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国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沁水盆地
  • 2篇沁水盆地南部
  • 2篇煤层气
  • 2篇勘探
  • 2篇层间
  • 2篇层间干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压裂
  • 1篇压裂车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隐蔽油藏
  • 1篇隐蔽油藏勘探
  • 1篇隐蔽油气藏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勘探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机构

  • 6篇华北油田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张建国
  • 3篇张聪
  • 3篇贾慧敏
  • 2篇吴定泉
  • 2篇刘春春
  • 2篇张文胜
  • 1篇彭鹤
  • 1篇张武昌
  • 1篇王青川
  • 1篇崔新瑞
  • 1篇杜维良
  • 1篇王岩
  • 1篇王琪
  • 1篇吕亚辉
  • 1篇朱敏
  • 1篇肖阳
  • 1篇李俊

传媒

  • 2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储层反演技术在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二连盆地的勘探目标逐步从构造油藏,向隐蔽油气藏转变。隐蔽油气藏具有隐蔽性强、不易识别、横向变化快、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日趋成熟的储层反演技术,已经成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笔者主要从拟声波曲线的构建、反演模型的建立和定量描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储层反演技术在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中的应用以及在储层反演中需注意的问题。
杜维良肖阳祖志勇张建国吕亚辉
关键词:二连盆地隐蔽油气藏储层反演地质模型
宁武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认识及勘探实践——以宁探2井为例
2022年
基于成藏研究,结合宁武盆地南部深洼槽区二叠系下统山二段泥页岩探井勘探实例,详细解剖其钻井资料及压裂参数,结合实际排采效果,综合评价分析宁武盆地页岩气勘探潜力。研究认为:(1)宁武盆地煤系地层为一套泻湖-潮坪和三角洲沉积环境,暗色泥页岩发育,是宁武盆地页岩气成藏重要基础。(2)宁探2井钻遇泥页岩储层,厚度适中,TOC含量高,气测异常高,为优质烃源岩。(3)采用“前置酸液+变粘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及“大液量、大排量”体积压裂工艺技术,经试采取得较好产气效果。
王岩张建国桑广杰季斌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条件勘探实践
煤层气直井储层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措施应用
2024年
针对煤层气直井储层堵塞后气量难以恢复的问题,开展了储层堵塞原因及恢复措施的研究。通过对煤层气直井储层堵塞成因及生产特征分析,将储层堵塞分为三种类型:层间干扰型、排采不连续型、井间干扰型,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储层堵塞在进行压裂车解堵时应根据各自的是适应性进行选井和施工,同时尽可能增大措施规模和排量,提高措施见效率和单井产气量。本文提供的压裂车解堵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储层堵塞问题,提高储层堵塞井单井产气量。
郭晶张建国贾慧敏王琪何珊范秀波
关键词:层间干扰井间干扰
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增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中北部煤层气直井产量,基于研究区评价井地应力测试资料、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直井增产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增产技术,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庄中北部直井产量低、措施增产效果差的主因为:①研究区以垂直裂缝为主、压裂缝长较短,且随着埋深增加,相同压裂规模形成的裂缝尺寸减小;②随着埋深增加,支撑剂嵌入深度增加,裂缝闭合加快,导致稳产时间短,产气曲线主体形态为“单峰型”;③经初次压裂后煤体结构更加破碎,新裂缝容易进入初次压裂裂缝,造新缝难度增加。针对上述原因,创新提出的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充填预堵”即先采用相对较低的排量、砂比、规模充填初次压裂裂缝,然后再进行大规模重复压裂,实现堵老缝、造新缝。“大规模”压裂即大排量、大液量、高砂比压裂,将压裂液量由600~800 m^(3)提高至1300~2000 m^(3)以上,增加改造体积;将排量由6~8 m^(3)/min提高至10~14 m^(3)/min以上,增加裂缝长度和携砂性能;采用低黏压裂液体系配合低密度支撑剂,将砂比由7%~8%提高至10%~15%以上,提高铺砂强度,降低裂缝闭合程度。“远端支撑”即采用自悬浮支撑剂与大排量相结合,增长支撑剂运移距离,提高支撑裂缝比例。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实施后平均单井日产量达到1380 m^(3),比措施前增产1190 m^(3),比邻井稳产气量增加近1000 m^(3),实现了郑庄中北部中深储层连片低产区直井产量突破。现场对比试验表明:实施“充填预堵”后再进行大规模压裂,平均净施工压力比初次压裂增加了3.3 MPa,形成了新裂缝,比直接进行大规模压裂增量提高1000 m^(3)。总体上,充填预堵+大规模压裂+远端支撑增产技术关键参数数值越大,增产效果越好。
胡秋嘉张聪贾慧敏张建国张建国张文胜吴定泉吴定泉刘春春
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4~#煤薄煤层试采获得煤层气工业气流
2024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沁水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煤层气生产基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研究区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寺头断层西侧,行政区域隶属于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研究区煤系地层厚度63~145 m,平均92 m,其中煤层厚度4.1~17.4 m,平均7.9 m。
贾慧敏胡秋嘉张聪张聪张建国张文胜吴定泉刘春春张武昌
关键词:煤层厚度沁水盆地薄煤层
煤层气田老井网立体开发方式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煤层气开发区块储量动用程度,当单井产量进入递减期后,需进行开发方案调整,通过调层或补层等措施实现增产稳产。在时间上,认为投产时应优先开发主力煤层,待进入递减期后,对次主力煤层进行补层合采;在空间上,结合开发动态,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产量的主控指标及其权重,再对不同煤层求取各指标差值,归一化处理后精细确定井区的主力煤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质储量与采出气量进行网格化处理,求取剩余储量分布特征,最终通过主力煤层分布与对应的剩余储量分布的叠加,确定最佳的开发顺序;并针对不同的开发顺序优化压裂和排采工艺。提出的煤层气老井网内立体开发方式,在樊庄区块郑村井区已取得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煤层气采收率,实现了区块长期稳产,对多煤层发育的区块,该技术具有推广借鉴意义。
李俊张聪张建国彭鹤崔新瑞朱敏
关键词:煤层气层次分析法层间干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