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燕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咽喉疼痛
  • 1篇咽痛
  • 1篇疼痛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导管
  • 1篇甾体类激素
  • 1篇激素
  • 1篇氟比洛芬
  • 1篇氟比洛芬酯
  • 1篇拔管
  • 1篇拔管后

机构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作者

  • 1篇刘桂林
  • 1篇陆辉
  • 1篇刘玲玲
  • 1篇叶秀清
  • 1篇郑燕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和氟比洛芬酯联用预防气管导管拔管后咽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氟比洛芬酯减轻气管拔管后咽痛的效能。方法选择168例(23~58岁)使用气管插管的妇科和外科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以双盲、前瞻性的随机方法分为A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B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mg/kg)和C组(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分别记录Cormack—Lehane评分的声门暴露程度、气管插管阻力、气管插管次数、气管插管时间、插管维持时间。在清醒拔管后1h及24h,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价咽痛程度。结果C组患者清醒拔管后1h的咽痛发生率及咽痛程度(53%,30.9±20.3)较B组(31%,12.4±19.6)(P=0.021,P〈0.001)和A组(11%,6.6±14.8)(P=0.001,P〈0.001)高;B组较A组高(P=0.018,P=0.003)。拔管24h后,A组(27%,29.9±20.5)低于B组(47%,43.9±21.9,)(P=0.030,P=0.038)及C组(57%,51.3±21.9)(P=0.0002。P〈O.002);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发现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氟比洛芬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地塞米松和氟比洛芬酯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气管导管拔管后1h及24h咽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陆辉刘桂林刘玲玲叶秀清郑燕
关键词:咽喉疼痛甾体类激素氟比洛芬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