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4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
-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是在建筑物上方设有斜面屋顶,一侧设有储水箱;屋顶为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下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导水管与三通接头连通;三通接头与沉淀过滤池连通;沉淀过滤池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
- 韩春坛宋耀选陈仁升刘俊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冰冻圈科学技术领域。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冰冻圈流域不同下垫面的水文特征参数,水文特征参数包括:控制参数、地理坐标、气象、冰川、植被和土壤的数据;根据控制参数数据...
- 韩春坛陈仁升阳勇刘国华宋耀选刘俊峰刘章文
- 文献传递
- 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及摄影测量成像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及摄影测量成像系统,涉及摄影测量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持续获取地物表面动态变化影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自动近景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包括:摄影组件、滑轨组件、滑轨控制器、供电组件和...
- 刘俊峰
- 文献传递
- 生态-经济系统对冰冻圈变化的适应能力评价——以玉龙雪山地区为例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玉龙雪山地区为例,基于关联性、全面性与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玉龙雪山地区冰冻圈变化的特点与主要影响,从生态、水资源、经济与社会系统4个方面遴选了20个指标,构建了生态-经济系统对冰冻圈变化的适应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冰冻圈变化适应能力指数模型,对玉龙雪山地区冰冻圈变化适应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就子系统而言,1980-2008年除水资源系统的适应能力呈下降态势外,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对冰冻圈变化的适应能力均呈上升趋势.水资源总量减少是水资源系统适应能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玉龙雪山地区冰冻圈变化的综合适应能力增强,经济系统对综合适应能力的贡献达到37%,居首位,其次为社会系统,为29%.旅游业发展驱动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交通设施建设,居民收入增加共同助推了该地区综合适应能力的提升.
- 杨岁桥杨建平王世金谭春萍刘俊峰
-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玉龙雪山
-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
-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是在建筑物上方设有斜面屋顶,一侧设有储水箱;屋顶为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下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导水管与三通接头连通;三通接头与沉淀过滤池连通;沉淀过滤池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
- 韩春坛宋耀选陈仁升刘俊峰
- 文献传递
- 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山区降水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57
- 2011年
- 选择天山和祁连山区为典型区,利用台站降水数据验证以上两区多卫星降水数据(TRMM)精度的基础上,借助TRMM数据分析了所选山区年降水梯度效应,并探讨了天山及祁连山最大降水高度带。结果表明,多卫星降水数据在天山和祁连山区精度较高,天山及祁连山年降水量都明显受到海拔影响,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天山降水与海拔正相关关系最好,南、北和西坡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1和0.58,多年平均降水直减率分别为11.0mm/100 m、6.3 mm/100 m、7.4 mm/100 m,最大降水高度带则分别位于海拔2 200-3 500 m和3 200-3 700 m和3 000m左右;祁连山东、中、西段降水随海拔有增加趋势,但降水梯度效应在祁连山东段明显高于祁连山中西段地区,梯度效应由东向西呈现递减趋势,其最大降水带主要分布在东段4 000-4 500 m的高山带。
- 刘俊峰陈仁升卿文武阳勇
- 关键词:降水
- 一种野外高寒地区雪深测量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高寒地区雪深测量的装置,其结构特征是雪尺下部直接埋在地表下与固定于地面,红外相机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供电...
- 刘俊峰陈仁升宋耀选韩春坛
- 文献传递
- 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及摄影测量成像系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及摄影测量成像系统,涉及摄影测量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持续获取地物表面动态变化影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自动近景摄影测量成像装置,包括:摄影组件、滑轨组件、滑轨控制器、供电组件和...
- 刘俊峰
- 文献传递
- 长江源区典型流域积雪年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7年
- 对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河流域2005年1月-2006年9月积雪空间分布特征、雪盖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005年暖季(5~9月)积雪覆盖与同期气温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积雪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山顶、冰川前沿和冰川上,宽广平坦的河谷积雪很少;在暖季,流域降水多、气温较高,积雪主要分布在冰川区.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沼泽化草甸和冻土丘对积雪分布也有较大的影响.从两年的积雪覆盖率变化来看,在降雪少而气温低的1~4月积雪覆盖率变化剧烈;5月份降雪增多,但由于气温也在逐步回升,使得积雪覆盖率还是变化剧烈;10~11月降雪较多而且气温较低使得积雪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的覆盖水平;6~8月因气温和地温较高,尽管降水多以固态形式降落,但在地面保留的时间极短,故积雪覆盖面积较小.在暖季(5~9月)降水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微弱,而温度是流域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刘俊峰杨建平陈仁升
- 关键词:积雪降水气温MODIS
- 黑河上游山区草地蒸散发观测与估算被引量:23
- 2013年
- 蒸散发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海拔山区的观测难度导致对于该区实际蒸散发以及蒸散发对山区水循环影响的认识相对缺乏.利用两个小型称量式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黑河山区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的草地日蒸散发进行实地观测,结合实测结果,对FAO-56 Penman-Monteith(F-P-M)、Priestley-Taylor(P-T)和Hargreaves-Samani(H-S)3种蒸散发估算方法在山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讨论试验点的蒸发皿系数.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试验点总蒸散发439.9mm,占同期降水量的96.5%,且蒸散发呈现明显的季节分配:5—10月的蒸散发为389.3mm,占全年蒸散发的88.5%.3种估算方法都能较好计算山区夏季蒸散发,且适用性顺序依次为P-T>F-P-M>H-S,但3种方法都不能有效估算山区冬季的蒸散发.试验点夏季日蒸发皿系数在0.7~0.8,而冬季无稳定的日蒸发皿系数.
- 阳勇陈仁升宋耀选刘俊峰韩春坛刘章文
- 关键词:蒸散发蒸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