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宝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908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8000aBP以来珠江口西南部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分析珠江口西南部ZJK04孔柱状样孢粉组合的特征,重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8 000年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化的历史。该孔的孢粉记录从下到上分为4个阶段:第Ⅰ阶段(8 090~7 800aBP)温暖湿润,第Ⅱ阶段(7 800~4 200aBP)温和湿润,第III阶段(4 200~833aBP)凉爽干燥和第Ⅳ阶段(833aBP以来)偏冷湿润。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和植被变化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4.2kaBP前后,这一时期的气候以快速变冷、变干为特征,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4.2kaBP的干冷事件相吻合。而830aBP之后芒萁属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急剧增加,可能与此时人类的活动有关。
- 杨再宝李铁刚南青云
-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气候全新世
- 西菲律宾海15万年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成因被引量:8
- 2012年
- MD06-3052孔取自西菲律宾海吕宋岛岸外上陆坡,通过AMS14 C测年、沉积物粒度和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了15万年以来5个浊流沉积层的特征和浊积事件的发生时间。浊流沉积物粒度明显较上下层的粗,主要组分为砂质和粉砂质沉积。通过AMS14 C测年和氧同位素年代标尺,计算了5个浊流沉积层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3.3、20.4、34.3、41.7和121.8kaBP,其中上部4次浊积事件发生于末次冰期,特别是MIS 3晚期和MIS 2期的低海平面时期,仅底部一次出现于末次间冰期MIS 5e中期相对低海平面时期,因而推测研究区浊流沉积事件的主要诱因是低海平面时期的海平面波动造成临近陆架上的沉积物不稳定,同时较陡的陆坡为浊流沉积提供了有利地形,因而造成了向陆坡方向的浊流搬运。
- 仇晓华李铁刚常凤鸣徐兆凯宫海明杨再宝
- 关键词:粒度浊流沉积西菲律宾海
- 南海西南部22kaBP以来孢粉记录及植被、气候演化的影响因素
- 杨再宝李铁刚南青云
-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1年
- 对取自辽东湾的433个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定量分析,该区底栖有孔虫以广温广盐和低温种为主。运用Q型因子分析,得到4个有孔虫组合:组合Ⅰ为Elphidium magellanicum-Nonion akitaense-Buccella frigida;组合Ⅱ为Ammonia beccarii var.-Quinqueloculina akneriana;组合Ⅲ为Cribrononion vitreum-Buccella frigid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Ⅳ为Ammoina annectens-Buccella frigida,揭示了有孔虫群落组合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该区底栖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到温度、盐度、底质类型及沿岸流的共同影响。
- 王海霞赵全民李铁刚刘健景天爽杨再宝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沉积环境
- 黑潮源区沉积物古菌多样性调查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黑潮源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古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应用16SrDNA文库技术,对IMAGES XIV航次采集的岩芯MD06-3047进行基因文库的构建和分析,得到260个克隆,经分析处理后得到5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基于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太平洋黑潮源区的本哈姆高原(Benham Rise)沉积物中有丰富多样的古菌群落,在1m内的沉积物中分布着9种古菌类群。古菌序列归属于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并以泉古菌为主(占总序列的91.5%)。其中,泉古菌包含MGI、MBG-B、MCG和UCII-b4个类群,并且主要由MGI构成(占总序列的40.8%),而广古菌包含MBG-D、SAGMEG、DHVEG、MBG-E和VALIII5个类群,各类群所占总序列比例均较低(占总序列的0.4%~5.4%之间)。研究结果对于理解西太平洋黑潮源区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研究古菌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 景天爽于心科李铁刚萨仁高娃杨再宝
- 关键词:沉积物古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