需综合评价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大部分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可以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和预后,其中术后针对每一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计划对于巩固手术效果、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叶湛陈建军李祥王敏
关键词:骨质疏松膝关节置换术综合康复措施
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稳定性在浮肩损伤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根据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的稳定性来选择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34例FSI患者。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24-67)岁。根据SSSC的稳定性,结合肩胛颈骨折的Miller分型来选择具体手术治疗方案。分别采取了固定锁骨骨折、锁骨肩峰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固定肩胛颈骨折或二者同时固定的方式,并对8例患者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喙锁韧带,13例患者直接缝合修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3例合并肩峰骨折者行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2-72)个月,Herseovici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优21例(61.8%),良9例(26.5%),可3例(8.8%),差1例(2.9%)。肩关节主动外展或屈曲范围〉120°者24例,90°-120°者8例,〈90°者2例。术后遗留肩关节僵硬5例,肩关节疼痛6例。结论FSI患者SSSC组成部分的损伤及其稳定性的正确评估,对于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而FSI患者SSSC稳定性的重建与否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
王敏周浩孙玉强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肩峰肩胛骨肩骨折
上肩部悬吊复合体在“浮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根据上肩部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方法:我科从1999 年~2006年共收治11例浮肩损伤患者。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3(42~67)岁。根据上肩部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决定治疗方案。3例患者行...
王敏周浩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浮肩肩胛颈
文献传递
微小RNA-19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5年
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短片段RNA分子,通过与下游靶基因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1].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中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已有研究表明miR-19b影响宫颈癌等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3].我们利用反义寡核酸技术抑制骨肉瘤细胞中miR-19b的表达,探讨miR-19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叶湛王敏王发圣林金銮林建华李祥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基因MRNA抑癌基因RNA分子MIRNA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严重手毁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严重手毁损伤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6年4月,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严重手毁损伤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1—49岁,平均29.5岁.缺损面积4cm×5cm~6cm×8cm,受伤至入院时间50~180min,平均80min。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远端部分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手部受区组织相似,外形恢复良好.吻合神经者两点辨别觉1.2.1.5c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5例.可l例。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是修复严重手毁损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好。
潘小平王敏石玮杨继国李庆红
关键词: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手毁损伤
改良船坞对接技术解剖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船坞对接技术解剖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采用改良船坞对接技术解剖重建治疗Rockwood Ⅲ~V 型6例创伤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
金国军王敏叶湛曹斌豪陈建军
关键词:肩锁关节关节脱位
微小RNA-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检测miR-19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李祥王敏叶湛王发圣林金銮林建华
关键词:骨肉瘤组织小分子RNA内源性生发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短期疗效分析
2013年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由Hotchkiss于1996年首先提出,指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属于复杂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的一种,多发于年轻人,是肘部严重的高能量创伤,其中高处坠落伤和车祸是常见原因。
叶湛王敏
关键词:肘关节后脱位恐怖三联征疗效分析手术治疗高能量创伤高处坠落伤
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时隧道定位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膝关节是人体最大和最重要的下肢承重和运动关节,而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强的韧带,是稳定膝关节最重要的结构。但是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时,股骨和胫骨隧道具体定位标准尚缺乏统一认识。而合理确认后交叉韧带双束双隧道有利于指导治疗,提高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效果。本文探讨后交叉韧带两束的组成特点,分析双束重建时隧道定位的解剖学效果。方法选择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20具,首先进行前外束与后内束的相关解剖学测量,同时选择力学试验仪在完整标本、切断后交叉韧带和双束重建时间点完成后进行胫骨后移距离的测定。结果经过测量,后内束至前缘的距离、至髁间窝顶的距离、至关节面的距离明显多于前外束,同时其平行于股骨干轴的时钟范围、平行于Blumensaat线的时钟范围、横截面积明显少于前外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外束与后内束的至内侧缘的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的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胫骨后移距离不超过4.0 mm;切断后交叉韧带后,胫骨后移距离有明显增加(P<0.05);不过在重建后,胫骨后移距离基本恢复到了完整的膝关节状态。结论从解剖结构上的角度来讲,后交叉韧带的双束重建符合生理于解剖学要求,有助于增加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手术的可重复性,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王敏叶湛程朝晖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解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