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思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甘胆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临床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80例ICP患者(ICP孕妇组),以60例正常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监测治疗后3 d内两组孕妇血清CG与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生物学指标变化,进行相关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血清CG水平在ICP诊断和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ICP孕妇组CG、TBA、GGT、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G(mg/L):9.17(5.30~14.96)比0.66(0.37~1.15),TBA(mol/L):16.05(11.42~23.27)比3.00(2.10~4.85),GGT(U/L):75.00(50.20~187.40)比16.70(10.77~25.37),ALT(U/L):42.40(17.60~86.30)比15.20(10.17~22.55),AST(U/L):35.00(22.00~73.00)比19.50(17.00~24.00),均P<0.001。ICP组中CG和TB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0.892,P<0.01),与GGT、ALT相关性较低(GGT:r值=0.396,P<0.05,ALT:r值=0.260,P<0.05),与AST无相关性(r值=0.892,P>0.05)。血清CG在ICP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7、93.8%,98.3%)均高于TBA、GGT、ALT、AST(AUC分别为0.934、0.771、0.704、0.608,敏感性分别为91.2%、65.0%、67.5%、71.2%,特异性分别为95.0%、85.0%、85.0%、53.3%,均P<0.05)。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随病情好转1、2、3 d各指标明显降低,治疗后3 d CG、TBA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G是ICP患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想生物学指标之一,也是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
- 谢思思徐小华肖婷陈丽萍吴定昌
- 关键词:甘胆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血清甘胆酸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我院消化科住院的111例患者,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HBV携带组)59例;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均相免疫法检测血清甘胆酸水平,探讨血清甘胆酸等指标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慢性HBV携带组的CG、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CG升高最为显著,CG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显著高于慢性HBV携带组(χ~2=60.025,P<0.01),其ROC^(AUC)、敏感度、特异度最大,分别为0.952、90.4%、98.3%,明显高于慢性HBV携带组;两组CG与TBA、GGT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5、0.407;0.726、0.440,P值均<0.01),与ALT均未见相关性(R=0.254,P=0.069;R=0.100,P=0.451)。结论:血清CG水平可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损害判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 肖婷曾富强谢思思陈丽萍吴定昌
- 关键词:甘胆酸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HBV携带者肝细胞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