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卫平
- 作品数:40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食管癌与环氧合酶-2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环氧合酶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类第一步关键酶,近年研究发现其异构体环氧合酶 2,在诸多肿瘤包括食管癌的发病、预防和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现就其作一综述。
- 台卫平张泰昌
- 关键词:食管肿瘤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肿瘤形成过程
-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老年AP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68.8±6.9)岁]102例和非老年组[<60岁,(46.7±4.4)岁]21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后住院时间及死亡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比例及重症胰腺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主要病因为胆道疾病,其次为高脂血症,酒精及肿瘤,其中老年组胆源性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0.6%vs 49.8%),高脂血症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11.8%vs 20.2%),酒精性比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6.9%vs 19.2%),肿瘤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9%vs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方面,老年组腹痛比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84.4%vs 95.4%),黄疸比例高于非老年组(66.7%vs 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5.6)vs(11.7±4.6)d,P>0.05],但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9%vs 1.4%,P<0.05)。结论老年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死率高。老年AP患者应警惕胆源性及肿瘤性原因。
- 台卫平张能维朱斌高宏陈炜刘红王沧海宿慧刘揆亮吴静
- 关键词:胰腺炎病因学死亡率
- 丁酸钠对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正常及炎症结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杀死SD大鼠。分离其结肠黏膜,悬于Ussing槽中,维持温度为37.0±0.5℃,并通100% O_2。黏膜面给予4%乙酸孵育,以Ringer液稀释,并给予大鼠自体血液,浆膜面用Rjnger液孵育。(2)分离大鼠的正常及炎症结肠,给予或者不给予丁酸钠,使用TUNEL试剂盒来检测结肠表皮细胞的凋亡。结果:乙酸孵育无丁酸钠组,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率为25.37±2.38;乙酸孵育给予丁酸钠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为10.58±1.07,二者相比P<0.05.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未给予丁酸钠组,凋亡率为10.35±1.07;乙酸孵育给予丁酸钠组,凋亡率为3.78±1.07,二者相比P<0.05。结论:丁酸钠能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 台卫平罗和生
- 关键词:丁酸钠结肠上皮细胞
- 大鼠离体结肠炎模型的制作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结肠炎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处死大鼠后 ,离体大鼠结肠粘膜固定于Ussing槽中 ,温度保持 ( 3 7± 0 5 )℃ ,给予 10 0 %氧气 ,粘膜面孵育在Ringer液稀释的 4 %乙酸中 ,液体中给予自体血 ;浆膜面孵育于Ringer液中 ,分别孵育 5min ,10min ,15min ,2 0min。病理切片 ,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 ,同时现察其损伤指数。结果 :孵育 5min组可见粘膜稍变薄 ,孵育 10min组可见粘膜糜烂 ,孵育 15min、2 0min组可见粘膜明显变薄 ,糜烂。显微镜下观察 ,孵育 5min组可见粘膜轻微溃疡 ;孵育 10min组可见粘膜溃疡 ,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膜及粘膜下层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 ;孵育 15min、2 0min组可见粘膜损伤严重 ,粘膜上皮大部缺失。结论 :大鼠离体结肠在Ussing槽中 ,4 %乙酸孵育 10min ,给予自体血 ,底部给纯氧 ,( 3 7± 0 5 )℃ ,可以初步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炎的制作方法。
- 台卫平罗和生
- 关键词:结肠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 肺癌结肠转移一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男,69岁,因间断腹痛2周、加重伴呕吐1d于2013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烈绞痛,每次持续数秒后可自行缓解,与体位、饮食、排便无关.1d前受凉后出现持续性脐周绞痛,阵发性加重,伴腹胀.呕吐2次,呕吐物为白色水状物,总量约500 mL.有排气,未排便,无发热.以“腹痛原因待查”入院.21个月前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进行化学疗法9个疗程和胸部放射疗法23个疗程,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肿瘤病灶已明显缩小(图1).
- 李秋敬林香春吴静刘红王沧海台卫平刘揆亮昌红周全
- 关键词:结肠转移肺癌肺鳞状细胞癌胸部CT呕吐物原因待查
- CTC联合血清NSE、CEA、CA153检测在结肠癌定性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结肠成像(CTC)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在结肠癌定性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30例疑似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低剂量CTC结合增强扫描、血清NSE、CEA、CA153水平检测及结肠镜检查,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和结肠癌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CTC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查对结肠癌定性诊断及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结肠镜检查证实,130例患者中有84例(64.62%)为良性病变,46例(35.38%)为结肠癌;结肠癌组患者血清NSE、CEA、CA153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肠癌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单一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检验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检查对结肠癌定性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值为0.885)。46例结肠癌患者中,Ⅰ期13例,Ⅱ期14例,Ⅲ期15例,Ⅳ期4例;CTC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结肠癌不同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2.61%(38/46),高于CTC检查的56.52%(26/46)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65.22%(3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93、4.449,P=0.007、0.035);且Kappa检验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检查对结肠癌Ⅰ~Ⅲ期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835、0.661、0.795),对Ⅳ期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值为0.84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CEA、CA153检测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13、0.866、0.686,CTC联合NSE、CEA、CA153检测诊断的AUC值为0.916,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结论CTC检查联合血清NSE、CEA、CA153检测能更好地反映结肠癌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结肠癌
- 李芳奇台卫平赵书博
- 关键词:CT结肠成像糖类抗原153结肠癌
- 药物所致的恶心与呕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前,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有统计结果显示,在各种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占20%,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中,恶心、呕吐占较大比例[1],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的认识。
- 台卫平
- 关键词:药物恶心呕吐
- 盐酸小檗碱抑制结肠癌细胞环氧化酶-2/钙离子途径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作用及环氧化酶2/钙离子途径的影响,为阐明盐酸小檗碱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方法0.1、0.3、3.0、30.0μmol·L-1的盐酸小檗碱加入到HT2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RTPCR法检测环氧化酶2mRNA,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环氧化酶2蛋白质表达,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的含量,免疫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盐酸小檗碱在浓度大于0.3μmol·L-1时则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在浓度大于0.3μmol·L-1时对环氧化酶2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前列腺素E2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盐酸小檗碱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通过某些途径抑制COX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同时也抑制COX2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成,这可能是其抑制HT29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之一。
- 台卫平田耕黄业斌周俊张泰昌罗和生
- 关键词:小檗碱结肠癌环氧化酶-2钙离子
- 胆汁返流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肿瘤被引量:3
- 2006年
- Barrett食管是一类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 在西方国家常见.近年来在中国也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有研究显示胆汁返流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有关联.有研究显示胆汁返流可能导致Barrett食管发病率上升,从而食管腺癌发生率亦上升.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到返流时胆盐在 Barrett食管过程中对有关癌基因的影响、慢性炎症在其中的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相应的解剖学改变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台卫平张玫罗和生
- 关键词:胆汁返流BARRETT食管食管肿瘤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内皮和上皮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系分化潜能,但其在体外向肺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尚存在争议。目的:体外诱导验证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分离小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内皮诱导液向内皮细胞分化。另外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以下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上皮诱导3周:单纯上皮诱导培养液,上皮诱导培养液加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并以未经诱导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肺泡上皮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上皮诱导培养液中诱导培养3周后,部分细胞由梭形变为典型的卵石样上皮细胞形态,诱导后约 60%细胞表达广谱上皮细胞标志pan-CK,RT-PCR结果显示分化后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标志CK18,未经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未表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内皮诱导24h后即出现了典型的血管网状结构,vWF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约 70%的细胞呈阳性,RT-PCR 显示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1、vWF和 CD34。提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具有跨胚层多系分化能力。
- 朱希山台卫平施薇安广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