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丹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免疫
  • 3篇基因
  • 3篇超声
  • 2篇信号肽
  • 2篇原基因
  • 2篇造影
  • 2篇粘膜免疫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IGG
  • 2篇综合征
  • 2篇抗原
  • 2篇抗原蛋白
  • 2篇抗原基因
  • 2篇病毒
  • 2篇肠道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单糖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 1篇陕西省生物农...

作者

  • 12篇许丹
  • 5篇王一理
  • 3篇周琦
  • 2篇孙蕾
  • 2篇杨筱凤
  • 2篇于军
  • 2篇李旭
  • 2篇张晨华
  • 1篇刘健康
  • 1篇姜珏
  • 1篇王华
  • 1篇方堃
  • 1篇耿宜萍
  • 1篇郑焱
  • 1篇冯婕
  • 1篇乔瑞娟
  • 1篇冯智辉
  • 1篇郑瑾
  • 1篇魏挺
  • 1篇韩东刚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青年人和运动员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基因检测是判断家族性HCM一级亲属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是否需长期随访的有效方法,但难以推广应用。对基因检测发现基因阳性/表型阴性的家族性HCM一级亲属,在HCM早期行多模态超声技术检查可捕捉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早期诊断参数,也有助于基因未知的HCM一级亲属的早期诊断。本文就多模态超声技术在HCM早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许丹赵丹刘丽文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携带者
超声造影对不同直径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后BI-RADS 4类肿块BI-RADS分类变化,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不同直径乳腺肿块良恶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活检或手术组织病理检查139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提示152个肿块BI-RADS均为4类,其中直径≤10 mm肿块31个,>10~20 mm肿块69个,>20 mm肿块52个。记录超声造影后152个肿块BI-RADS分类变化;以组织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恶性肿块的效能;绘制ROC曲线,以BI-RADS 4a类为截断值,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不同直径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后,152个肿块BI-RADS分类降至2类4个,降至3类40个,升至5类44个。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89.7%)、特异度(75.4%)、准确率(83.6%)、阳性预测值(83.0%)、阴性预测值(84.5%)均高于常规超声(73.6%、47.7%、62.5%、65.3%、57.4%)(χ^(2)=4.377,P=0.036;χ^(2)=7.127,P=0.001;χ^(2)=6.677,P=0.013;χ^(2)=3.980,P=0.041;χ^(2)=4.329,P=0.039)。超声造影诊断直径≤10 mm肿块为恶性的AUC[0.599(95%CI:0.523~0.686,P=0.079)]与常规超声[0.531(95%CI:0.504~0.578,P=0.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1,P=0.129),诊断直径>10~20 mm、>20 mm肿块为恶性的AUC[0.789(95%CI:0.708~0.861,P=0.001)、0.813(95%CI:0.748~0.879,P=0.001)]均大于常规超声[0.657(95%CI:0.617~0.704,P=0.031)、0.658(95%CI:0.619~0.710,P=0.033)](χ^(2)=5.152,P=0.023;χ^(2)=6.857,P=0.009)。结论 超声造影可进一步鉴别常规超声BI-RADS 4类肿块的BI-RADS分类,提高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对直径>10 mm的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
李诗骜许丹姜珏周琦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超声造影
一种用于同源重组的自转运载体及其构建的经粘膜免疫疫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源重组的自转运载体及其构建的经粘膜免疫疫苗,以表达IcsA的氨基酸转膜信号肽的N1序列、表达IcsA羧基端的β区域的C2序列作为同源臂,可应用于针对志贺氏杆菌icsA进行同源重组的供体载体。将外源H...
王一理于军许丹杨筱凤
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T2DM患者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KD)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估肾活检对诊断T2DM患者NDKD的重要性并促进其早期检测。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伴蛋白尿的T2DM并行肾活检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DKD组(DKD,n=195)、单纯NDKD组(NDKD,n=170)及DKD合并NDKD组(DKD+NDKD,n=25)。结果390例T2DM患者中,男258例,女132例,年龄(54.65±12.42)岁,DM病程(8.47±6.16)年。肾活检证实的195例(50.0%)DKD患者中,弥漫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77例(39.5%),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118例(60.5%)。170例(43.6%)NDKD患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49例(28.8%),IgA肾病38例(22.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5例(20.6%)DKD合并NDKD 25例(6.41%)。DM病程≥5年患者中,NDKD49例(26.5%);合并DR患者中NDKD 66例(31.4%)。结论T2DM患者NDKD患病率较高,常见IMN,DM病程较长及合并DR无法完全排除NDKD。肾活检可明确诊断DKD、NDKD及NDKD合并DKD,有助于改善肾脏结局。
方堃许丹余晓洋刘超魏挺冯婕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活检
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筛查卵圆孔未闭合并右向左分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c-TTE)筛查卵圆孔未闭合并右向左分流(PFO-RL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因偏头疼或隐源性脑卒中就诊初步怀疑PFO患者103例,依次接受c-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造影(c-TEE)检查,观察静息和Valsalva动作下,c-TTE和c-TEE检出PFO-RLS的阳性率;以c-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静息和Valsalva动作下c-TTE对PFO-RLS诊断效能评价。结果静息状态下c-TTE的阳性率为38.83%,c-TEE阳性率为40.78%,Valsalva动作下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均显著性提高(均P<0.05),分别为80.58%与82.52%,静息和Valsalva动作下,c-TTE与c-TEE两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金标准c-TEE,静息状态c-TTE对PFO-RLS的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6.82%,灵敏度为95.2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05%,一致性Kappa值为0.95。Valsalva动作下,c-TTE对PFO-RLS的阳性预测值为98.79%,阴性预测值为85.00%,灵敏度为96.47%,特异度为94.44%,准确率为96.11%,一致性Kappa值为0.87。结论对于诊断PFO-RLS患者,c-TTE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且微创、痛苦小,简单方便、易在临床推广应用,可将其作为PFO-RLS患者早期筛查手段,对准备行PFO封堵治疗的患者,进一步行c-TEE检查观察PFO解剖形态。
许丹孙蕾李诗骜周琦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
2024年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患者49例为OSA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度,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28例,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无打鼾史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技术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右房容积指数(RAVI)显著增大(P=0.04),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tv)显著升高(P=0.02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减低(P=0.047),组织多普勒(TDI)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显著减低(P=0.014)。OSA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P=0.036)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P=0.039)显著减低。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重度组RV-GLS(P=0.002)、RV-FWLS(P=0.030)显著减低,重度组RVFW基底段纵向应变(P=0.033)、心尖段纵向应变(P=0.028)显著减低,两组RVFW中间段纵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2D-STI可早期发现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收缩功能呈减低趋势,右心室纵向应变可作为临床重要的参数,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许丹王华霍换换韩东刚周琦孙蕾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HIV-1病毒样颗粒真核表达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HIV-1病毒样颗粒,为HIV-1病毒的生物学研究和进一步设计HIV-1中和优势表位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293T细胞作为宿主细胞,利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带有HIV-1病毒被膜蛋白gp160基因的pcDNA3.1/BaL gp160真核表达载体和带有HIV-1核心蛋白(gag)的pVRC3900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收集培养上清,经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收集病毒样颗粒,经磷钨酸负染,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结果以磷酸钙沉淀DNA转移技术,EGFP真核表达质粒为靶基因,293T细胞为宿主细胞,最佳转染效率达30%以上;将pcDNA3.1/ BaL gp160(env)和pVRC3900(gag)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宿主细胞成功表达目的蛋白,转染细胞培养上清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电镜观察可见自行装配的HIV病毒样颗粒。结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V-1病毒样颗粒。
许丹郑瑾孙丽娜耿宜萍李旭王一理
关键词:真核表达
表皮异常增殖中免疫反应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2024年
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包括表皮细胞良性增殖性皮肤病(银屑病等)与表皮恶性增殖性皮肤病(皮肤鳞癌、黑素瘤等).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包括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血压血脂异常、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促血栓状态、促炎症状态等,这些也均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在表皮异常增殖的过程中,30%~40%的患者合并有代谢综合征.表皮异常增殖是代谢综合征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代谢综合征增加了表皮异常增殖的风险,加重了患者皮损严重程度.二者在临床特征上的紧密联系提示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免疫反应参与了大多数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感染、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而线粒体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及相关基因可影响机体免疫及炎症的发生发展进程.本项目主要研究了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从免疫反应和线粒体损伤的角度研究二者的关系,经细胞、动物实验验证和临床分析,发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能够引起代谢、免疫紊乱,及随后机体持续性的炎症状态,促进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内分子表达和信号传导发生变化,引起表皮异常增殖性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为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靶点.
郑焱刘健康邵永平冯智辉许丹韩戍君
关键词:异常增殖线粒体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免疫反应黑素瘤
感染HIV儿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甘肃省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探讨感染HIV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CD4^+T淋巴细胞计数按照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四色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说明书进行,HIV-1病毒载量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NucliSens easyQ HIV-1 v1.1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 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在目前中国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350个/μL)以上,而HIV-1病毒载量治疗前平均在10~5IU/mL左右。其中两名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3个月后,HIV-1病毒载量降至10~2IU/mL左右。未开展治疗的儿童其HIV-1病毒载量仍维持在10~5IU/mL。结论儿童一旦感染HIV,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乔瑞娟张晨华许丹石林李旭王一理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儿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4种食源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2023年
旨在为致病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替代方案。以木耳、山药、百合、枸杞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离子色谱法、结晶紫染色法等技术对比分析4种食源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多糖均以葡萄糖为主要单糖,木耳多糖对MRSA的生长、生物被膜的形成、细胞粘附和毒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百合多糖和山药多糖仅对MRSA的细胞粘附和毒性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MRSA的生长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无明显的抑制效应;枸杞多糖对MRSA几乎没有抑制能力。木耳多糖对致病菌MRSA的抑制能力优于其他3种食源性多糖,作为潜在抗MRSA的天然产物具有进一步表征及优化的价值。
殷红赵时荆萧玖高其芳冉淦侨许丹
关键词:单糖组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