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儒
- 作品数:5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跨理论模型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跨理论模型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评价患者处于不同行为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干预后试验组行为模式正确率、行为阶段患者的比率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模式阶段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行为模式改变中,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0
- 2018年
- 目的 评价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2016年9 -12月收治的6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血糖管理方法;将2017年1-4月收治的67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血糖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血糖数值、术前等待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低血糖发生例数,并调查医护人员(n=133)的培训内容需求。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24 h的首次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3.34±0.88)d]、伤口愈合时间[(4.43±1.38)d]、低血糖发生率(3/67,4.5%)均少于对照组[(4.63±1.41)d、(6.47±2.24)d、(10/62,16.1%),另外,观察组出院前1 d的空腹血糖[(5.96±1.21)mmol/L]和餐后2 h血糖[(7.60±0.96)mmol/L]低于对照组[(10.80±1.14)、(9.94±1.98)mmol/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餐后2 h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护人员培训内容需求依次是饮食管理、胰岛素正确使用及口服降糖药指导、血糖监测管理等;影响血糖管理实施效果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繁忙、用餐时间不一致、知识不足等。结论 基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血糖管理流程可有效控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并能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低血糖事件,有利于患者整体康复。
- 李玉佳李昊儒张莉陈彩真井永敏张秀果
- 关键词:髋部骨折血糖管理护理质量
- 护理质量指标介导的精准质控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由护理质量指标介导的精准质控模式在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采用传统质控模式的57个护理单元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采用精准质控模式的57个护理单元为干预组,方法包括选定指标数量和目标值、筛选质量监控点、统一指标采集路径、锁定影响质量的关键科室和监控点,开展质量管理绩效.观察两组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9个过程质量指标即病房6S管理、急救技术、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一级和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治疗、运行护理文书、药品和无菌物品效期和身份核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结果质量指标即住院患者跌倒、给药缺陷、院内压疮、烫伤和尿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指标介导的精准质控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质控模式.
- 董运芳李昊儒闫晓丽周亚莉陈彩真张秀果
- 关键词:护理质量质量指标监控点
- 前馈控制在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4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5例患者实施前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组建科室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分层级进行护士培训和考核、使用视觉识别标识和安全检查单、建立基于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报告模式、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与上报流程、分阶段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对照组403例患者选择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应用于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性。
- 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 关键词:腰椎硬膜外血肿安全管理
- 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脊柱外科术后硬膜外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脊柱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及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后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 89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37例,归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 56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4例,归为优化流程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发现时间及清创手术前后的肌力等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为2.67%,优化流程组为0.88%;对照组血肿发现时间为(3.5±1.34)h,优化流程组为(0.81±0.68)h;对照组清创手术前肌力为(2.02±1.03)级,优化流程组为(2.50±0.50)级。对照组清创手术前后肌力等级之差为(1.40±1.15)级,优化流程组为(2.51±0.50)级。2组对比除清创术前肌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对已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可靠手段。
- 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 关键词:脊柱外科硬膜外血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