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玉凤

何玉凤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纯疱疹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疱疹
  • 4篇小鼠
  • 3篇BALB/C
  • 3篇BALB/C...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M3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疫苗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比...
  • 1篇水痘
  • 1篇水痘带状疱疹
  • 1篇水痘带状疱疹...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学
  • 1篇免疫学分析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琦涵
  • 4篇王丽春
  • 4篇何玉凤
  • 3篇徐兴丽
  • 2篇张小龙
  • 2篇胡雅洁
  • 2篇周巨民
  • 2篇汤贝贝
  • 2篇张莹
  • 2篇段永忠
  • 1篇张勇
  • 1篇张志晓
  • 1篇王玺
  • 1篇冯敏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突变株M3株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Oka株感染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Ⅰ)基因突变株M3株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减毒活疫苗Oka株感染BALB/c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不同剂量(103、104、105 PFU/只)的HSV-ⅠM3株及疫苗剂量的VZV Oka株以不同方式(腹腔、肌肉、鼻腔、足垫)感染小鼠后,对小鼠的急性临床反应、体重变化、病毒增殖、组织病理损伤及病毒重激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 HSV-ⅠM3及VZV Oka组小鼠均未见弓背、倒毛、单侧眼失明等急性临床症状,体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器官组织中病毒拷贝数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小鼠脑组织出现轻微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出血、胶质小结或无异常,两组差异较小,脊髓组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神经组织与Vero细胞共培养,均未观察到细胞病变(CPE)。结论 HSV-ⅠM3株与VZV Oka株感染小鼠后的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
柳蕾徐兴丽冯敏何玉凤王丽春王丽春张莹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小鼠生物学特性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基因修饰突变株M3与野生型毒株Mckrae感染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系统比较观察一个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的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HSV-1)基因修饰减毒株M3和野生型毒株Mckrae感染BALB/c小鼠的感染特征,进一步确定M3毒株的减毒表型。方法利用基因修饰的减毒株M3和野生型毒株Mckrae,经角膜、滴鼻、肌内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模拟急性感染模式;经足垫途径感染BALB/c小鼠,模拟慢性感染模式,观察感染小鼠的相应病理学指征。结果实验小鼠的观察结果表明,虽然Mckrae经不同途径感染的小鼠存活率存在差异,但这些小鼠所出现的弓背、倒毛、单侧眼失明、单侧后肢瘫痪等临床特征和一定的死亡比例等现象,在M3减毒株感染的小鼠中均未出现;q-PCR检测表明,M3不同途径感染小鼠的心、脑、肺、肾、肝组织病毒载量的增殖趋势均显著低于Mckrae感染的小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Mckrae感染小鼠的肝、肺组织出现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强于M3减毒株感染的小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M3减毒株感染小鼠的肝组织病毒抗原表达和Mckrae感染小鼠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HSV-1 M3基因突变株相较于Mckrae野生型毒株表现了明显的临床病理意义上的减毒表型。
何玉凤何玉凤张勇徐兴丽胡雅洁胡雅洁王玺王丽春张莹
关键词:BALB/C小鼠减毒株Q-PCR
BALB/c小鼠在HSV-1不同条件感染下的临床与病理及病原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BALB/c小鼠模型在不同条件下感染HSV-1后的临床表现、病理现象及组织器官中的病毒分布特性,为HSV-1不同毒株感染模式小鼠的研究提供综合的参考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利用HSV-1 17+和McKrae毒株,经滴鼻和角膜途径感染不同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急性感染模式;经皮下和足垫途径感染不同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慢性感染模式。结果实验小鼠的临床、病理学、病原学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虽然小鼠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倒毛、弓背,但在不同条件下感染不同毒株的动物其体重和死亡率指标存在差异;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证实神经组织(脑、脊髓、三叉)内病毒载量的增殖趋势不同;病理学检查提示急性感染组仅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病理损伤,慢性感染组仅三叉神经中表现病理损伤。而慢性感染组动物的三叉神经组织,虽未检测到具有指标意义的潜伏相关转录本(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 LAT),但是其组织块与Vero细胞共培养却可导致细胞出现感染性病变。结论HSV-1不同毒株经不同攻毒途径感染小鼠后,小鼠在体重、死亡率,毒株在机体内的复制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基于不同感染模式的相关研究,其观察指标侧重点应该不同。
汤贝贝张小龙何玉凤段永忠王丽春徐兴丽胡雅洁周巨民李琦涵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1型小鼠
BALB/c小鼠作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模型的免疫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小鼠感染及其相关研究中,临床病理和免疫学指标对其分析具有重要技术意义。本研究观察了HSV-1在不同条件下感染BALB/c小鼠后的多个免疫学指标,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群体中树突细胞比例及功能、血清中和抗体水平、PBMC中HSV-1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以及潜伏感染期小鼠神经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HSV-1毒株Mckrae、17^+以角膜及滴鼻途径感染3周龄及6周龄BALB/c小鼠后,小鼠PBMC中树突细胞数量增加,并显示出刺激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病毒感染后35d,小鼠PBMC中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能检测到低水平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小鼠血清中未检测到或仅能检测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HSV-1以皮下及足垫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90d后,足垫感染途径较皮下感染诱导出更高水平的血清中和抗体,PBMC中可检测到IL-4^+及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不同毒株及小鼠周龄之间出现T细胞反应程度差异。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各组小鼠三叉神经组织中均有CD8^+T细胞浸润。这些结果提示,不同HSV-1毒株以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后,均可刺激树突细胞成熟及呈递病毒抗原,但血清中和抗体及PBMC中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在不同毒株、感染途径及小鼠周龄之间有差异。
张小龙汤贝贝何玉凤段永忠王丽春张志晓周巨民李琦涵
关键词:BALB/C小鼠单纯疱疹病毒1型免疫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