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郁达夫游记中的文化想象
- 文学作品对风景的诠释,离不开想象的辅助,即使是在“非虚构”的游记文体中也是如此。作为现代游览者和游记写作者,郁达夫(1896-1945)的游记作品张扬“现代”感觉、寻绎自我身份、铺陈历史记忆、包容异国形象的文化想象特质十...
- 何力
- 关键词:郁达夫游记文化想象风景
- 文献传递
- 西方语汇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创生——以《沉沦》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现代文学发生之初,以扬弃文言、采用白话作为自己在语言形式上的追求。如胡适所说:'文学革命的目的是要用活的语言来创作中国的新文学。'~①这一形式上的策略后来被证明为有效,它终于推动了中国文学向现代的转型。然而,现代文学面临的不仅是中国传统语言形式因袭的难题,另一方面它也受到外来语汇,尤其是西方语汇的冲击。现代文学理论家们在抵御本国文言时颇显出勇气和强力。
- 范钦林何力
- 疾病、小说与当代中国——鲁迅参照下的《第七天》解读被引量:1
- 2016年
-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一经出版,便引起广泛关注。小说'以死写生'的超自然视角,令人联想起余华在'先锋时期'的某些创作;对现实的审视,则回应着文坛对关注现实之作的呼吁———这些都没有辜负等待了七年的读者对小说家新作的厚望。
- 何力靳新来
- 关键词:新作小说家小说
- 西方语汇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创生——以《沉沦》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西方语汇在《沉沦》中发挥着构成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中国现代小说发生之初,西方知识和资源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但无论怎样引西方语汇作为参照,挥之不去的仍是本土情结。《沉沦》中的“他”是在东方历史传统和知识背景下理解西方的,且祖国的现实处境一直都在“他”的视野内。在此意义上,西方语汇进入小说的过程同样是一个被“中国化”的过程。
- 何力
- 关键词:《沉沦》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