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玲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曹禺与他的早期校园戏剧
- 2011年
- "永远的曹禺——2011天津戏剧周"系列活动以"校园戏剧走向研讨会"的形式,在曹禺诞辰101周年之际在曹禺剧院拉开帷幕。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一个多世纪前,天津校园戏剧开风气之先,在张伯苓、张彭春的倡导下,成立了南开学校新剧团。南开话剧运动是中国话剧史上校园戏剧,也可以说是爱美剧运开展得历史最长、最有系统、也最为完备的戏剧运动,为中国话剧。
- 杨秀玲
- 关键词:校园戏剧戏剧创作大公报演出话剧雷雨
- 曹禺与烽火中的国立剧专
- 2015年
- “国立剧专”全称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原名“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始建于南京,故又称“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有中国“话剧第一校”之称。1936年8月,曹禺应余上沅校长的邀请到国立剧专任教。尽管此前他曾在河北保定明德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但他戏剧教育才华的施展却是在国立剧专时期。从1936年8月至1942年年初,曹禺在国立剧专工作了近六年,这期间,恰逢抗日烽火燎原中华大地。
- 杨秀玲齐悦
- 关键词:周朴园《日出》《雷雨》舞美设计
- 梅兰芳旅美归国为何在津只逗留三小时
- 2016年
- 1930年7月19日,悔兰芳旅美演出回到上海,剧团其他成员先期乘通州船北上返同北平,惟有他与齐如山、李斐叔、姚玉芙、龚作霖5人,8月2日,乘坐太古公司的通州号轮船从沪启航,行程四天,于5日下午抵达天津。
- 齐悦杨秀玲
- 关键词:归国齐如山演出剧团
- 网络时代文化艺术资料中心的构建
- 2011年
- 论述了构建"文化艺术资料中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了构建"中心"问题的关键所在。
- 杨秀玲
- 关键词:资源保护特色馆藏
- 刘叔度——一位早逝的名票(下)
- 2014年
- (上接总第320期)三斩一探刘叔度擅演的剧目有:《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四郎探母》,人称"三斩一探"。此外,还有《朱砂痣》《打窦瑶》《骂杨广》《文昭关》《取成都》《御碑亭》《断密涧》等。"三斩一探"亦是刘鸿升的拿手戏。刘鸿升在这四出戏中都独创了自己的新腔。刘叔度非常欣赏刘鸿升的这四出戏,本着刘的演法,得其精髓。日久天长也炼就了自己的"三斩一探",且自有其表演特色。仅举其中几例来说明。
- 杨秀玲
- 关键词:《四郎探母》
- 票友刘叔度与京剧名家的交往
- 2016年
- 刘叔度出生于浙江绍兴,幼年随父母定居北京。长大成人后,为了谋生,来到渤海之滨——天津,在天津邮政管理局工作。其后刘叔度很快融入到这块儿适合戏曲扎根繁殖的沃土,并与当时许多京剧名伶交往甚密。
- 杨秀玲杨楠
- 关键词:交往京剧名家票友
- 1904—1905 杨小楼在津演出
- 2017年
- 杨小楼与天津有解不开的渊源,天津堪称他的第二故乡,没有天津,也就没有杨小楼后之成就。齐如山在《漫谈杨小楼》一文中提到:“天津是小楼的发祥地”。
- 杨秀玲
- 关键词:演出第二故乡发祥地齐如山
- 数年磨一剑 今朝终成赋——评河北梆子大型新编历史剧《赤霄赋》
- 2017年
- 2015年,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大型新编历史剧《赤霄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历经四年时间。2016年,该剧在津首演,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气势磅礴地演绎了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期间的一段历史佳话。该剧由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一级编剧王寿山创作,描写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征西大将军湖阳公主(刘秀胞姐)奏凯还朝,并带回了战场上结识的夫君。
- 杨秀玲
- 关键词:河北梆子剧院梆子戏文化机构戏曲新编历史剧
- 高职院校学生读者信息需求分析与深化服务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读者的需求特点,以及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障碍,指出图书馆对高职生仍要重视传统和常规服务,满足其学习型和娱乐型需求,还应借鉴IC理念,为学生读者构建有高职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
- 张素张玉英杨秀玲
-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信息需求
- 中国北方话剧四杰
- 2016年
- 天津在中国话剧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突破性、全局性的意义,无论从历史与现状看,都是如此,是20世纪上半叶北方地区话剧运动的中心城市之一。当年,从天津走出的话剧艺术家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从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组织的春柳社,到严修积极参与话剧的编演,更遑论张伯苓、张彭春及其具体指导和辛勤培育下的"南开新剧团",及青年时代周恩来、曹禺、黄佐临、焦菊隐、张平群、谢添等人热衷参与。尽管有的人后来或从政,或从教,或从艺,但始终对天津这块戏剧沃土心存感恩之情。周恩来总理不止一次对曹禺先生说:"要编写天津话剧史。"他认为,"写中国话剧史,不能忘记北方话剧发展的历史。"而北方话剧发展史中不能忘记的便是文中提到的四杰。
- 杨秀玲满江月
- 关键词:中国戏剧李叔同张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