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
- 作品数:28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南海北部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特征对第四纪水合物释放事件的指示意义
- 本文对南海北部陆坡三个不同区块的沉积柱状样中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组成和测年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区块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spp.碳同位素值介于-2.12‰~-0.21‰之间,平均值为-1.08‰,浮游有孔虫Globi...
- 雷怀彦曹超
- 关键词:南海北部有孔虫碳氧同位素天然气水合物
-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
- 雷怀彦欧文佳曹超龚楚君张劼史春潇
- 中国近海海底典型地形地貌分类及典型地貌体研究
- 本研究依托2004年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对中国近海海底水深地形、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和底质沉积物等调查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海平面变迁、现代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等塑造海底地形地貌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中国近海海底地...
- 曹超
- 关键词:中国近海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环境
- 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 中国近海海底地形总体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趋势,继承了陆地地形的自然延伸状态。从中国海南岛南端,经台湾岛至日本九州以西五岛列岛连成一线,该线以西,海底起伏和坡度较大,地势较平坦,为海岸带—内陆架体系;该线以东,海底地形急转直...
- 曹超
- 关键词:中国近海地貌类型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中国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及其剖面类型分析
- 曹超
- 三都澳主要海洋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根据福建省三都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地貌状况,分析了危害三都澳沿岸的主要海洋灾害类型,将其分为海洋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等3种类型。气象灾害主要为台风风暴潮;生物灾害主要为赤潮;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山体滑坡与崩塌。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1做好全面的灾情调查,建立灾害评估体系;2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提高海洋预报准确度;3强化法制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4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海洋知识的普及。
- 官宝聪曹超
- 关键词: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三都澳
- 涠洲岛海蚀地貌特征及其海蚀痕迹的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第四纪火山岛,受多期次海进、海退及波浪和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岛上海蚀阶地、海蚀崖、海蚀残丘、海蚀穴、海蚀窗、海蚀桥、海蚀沟、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发育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海蚀地貌中遗留的海蚀痕迹能表征海平面变化、区域构造运动、地质岩性特征等多种地质意义,亦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 曹超吴剑陈庆辉潘翔宋志晓
- 关键词:海蚀地貌海洋地质
- 中国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及剖面类型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国家海洋局“908”专项的最新海底地形资料,分析中国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近岸海底地形继承了陆地地形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海底地形坡降为0.2‰~1.6‰,平均坡降约0.8‰,等深线基本平行于海岸展布,河口区呈舌状向海展布。海底地形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呈两窿两坳的南、北分带特征,并在不同沉积环境和复杂水动力条件下塑造出沉降盆地型、挤压隆起型、沉积改造型和过渡型等4种类型。沉降盆地型和挤压隆起型地形起伏小,沉积物以细粒为主,水流方向单一,易发育海湾堆积平原和水下堆积岸坡等堆积型地貌,同属构造成因的地形;沉积改造型地形起伏较大,沉积物以粗粒为主,多在陆源补给丰富的河口和潮流辐聚区发育大型潮流沙脊,全新统沉积层巨厚,受潮流、径流、海流的后期改造作用明显;过渡型地形陡缓不均,沉积物颗粒不均匀混合,近岸发育阶地状陡坎,远岸发育陆架平原等侵蚀一堆积型地貌,为断陷地块不完全发育和多期次海侵共同作用的结果。
- 曹超蔡锋郑勇玲吴承强卢惠泉鲍晶晶许艳
- 关键词:地形特征影响因素
- 一种基于北斗和激光的简易潮位观测站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和激光的简易潮位观测站,所述简易潮位观测站由验潮端和控制接收端组成;所述验潮端为,在连接板上设有激光测距模块经串口线分别与北斗定位及短报文通讯模块、数据存储备份模块连接;北斗天线经天线连接线与北...
- 鲍晶晶蔡锋吴承强卢惠泉郑勇玲曹超
- 文献传递
- 东山岛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3
- 2015年
- 东山岛地下水是岛上居民饮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淡水养殖的主要来源.研究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污染来源、影响因素,对了解东山岛地下水"三氮"污染状况、"三氮"污染的控制和防治、居民健康风险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观测点进行趋势面分析,并分析了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东山岛地下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但空间变异性较大,自相关性较差,而硝酸盐氮的含量普遍较高,空间分布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自相关性较好;"三氮"在全岛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浓度高值区均分布在近海陆域;城镇和村庄生活污染和人畜排泄物是东山岛地下水"三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东山岛地下水污染控制的首要措施;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地下水埋深、p H、溶解氧、季节和Fe2+等都是影响东山岛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的要素,是东山岛地下水氮污染治理需要考虑的因素.
- 吴海燕傅世锋蔡晓琼汤坤贤曹超陈庆辉梁修雨
- 关键词:地下水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