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新红

王新红

作品数:106 被引量:961H指数:2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污染
  • 29篇多环芳烃
  • 16篇沉积物
  • 12篇污染物
  • 12篇海域
  • 10篇表层沉积物
  • 9篇有机氯
  • 8篇水体
  • 8篇颗粒物
  • 7篇污染特征
  • 7篇沸石
  • 7篇苯并(A)芘
  • 6篇多氯联苯
  • 6篇有机氯农药
  • 5篇毒性效应
  • 5篇有机污染
  • 5篇有机污染物
  • 5篇胚胎
  • 5篇疣荔枝螺
  • 5篇荔枝螺

机构

  • 101篇厦门大学
  • 12篇集美大学
  • 9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台湾中山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立中山大学

作者

  • 105篇王新红
  • 52篇洪华生
  • 21篇吴水平
  • 19篇陈伟琪
  • 13篇徐立
  • 12篇林建清
  • 12篇穆景利
  • 11篇张珞平
  • 11篇洪丽玉
  • 11篇李永玉
  • 10篇闫景明
  • 8篇王淑红
  • 7篇印红玲
  • 5篇熊小京
  • 5篇叶翠杏
  • 5篇郑天凌
  • 5篇王菊英
  • 5篇张萌萌
  • 5篇张祖麟
  • 5篇田蕴

传媒

  • 13篇厦门大学学报...
  • 11篇环境科学
  • 9篇海洋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化学
  • 6篇台湾海峡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海洋科学
  • 3篇第七届海峡两...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通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C × GC-TOF/MS代谢组学对海水清鳉(Oryzias melastigma)在磺胺二甲基嘧啶短期暴露下毒性机制研究
刘亚雯王新红李永玉陈茜茜
关键词:代谢组学磺胺二甲基嘧啶
偏振同步荧光法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在线同时检测芴及苊
1995年
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分离手段,以偏振同步荧光法为检测手段,实现了环境样品中芴、苊的在线同时测定。本方法对芴、苊检测限分别为0.039mg/L 和0.046mg/L。将该方法用于大气、海洋沉积物样品中芴、苊的在线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张勇袁东星吴兵王新红陈伟琪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
厦门海域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与来源分析被引量:47
2005年
利用SPEGCFPD对厦门附近海域的微表层、表层、底层海水及九龙江入海口高、低潮水中有机磷农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的含量范围为:低于检测限~725.54ng·L-1,平均值为136.47ng·L-1.研究海区中马銮内湾有机磷农药污染最为严重(165.77~453.42ng·L-1,平均296.01ng·L-1),九龙江口、西海域和西南海域污染水平接近(16.26~200.65ng·L-1,平均84.59ng·L-1),东部海域有机磷农药污染最轻(10.38~66.01ng·L-1,平均38.14ng·L-1).九龙江入海口高潮水中农药的浓度明显低于低潮水中浓度,说明海域中多数农药污染来源于九龙江流域输入,少数农药来源于海域周边地区或九龙江流域和海域周边地区共同输入,微表层对有机磷农药的富集作用不明显.
李永玉洪华生王新红洪丽玉叶翠杏
关键词:厦门海域有机磷农药
厦门岛东部和闽江口沿岸经济贝类中HCHs、DDTs和PCBs的残留量研究
1995~1996年间,在厦门岛东部和闽江口沿岸养殖区的7个站点采集了贝类样品.样品先去壳匀浆,再经冷冻干燥、萃取浓缩和净化分离后,用GC法分析测定其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厦...
陈伟琪张珞平王新红洪丽玉洪华生
关键词: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残留量
文献传递
鱼类胆汁PAHs代谢产物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总结了国内外近十年应用在指示海洋环境PAHs污染监测常见的几种鱼类胆汁中PAHs代谢产物,对各代谢产物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其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代谢产物各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影响代谢产物的因素进行了总结。
穆景利王新红王菊英张志峰霍传林
关键词:PAHS代谢产物鱼类海洋监测
水合氧化铈负载沸石对含磷废水的深度处理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浸渍-焙烧-浸渍活化处理方法制备水合氧化铈负载天然沸石(HCO—Mz)吸附剂,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当Ce(VI)离子浓度为0.050mol/L,在硫酸溶液中加热浸渍,干燥后400℃高温焙烧处理,再经稀硫酸加热活化,80~100℃干燥后制得的HCO-Mz吸附剂,其理论负载铈量m(水合氧化铈)/m(沸石)约为172.5mg/g.采用本研究方法制得的HCO—MZ吸附剂可在pH值为4—8的范围内使用,其吸附行为可很好地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式进行描述.在室温、磷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HCO—MZ投加量为30.0g/L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磷去除率可达99%,对磷的吸附容量约为0.99mg/g,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的深度除磷.
刘耀兴郭会超欧阳通王新红
关键词:水合氧化铈除磷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在荧蒽、菲、芘低剂量长期暴露下的生物蓄积效应研究
本实验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配置不同浓主度的三~四环多环芳烃(荧蒽、菲和花)的混合物进行蓄积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多环芳烃在菲律宾蛤仔体内随污染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变化的蓄积趋势.结果表明,此3种混合污染物在低...
王新红洪华生王淑红陈荣郑微云
关键词:多环芳烃荧蒽菲律宾蛤仔海洋生态
文献传递
厦门港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21
1996年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物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 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 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 为0.12~0.32ng/g,4.64~10.5ng/g和0.09~0.46ng/g;取自厦门西港内湾的5 号柱样分别为0.17~0.31ng/g,3.65~159ng/g和0.19~72.7ng/g。垂直分布特征 表明,湾口沉积物未受到这些有机氯化合物的明显污染,而西港内湾曾于 80年代 末至 90年代初受到 PCBs的中度污染,且近期仍有较强的 DDT污染源输入。
陈伟琪张珞平徐立王新红洪华生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沉积物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比研究不同燃料油中烷烃和芳烃的图谱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方法对比研究不同沸程燃料油(93号和97号汽油、0号柴油和重柴油)中烃类组分的全二维谱图特征,经过对色谱和质谱条件的优化,较好地实现了不同汽油和柴油中烷烃、规则类异戊二烯烃、十氢化萘系、四氢化萘系、萘系、菲系等族组分分离和目标化合物分离,各族化合物均呈现显著的"瓦片效应"的特征.4类燃料油的烃类碳骨架分布、正构烷烃与姥鲛烷和植烷的比值以及不同族化合物的相对丰度等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押淼磊李昱茜王怡程陈宇郑少艳李永玉王新红
关键词:汽油柴油重柴油烷烃芳烃
厦门市不同功能区冬季PM_(10)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18
2006年
2004年冬季在厦门市4个不同功能区连续10d采集并分析了PM10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研究发现,各个功能区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总浓度(EPAHs)存在明显差别:工业区(湖里)10.87~27.54ng·m^-3、旅游区(鼓浪屿)7.79~21.14ng·m^-3、居民区(洪文)6.52~13.39ng·m^-3、森林区(小坪)5.20~11.43ng·m^-3;但各个功能区PM10中各种PAH化合物的相对组成趋于一致,所占比例最高的前4种化合物为菲、芘、苊和芴,表明冬季不同功能区PM10中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在很大程度上相似或相同.根据典型污染来源中特征化合物比值如苯并(a)蒽/苊、荧蒽/芘和芘/苯并(a)芘及其有机碳/元素碳的值,推断厦门市PM10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叶翠杏王新红印红玲袁伟民洪华生
关键词:PM10多环芳烃交通来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