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琦

作品数:33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8篇关节
  • 7篇手术
  • 5篇内固定
  • 4篇诱发电位
  • 4篇运动诱发电位
  • 4篇监护
  • 3篇三维图
  • 3篇三维图像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术中监护
  • 3篇体感
  • 3篇体感诱发电位
  • 3篇图像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髋关节
  • 3篇结核
  • 3篇近端
  • 3篇脊柱

机构

  • 23篇广州医学院第...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开平市中心医...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怀化市第一人...

作者

  • 32篇刘琦
  • 17篇白波
  • 11篇钱东阳
  • 8篇卢伟杰
  • 7篇吴景明
  • 7篇林志雄
  • 6篇陈艺
  • 6篇黎文
  • 5篇吴梅祥
  • 4篇严广斌
  • 4篇余楠生
  • 3篇谢诗涓
  • 3篇吴焯鹏
  • 3篇李之琛
  • 2篇张兴洁
  • 2篇钱雪梅
  • 2篇卢永辉
  • 2篇董伟强
  • 2篇张姝江
  • 2篇邓超明

传媒

  • 7篇中华关节外科...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钙素原诊断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已被证明是诊断感染的标志物之一,但其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SSI的效果尚不清楚。目的目的:评价PCT诊断骨科大手术后SSI的作用。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骨科大手术后伤口渗液患者53例,根据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清创手术结果分为非感染组与SSI组,检测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血清PCT诊断SS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结果:SSI组31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54.8%(17/31),血PCT值为(0.498±0.753)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0.133±0.164)ng/ml(P<0.05)。以0.5 ng/ml作为SSI的诊断阈值,血清PCT诊断骨科大手术后SSI的敏感性为26.7%,特异性为95.5%。结论结论:PCT鉴别骨科大手术后伤口渗液病例中SSI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差,不适合作为骨科大手术后SSI的诊断指标。
李之琛卢伟杰陈东峰刘琦钱东阳钟树栅陈玉书王鹏坤
关键词:降钙素革兰氏阳性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败的髋部骨折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挽救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1例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患者(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问骨折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总结这11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结果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复位不良、内固定技术错误。10例患者获平均12个月(2~27个月)随访。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下沉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有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4.5分提高到术后84.2分。结论骨折复位不良、错误的内固定技术是髋部骨折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进行挽救性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刘琦白波吴焯鹏卢伟杰钱东阳
关键词:髋骨折关节成形术
动力髋螺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患者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伴有骨质疏松的高龄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A组38例采用DHS内固定术,B组24例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2例患者全部获得1-4年(平均2.5年)随访。DHS组(A组)出现螺钉松动1例,股骨头切割1例,髋内翻2例,肺部感染3例,优良率达76.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组)出现髋部疼痛1例,无假体松动及肺部感染,优良率达83.3%。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较DHS组病人能较早下地活动(P〈0.01)。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与DHS相比,固定更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钱东阳白波吴景明吴梅祥刘琦孙辉
关键词:老年人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在胸椎结核手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行术中CSEP+TES-MEP联合监护。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 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结果 CSEP监测成功率为100.0%(27/27),TES-MEP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联合监测成功率为92.6%(25/27),CSEP阳性1例,TES-MEP阳性7例,其中,CSEP+TES-MEP均为阳性的1例,CSEP阴性而TES-MEP阳性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1例。结论胸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提高监护效果。
陈艺黎文刘琦林志雄张兴洁
关键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护胸椎结核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在颈椎病术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CSEP )与经头颅电刺激肌源性运动诱发电位( myogenic motor evoked potential, MMEP )在颈椎病术中监护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3-Ce)行术中CSEP与MMEP联合监护。在不同阶段分别记录信号,与术后功能相结合,判断CSEP和MMEP的准确性。结果CSEP检出率为100%,MMEP检出率为85.7%;术中CSEP监护达报警标准1例,及时提醒医生,暂停手术操作,去除影响因素,CSEP波幅逐渐恢复;2例术中出现MMEP短暂消失;28例减压后即CSEP波幅上升;3例术前、术中、术终几乎无变化。以上病人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结论颈椎病患者术中联合运用csEP和M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脊髓生理和病理状况,提高监护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陈艺林志雄黎文白波卢伟杰刘琦张姝江张兴洁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颈椎病脊髓监护
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治疗膝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1~2周,并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手段。结果患肢功能恢复早,无复发,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引流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的方法,其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疗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熊莺李青谢诗涓陈东风钱东阳刘琦
关键词:化脓性膝关节炎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
骨关节炎的诊治被引量:9
2007年
刘琦吴景明
关键词: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病诊治运动功能障碍
膝内外翻畸形时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膝内、外翻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形态,除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外,还可能改变相邻关节髋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也就是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力学传导。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鲜尸体下肢标本3个,剔除附着的肌肉组织,保留骨膜、韧带及关节囊,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模拟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标本分为中立位组、膝内翻10°组、膝内翻20°组、膝外翻10°组和膝外翻20°组。实验中骨盆的位置选择单足站立中立位。标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加载至50kg,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结果与结论:髋臼顶区中立位时股胫关节面负重面积为(6.33±0.12)cm2,平均应力(3.62±0.33)MPa,峰值应力为(4.58±0.20)MPa。当膝内、外翻达10°时,髋臼顶区负重面积减少,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有明显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膝内、外翻达20°时髋臼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随膝内、外翻畸形程度的不同,髋臼负重顶区的负重面积、峰值应力及平均应力也发生变化,当膝内、外翻达20°时,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这可能是膝内外翻畸形造成髋骨关节炎的病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膝骨关节炎内、外翻畸形患者的早期干预。
汤敏生白波谢诗涓龙浩刘琦陈艺
关键词:膝内翻膝外翻生物力学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结核手术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与自发肌电图(EMG)监测技术在胸、腰、骶椎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及植骨内固定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7例胸椎(T2-L2)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及植骨内固定术中SEP联合TES—MEP监护,11例腰椎或腰骶椎结核患者(L3~S1)行术中SEP联合TES-MEP和自发EMG监护。通过观察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来判断患者感觉和运动通路状况,通过自发EMG反应来精确定位受激惹的神经根。结果①SEP监测成功率100%(38/38),TES—MEP监测成功率92.1%(35/38),联合监测成功率92.1%(35/38);SEP阳性率7.9%(3/38),TES—MEP阳性率28.9%(11/38);SEP联合TES—MEP均为阳性的比率5.3%(2/38);SEP阴性,而TES—MEP阳性的比率为23.7%(9/38);SEP阳性,而TES—MEP阴性的比率为2.6%(1/38);联合监测假阴性率为0%(0/38),假阳性率为5.3%(2/38),术后神经功能损伤2例。②腰椎或腰骶椎结核手术中,自发EMG监测能准确判断腰椎神经根功能。共有5例患者出现肌电反应,其中4例发生在椎管及神经根减压时,1例发生在复位矫形时。结论①胸、腰、骶椎结核患者术中联合运用SEP和TES—MEP监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能准确地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况,提高监护效果;②术中自发EMG监测可准确及时地反映神经根功能,避免腰骶部结核患者术中神经根损伤。
陈艺林志雄黎文刘琦吴景明白波卢伟杰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护脊柱结核
主动脉夹层320排CTA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评价
第一部分320排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1、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质量、电离辐射剂量与16排CT血管造影之间的差异。  2、资料与方法:  (1)收集我...
刘琦
关键词: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介入治疗术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