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硝唑
  • 5篇甲硝唑
  • 4篇滴虫
  • 4篇阴道
  • 4篇阴道毛滴虫
  • 4篇毛滴虫
  • 2篇三角帆
  • 2篇三角帆蚌
  • 2篇水质
  • 2篇五氯酚钠
  • 2篇聚天冬氨酸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载药
  • 1篇载药纳米微粒
  • 1篇藻类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测定
  • 1篇杀伤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淡水水...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10篇吴军
  • 5篇陈强
  • 4篇戚晓红
  • 4篇陈汐敏
  • 3篇费志良
  • 3篇阚延静
  • 3篇冯振卿
  • 3篇唐建清
  • 2篇潘建林
  • 2篇黄成
  • 2篇沈健
  • 2篇童华
  • 1篇马楠
  • 1篇赵沐子
  • 1篇郝忱
  • 1篇宋胜磊
  • 1篇黄诚
  • 1篇安树青
  • 1篇赵钦
  • 1篇李利

传媒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以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了聚丁二酰亚胺(PSI);采用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制备出了聚天冬酰胺水凝胶;研究了聚丁二酰亚胺分子量、交联剂分子量以及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在37℃下、pH=4.6的介质中,药物在聚天冬酰胺水凝胶中的控制释放。
吴军陈强李利杨溢朱瑞沈健林思聪
关键词:水凝胶甲硝唑聚天冬氨酸可降解
三角帆蚌对藻类滤食及消化的研究被引量:37
2006年
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Lea)对藻类的滤食和消化能力。通过对三角帆蚌生活的池塘以及三角帆蚌的胃、中肠、直肠中所含藻类的鉴定和含量的对比发现,三角帆蚌能滤食环境中大部分的藻类;对于滤取到消化道中的藻类,除一些结构复杂的外,都能很好的消化。其中,蓝藻门的总消化率为78.8%,消化度为+4;硅藻门的总消化率为90.0%,消化度为+5;隐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1.1%,消化度为+3;裸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6.5%,消化度为+3;绿藻门的总消化率为49.1%,消化度为+3。研究结果为利用滤食性贝类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华污染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费志良吴军赵钦唐建清黄成
关键词:CUMINGII藻类
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制备新型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甲硝唑(poly aspartic acid-co-glutamic acid-metronidazole,PAG-MTI)纳米粒子。方法:应用化学法合成PAG-MTI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化学结构、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观形貌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合成的PAG-MTI纳米粒为球形,粒径198.9nm,载药量1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PAG-MTI的释药速率明显延缓,释放1h与24h,累积释放百分比分别为12.19%和47.51%。结论:化学合成法制备的新型PAG-MTI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有望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进以用于临床滴虫性生殖道炎症的治疗。
陈汐敏戚晓红段磊朱利群冯振卿陈强吴军
关键词:甲硝唑阴道毛滴虫天冬氨酸谷氨酸
甲硝唑纳米粒子对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阚延静陈汐敏戚晓红冯振卿吴军陈强沈健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甲硝唑显微镜检查
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为研究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效果,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利用其土著大型贝类褶蚊冠蚌、三角帆蚌、湖螺分别在14只敞口水箱、鱼池(计3000m2)和设置在太湖梅梁湾20只围隔的自然水体中,建立贝类净化水体系统,定期测试,结果表明:1、三种贝类净化水体效果显著。在相同条件下,对水体叶绿素a单位消除量、消除率,褶纹冠蚌>湖螺>三角帆蚌; 2、鱼池系统中二龄三角帆蚌密度1.6只/m2,蚌以网袋设置在水面下30cm,时间距6月30日~9月6日,与无蚌对照池比较,水体叶绿素含量降低57.5%,悬浮物含量降低49.2%,水体透明度提高7~8cm;3、在太湖围隔净化系统中:(1)贝类生物量相同时,即50%生物量褶纹冠蚌悬挂水上层,50%生物量湖螺在底层的复合系统与100%生物量褶蚊冠蚌悬挂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历时228h,结果比较,后者的叶绿素a、悬浮物单位消除量均分别高于前者2.7%~37.4%和5.2%~26.8%。表明褶纹冠蚌在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净化水体效果较好。我们在蚌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2)当水温(18.5±1)℃,本系统不同贝类生物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褶纹冠蚌生物量384g/m3对水体叶绿素、悬浮物消除效果相对最好,132h,分别达到407.3μg/kg·h和94.7mg/kg·h。在太湖围隔水体中,只有蚌生物量达到一定量值时,才能在有限时段内发挥对水体叶绿素a、悬浮物、藻类生物量降低消除的效果,但褶纹冠蚌生物量过大,单位消除量反而减少。我们在贝类不同组合,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3)经108h后观察测量,对照组透明度为38~39cm,实验组为72~120cm,是对照组的2.3倍。而且,对照组约1/10水面出现水华,而实验组水面洁净,未出现水华。实验组贝类对叶绿素和悬浮物消除率分别达到72.0%~90.5�
潘建林徐在宽唐建清费志良郝忱赵沐子吴军
关键词:湖泊贝类净化水质
五氯酚钠对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7
2005年
采用室内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五氯酚钠(PCP-Na)对2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并求出相应的安全浓度,结合人体PCP负荷相关指数(允许摄取的理论值),做出对人的食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体重在1.2~2.3g(平均体重为1.38g)左右的小虾的TLm24=80mg·kg-1,TLm48=67.5mg·kg-1,安全浓度为14.46mg·kg-1;体重在20.7~39.8g(平均体重为29.5g)左右的大虾的TLm24=750mg·kg-1,TLm48=500mg·kg-1,安全浓度为100mg·kg-1。
潘建林宋胜磊唐建清吴军黄成
关键词:五氯酚钠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存活率半致死浓度
聚天冬氨酸-甲硝唑纳米前药制备、表征及抗虫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实验以聚天冬氨酸(PASP)为载体,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用较温和简便的方法制备了新型聚天冬氨酸-甲硝唑(PASP-MTI)纳米前药.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分析、透射电镜观察、激光粒度、透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MTT比色、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到甲硝唑以酯键方式键合于聚天冬氨酸高分子链上.PASP-MTI纳米前药呈球型,平均粒径404.8nm,载药量30%,体外释药明显延缓;MTT结果显示,PASP-MTI显著提高甲硝唑对滴虫的抑杀作用,经纳米甲硝唑作用后,部分滴虫胞核出现染色质浓集、核固缩、核碎裂等一系列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凋亡峰,凋亡率由对照组的11.5%上升到纳米前药组的35.69%.上述实验结果表明:PASP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前药载体,制得的新型PASP-MTI纳米前药具有载药量高、缓释和杀虫作用强等特点,可能的杀虫机制除与高聚物纳米前药促吞噬作用有关外,还与诱导滴虫凋亡有关.
戚晓红陈汐敏冯振卿管晓虹吴军陈强阚延静童华
关键词:聚天冬氨酸甲硝唑纳米粒前药缓释阴道毛滴虫
气相色谱测定青虾、草鱼肌肉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总量的方法被引量:25
2004年
 研究了青虾、草鱼肌肉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总量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五氯苯酚及其钠盐在酸性介质中用正己烷萃取,再用碳酸钾溶液反萃取,萃取物以乙酸酐衍生,衍生物再用正己烷萃取,用气相色谱(配备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在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 9999.本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 5μg/kg.在加标水平为1 0、3 0、5 0、50 0、250 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7%~98%.方法适合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总量的检测.
费志良葛家春吴军黄诚吴光红
关键词:青虾草鱼五氯苯酚五氯酚钠气相色谱
三角帆蚌对精养鱼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控被引量:22
2005年
利用三角帆蚌作为调控水质的生物过滤材料,建立蚌单养与鱼蚌混养的两种生物调控系统并与当地传统的精养鱼塘养殖系统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三角帆蚌对水体的主要水质因子变化及鱼产量的影响.养殖6个月后,鱼蚌混养生物调控系统水质优良,其中,鱼蚌混养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340万个/m l,蓝藻与绿藻数量之比(蓝绿比)为1:1.8,DO值为7.5 mg/L,氨氮为2.42 mg/L,总氮为2.76 mg/L,磷酸磷为0.06 mg/L,总磷为0.11 mg/L,COD为36.0 mg/L,悬浮物为30.2 mg/L,蚌成活率为75.0%,鱼类成活率为71.0%.蚌单养的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86万个/mL,蓝绿比为2.1:1,DO值为7.5 mg/L,氨氮为2.00 mg/L,总氮为2.14 mg/L,磷酸磷为0.04 mg/L,总磷为0.07 mg/L,COD为20.0 mg/L,悬浮物为8.0 mg/L,蚌成活率为85.0%.但其蓝绿比则表现为蓝藻爆发型.作为无蚌对照组的养鱼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易发生病害,鱼类成活率仅为58.8%.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吴军马楠施丽丽李朝晖安树青
关键词:三角帆蚌水质因子生物调控
纳米甲硝唑体外抗滴虫效果及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初步研究纳米甲硝唑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及药物作用机制。方法以肝浸汤培养基培养阴道毛滴虫,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及传统的记数法观察纳米甲硝唑的体外杀虫效果,利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纳米药物作用后滴虫细胞核的变化。设甲硝唑原料药组、纳米甲硝唑组、纳米载体组和不加药物处理的对照组。结果纳米甲硝唑及甲硝唑原料药均有抑杀滴虫的作用,与不加药物处理的对照组及纳米载体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杀虫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且在甲硝唑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纳米甲硝唑抗滴虫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原料药,该组滴虫的相对抑制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甲硝唑原料药组(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使用纳米甲硝唑后,滴虫细胞核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类似凋亡细胞的一系列改变。结论纳米甲硝唑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滴虫效果,杀虫效果优于普通甲硝唑,且很可能通过诱导或加速滴虫细胞发生凋亡样死亡而发挥药物作用。
陈汐敏戚晓红吴军陈强沈建阚延静童华刘永华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MTT载药纳米微粒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