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有害气体
  • 2篇燃烧
  • 2篇流动与传热特...
  • 2篇控烟
  • 2篇换热
  • 2篇换热器
  • 2篇火灾
  • 2篇翅片
  • 2篇翅片管
  • 2篇翅片管换热
  • 2篇翅片管换热器
  • 2篇传热
  • 2篇传热特性
  • 1篇等压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镁
  • 1篇预混
  • 1篇圆弧形
  • 1篇增压
  • 1篇增压柴油机

机构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王浩东
  • 4篇苏石川
  • 4篇张旭
  • 2篇陈明华
  • 2篇李光琛
  • 1篇王亮
  • 1篇王波
  • 1篇刘炳霞
  • 1篇徐华平
  • 1篇王宪淼

传媒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圆弧形三角翼翅片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加装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涡流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在500~5 000时,圆弧形三角翼和直三角翼均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圆弧形三角翼强化传热的效果略低于直三角翼,但其流动阻力明显小于直三角翼;换热管顺排布置时,圆弧形三角翼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比直三角翼提高了7.3%~11.5%;换热管叉排布置时,圆弧形三角翼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比直三角翼提高了8.2%~9.5%;涡流发生器可以使流体产生垂直于翅片方向的速度分量,改善流场中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性,从而增强传热能力.
苏石川李光琛陈明华张旭王浩东
关键词:翅片管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纳米MgO吸附火灾中有害气体及碳烟颗粒的模拟研究与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但是随着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加,海难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船舶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统计显示船舶火灾约占船舶事故总数的11/%,航运船舶携带大量的燃油,包括柴油、汽油、重油等...
王浩东
关键词:纳米氧化镁分子动力学控烟
文献传递
侧置梯形翼翅片管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被引量:11
2012年
针对某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开发,应用RNG k-模型及SIMPLE算法,研究了侧置梯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在顺排和叉排两种排列方式下其流动与换热耦合特性。在雷诺数500~4 000的范围内,采用侧置梯形翼涡流发生器,顺排布置时,翅片管换热器综合性能因子提高了9.43%~22.67%,叉排布置时,综合性能因子提高了4.89%~14.87%。研究结果表明,侧置梯形翼涡流发生器可以有效地改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提高其换热能力,为设计高性能换热装置提供了参考。
苏石川李光琛陈明华张旭王浩东
关键词:翅片管换热器纵向涡传热
二甲醚发动机实现预混等压燃烧模式的计算与分析
2013年
探索了二甲醚(DME)发动机的一种新型的预混等压燃烧模式,即掺混LPG燃料实现发动机的等压燃烧.基于STAR-CD平台,对某二甲醚发动机内掺混液化石油气(LPG)燃料后的缸内喷雾与燃烧过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纯二甲醚发动机相比,掺混LPG燃料后其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着火点延后;同时燃烧压力与温度有所升高,放热率峰值增大,燃烧控制在上止点附近,基本实现了发动机等压燃烧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二甲醚发动机的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苏石川张旭李强王慧王浩东
关键词:二甲醚发动机混合气放热率
纳米MgO吸附火灾有害气体及炭烟颗粒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建立0.4~3.0nm的MgO吸附烟气中CO、SO2等有害气体及炭烟颗粒的模型,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采用L—J势函数和L—B组合规则,模拟纳米MgO对炭烟颗粒、C0等的吸附、吸收过程。计算量化了控烟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纳米MgO粒径、比表面积、吸附时间及温度),分析纳米MgO粒径和温度的变化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K温度以下及在0.9nm作用范围内,纳米MgO均可迅速吸附炭烟颗粒及C0等气体,加速炭烟颗粒凝并、沉降过程,降低其在烟气中的浓度。
苏石川王浩东王亮王波王宪淼
关键词:控烟
基于CFD某增压柴油机不同海拔下的燃烧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在验证平原下某增压柴油机计算模型基础上,对某增压柴油机在海拔2900 m和海拔4250 m条件下缸内工作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平原相比,随着海拔的升高,放热率峰值下降但放热率重心前移,缸内温度迅速升高,缸内最高温度分别上升309和357 K;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分别下降4.9和5.53 MPa;NO x出现时间随海拔上升而稍微提前,NO x排放量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研究结果为优化高原增压柴油机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徐华平张旭王浩东刘炳霞李强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机理CF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