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菌根
  • 2篇丛枝菌根
  • 1篇稻纹枯病
  • 1篇电泳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农药
  • 1篇双向电泳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纹枯病
  • 1篇田间
  • 1篇内生细菌
  • 1篇农药
  • 1篇紫穗槐
  • 1篇纹枯病
  • 1篇五味子
  • 1篇物量
  • 1篇吸水链霉菌
  • 1篇链霉菌
  • 1篇酶活
  • 1篇井冈霉素

机构

  • 4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王健
  • 2篇宋福强
  • 2篇王倡宪
  • 2篇孔祥仕
  • 2篇王庆贵
  • 2篇徐利剑
  • 2篇常伟
  • 2篇曹聪
  • 1篇程蛟
  • 1篇邵红涛
  • 1篇王茜
  • 1篇李雅菲
  • 1篇赵维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田间施加AM菌剂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为进一步揭示在大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2种AM菌剂,以施加化肥处理(F)和既不施加菌剂也不施加化肥(CK)做为对照,研究AM菌剂对大豆生物量、根瘤数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AM真菌在田间条件下都能侵染大豆根系形成菌根,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86.6%,GI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施加2种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GM、GI处理的大豆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7.38%和3.88%。施加AM菌剂的大豆根瘤数显著高于CK处理,说明AM真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从而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施加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且在大豆分枝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另外,施加化肥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土壤中脲酶活性降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AM菌剂在田间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福强程蛟常伟王倡宪孔祥仕王健
关键词:丛枝菌根大豆生物量酶活
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北五味子资源丰富,为了探明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从总DNA中扩增出内生细菌的r DNA,选用焦磷酸测序法的Mi Seq平台去研究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分属于6个菌门,9个纲,17目,27个科,31个属,39个种。蓝藻门细菌为北五味子果实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含量约为88.19%。除此之外,肠球菌、乳球菌和芽孢杆菌这3个属的细菌分别占据其中的4.79%,2.59%和1.11%,其他细菌的总数占总量的3.32%。细菌多样性分析方面,Shannon指数为0.633,Chao指数为39和Simpson指数为0.78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与其他植物的细菌多样性相比,北五味子果实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低。
曹聪梁抗抗徐利剑邵红涛王健李雅菲毕泽杏王庆贵
关键词:五味子内生细菌高通量测序蓝藻门
紫穗槐菌根蛋白双向电泳分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宿主植物紫穗槐形成菌根过程中,双方都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是一个多方面参与并精细调控的信号事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运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了AM真菌侵染紫穗槐过程中产生的共生相关蛋白,采用改良酚提取法提取紫穗槐菌根蛋白,并对蛋白上样量、染色方法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酚提取法,选用24 cm pH值4~7的胶条、1 000μg上样量、考马斯亮蓝R-350染色可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应用凝胶分析软件Image Master TM 2D Platinum(Version 7.0)分析紫穗槐AM真菌侵染率达到90%时的菌根蛋白,接种AM真菌处理的GM组共获得434个蛋白点,而作为对照的CK组共获得419个蛋白点。其中GM组蛋白点与CK组相比较,上调表达蛋白点14个,下调表达蛋白点3个,特异表达蛋白点15个。
宋福强王健孔祥仕常伟王倡宪
关键词:紫穗槐丛枝菌根真菌双向电泳
井冈霉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井冈霉素是最成功的生物源杀菌剂之一,也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常用与最有效的农药之一。文章综述了井冈霉素的理化性质及关于井冈霉素生物活性的研究,井冈霉素不仅抑制海藻糖酶活性,而且还具有抑制真菌的纤维素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肌醇生物合成的活性;总结了井冈霉素的检测方法,通过色谱与质谱联用等方法来完成,最低检测量达到了0.4 ng。提出井冈霉素的生物合成是先将葡萄糖经过戊糖磷酸途径生成景天庚酮糖-7-磷酸,然后将葡萄糖与景天庚酮糖-7-磷酸经过10个酶催化,最终合成了井冈霉素A。最后评价了井冈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经过培养基组分优化、补料添加、发酵条件控制与分离工艺改进,井冈霉素的生产工艺也日趋完善。
徐利剑赵维曹聪王健王茜王庆贵
关键词:井冈霉素生物农药吸水链霉菌水稻纹枯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