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鹏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悬架
  • 5篇刚度
  • 5篇变刚度
  • 5篇车身
  • 4篇车身刚度
  • 2篇试验台
  • 2篇麦弗逊
  • 2篇麦弗逊式
  • 1篇弹簧
  • 1篇弹性元件
  • 1篇碟形
  • 1篇碟形弹簧
  • 1篇扭力
  • 1篇扭转刚度
  • 1篇麦弗逊式悬架
  • 1篇刚度测量
  • 1篇刚柔耦合
  • 1篇变形量
  • 1篇车身变形

机构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冯金芝
  • 6篇郑松林
  • 6篇梁鹏
  • 5篇刘洋
  • 5篇杨涛
  • 5篇高大威
  • 5篇于佳伟
  • 5篇邓鑫
  • 5篇徐骏
  • 5篇侯盛昱
  • 5篇方晶
  • 1篇杨涛

传媒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变刚度虚拟车身夹具悬架试验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虚拟车身夹具悬架试验台,滑动导向柱和激振台安装于T型槽底板的两端,悬架及车轮组件置于激振台之上,并与虚拟车身组件相连接,虚拟车身组件通过滑动轴承座安装于滑动导向柱上;变刚度虚拟车身下端与悬架及车轮组件...
冯金芝郑松林高大威侯盛昱刘洋方晶徐骏于佳伟邓鑫梁鹏杨涛
文献传递
可变刚度虚拟车身刚度分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刚度虚拟车身刚度分配方法,其步骤为:1、收集数据确定车身扭转刚度及偏频比;2、根据经典的车身扭转刚度测量方法得到线刚度;3、确定虚拟车身线刚度:4、选择合适的变刚度弹性元件。利用这个方法,可将整车车身刚...
郑松林高大威冯金芝侯盛昱徐骏刘洋于佳伟方晶邓鑫梁鹏杨涛
文献传递
可变刚度虚拟车身刚度分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刚度虚拟车身刚度分配方法,其步骤为:1、收集数据确定车身扭转刚度及偏频比;2、根据经典的车身扭转刚度测量方法得到线刚度;3、确定虚拟车身线刚度:4、选择合适的变刚度弹性元件。利用这个方法,可将整车车身刚...
郑松林高大威冯金芝侯盛昱徐骏刘洋于佳伟方晶邓鑫梁鹏杨涛
文献传递
变刚度虚拟车身夹具悬架试验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虚拟车身夹具悬架试验台,滑动导向柱和激振台安装于T型槽底板的两端,悬架及车轮组件置于激振台之上,并与虚拟车身组件相连接,虚拟车身组件通过滑动轴承座安装于滑动导向柱上;变刚度虚拟车身下端与悬架及车轮组件...
冯金芝郑松林高大威侯盛昱刘洋方晶徐骏于佳伟邓鑫梁鹏杨涛
文献传递
变刚度虚拟车身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虚拟车身,包括上压板、下压板、碟形弹簧、螺栓、螺母,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连接有碟形弹簧,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上设有用于螺母旋转角度来确定碟形弹簧变形量的角度标记。螺栓为细牙螺栓。上压板与试验台支架...
郑松林冯金芝高大威侯盛昱徐骏刘洋于佳伟方晶邓鑫梁鹏杨涛
文献传递
扭力梁后悬架K&C特性仿真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充分考虑扭力梁的柔性特性,建立某型轿车扭力梁后悬架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平行轮跳、侧向力加载以及纵向力加载工况下的仿真分析。基于悬架K&C试验结果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扭力梁后悬架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可用于悬架K&C特性的后续研究。
冯金芝梁鹏郑松林杨涛
关键词:刚柔耦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