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蕊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细胞
  • 4篇奥沙利铂
  • 3篇心病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血清
  • 2篇人胃癌
  • 2篇鼠模型
  • 2篇肿瘤作用
  • 2篇胃肿瘤
  • 2篇裸鼠
  • 2篇裸鼠模型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9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 1篇齐都医院

作者

  • 12篇张蕊
  • 5篇辛辉
  • 4篇赵园园
  • 3篇何信佳
  • 3篇巩会平
  • 3篇潘娜娜
  • 3篇于丽
  • 3篇谭丽娟
  • 2篇姚如永
  • 2篇宇仁超
  • 2篇王丹宁
  • 2篇郭曼
  • 2篇赵东河
  • 2篇叶宝玲
  • 1篇张运
  • 1篇王霞霞
  • 1篇李姗
  • 1篇于兆华
  • 1篇康维强
  • 1篇张进松

传媒

  • 4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普罗宁联合奥沙利铂对抗肿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Tio)联合奥沙利铂(L-OHP)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对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动物。A组腹腔注射50 g/L葡萄糖注射液;B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C组腹腔注射Tio 30 mg/kg;D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30 mg/kg;E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45 mg/kg;F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60 mg/kg,连续用药14 d。测裸鼠体质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动物,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行肝、肾、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用药后B、D、E、F组裸鼠体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2~9.74,P〈0.01)。B、D、E、F组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瘤质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0.77,t=8.58~18.94,P〈0.01);而D、E组之间,E、F组之间的抗肿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血白细胞降低,D、E、F组白细胞较B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3.07,t=4.32~12.20,P〈0.05)。各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结论 Tio可能降低了L-OHP的抗肿瘤作用,但表现出了明显的肝、肾保护作用。
赵东河赵园园张蕊何信佳王丹宁姚如永
关键词:胃肿瘤硫普罗宁奥沙利铂
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结果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1A/T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和T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其他冠心病患者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A基因型明显减少(OR=0.43,95%CI为0.2~0.97,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相关性。-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无相关性,但可影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AA基因型或许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候慧娟巩会平赵晖辛辉张蕊刘相萍
关键词:冠心病易感性白细胞介素8单核苷酸多态性
PCI后非靶病变进展需再次PCI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因非靶病变进展致出现临床症状需再次行PCI治疗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8-01-2010-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择期或急救PCI治疗并存活出院的冠心病患者697例,平均随访1年。根据是否因非靶病变进展致再次行PCI术,将入选患者分为非靶病变进展需行PCI组(PCI组)56例和非靶病变无进展组(无进展组)64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初次PCI时的冠脉造影结果。结果:与无进展组比较,PCI组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初次PCI时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脉多支病变是PCI后非靶病变进展需行PCI的高危因素。
张蕊巩会平张荃方王宏涛胡建辛辉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熊果酸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QO1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经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醌还原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熊果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分组处理,每组n=5。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ox-LDL组,加入ox-LDL培养24h,终浓度为20mg/L;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1.5μmlo/L)共同培养24h;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4.5μmlo/L)共同培养24h;采用MTT试验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检测熊果酸对ox-LDL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NQO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QO1蛋白的表达。结果:熊果酸减弱ox-LDL对HUVECs的损伤作用;ox-LDL组NQO1mRNA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mRNA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22±0.058 vs 0.624±0.009,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26±0.059 vs 0.624±0.009,P<0.01)。ox-LDL组NQO1蛋白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蛋白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10±0.058 vs 0.574±0.024,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31±0.034 vs 0.574±0.024,P<0.01)。结论:熊果酸可上调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QO1的表达,表明其可能具有抗氧化应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苏元镇王春波辛辉张蕊田嘉伟张进松姚如永
关键词:熊果酸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PCI对女性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点及PCI治疗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男191例作为男性组,女75例作为女性组,均于PCI治疗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收集拟行PCI的女性患者50例,术前及术后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所有患者均行PCI,并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TNT)。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的多支病变明显增高(P均<0.05),PCI术后出血事件、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显著增加(P均<0.05)。与服用β-受体阻滞剂女性组比较,未服用药物的患者PCI术前和术后E(P<0.01)、NE(P<0.05)均明显增高,术后CK-MB和TNT均显著增高(P均<0.01);其心血管事件(MACE)、心绞痛、心律失常、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升高。结论女性患者冠心病病情及PCI术后较男性严重,提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保护作用。
辛辉巩会平张蕊康维强葛志明张运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女(雌)性Β-受体阻滞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奥沙利铂治疗人胃癌裸鼠模型效果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葡萄糖对照组、奥沙利铂组、易善复组及高、中、低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连续给药2周,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用药后裸鼠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易善复不能抑制肿瘤生长,各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可抑制肿瘤生长,但与奥沙利铂组比较抑瘤率低;各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随易善复浓度升高,SOD水平升高,caspase-3、ERCC-1和GST-π的表达下降。结论易善复对奥沙利铂化疗疗效有拮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调节caspase-3、ERCC-1和GST-π表达有关。
王丹宁赵园园于丽张蕊赵东河姜韬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奥沙利铂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周期
奥沙利铂联合天晴甘美对人胃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天晴甘美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奥沙利铂组、天晴甘美组及低、中、高剂量天晴甘美联合奥沙利铂组(简称低、中、高剂量联合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处理,奥沙利铂组和天晴甘美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0、0.5、1.0、2.0、4.0、8.0、16.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天晴甘美(2、4、8、16、32、64μmol/L)处理,各联合组用4 mg/L奥沙利铂分别联合低、中、高剂量(2、8、32μmol/L)的天晴甘美作用于细胞48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奥沙利铂组随着奥沙利铂剂量的增高,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天晴甘美组中低剂量(2μmol/L)的天晴甘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较高剂量的天晴甘美表现出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趋势,但抑制作用不明显;各剂量联合组中随着天晴甘美浓度的增加,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天晴甘美能明显增强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关键词:甘草酸奥沙利铂胃肿瘤
法舒地尔对冠心病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冠心病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IL)-10,IL-18的影响。方法住院的冠心病伴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试药组,试药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行口腔检查,采集龈沟液及静脉血,应用ELISA法对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IL-10及IL-18进行测定。结果法舒地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中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潘娜娜谭丽娟范春宇仁超张蕊蔡尚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牙周炎炎性因子法舒地尔
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异甘草酸镁(Mg IG)联合奥沙利铂(L-OHP)组,单纯L-OHP组,单纯Mg IG组和葡萄糖对照组6组,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14 d,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称取移植瘤质量,测量移植瘤体积,分别计算质量抑瘤率、体积抑瘤率,用TE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并检测裸鼠肝功等指标。结果:高、中、低剂量Mg IG联合L-OHP组以及单纯L-OHP组的体积抑瘤率和质量抑瘤率均高于葡萄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Mg IG联合L-OHP组的抑瘤率高于单纯L-OHP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L-OHP组相比,不同剂量Mg IG联合L-OHP组ALT和AST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并能够潜在改善药物性肝损伤。
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奥沙利铂胃癌裸鼠模型肝损伤
高血压合并颈椎病患者物理干预后的转归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初发高血压合并颈椎病患者,经颈椎关节粘连松懈术治疗及改善生活习惯后血压的转归,为颈型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在门诊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就诊的5000例初发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60人[血压在(140-159)/(90~99)mmHg之间]。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颈椎关节粘连松懈术推拿治疗一个疗程,并严格按照制定的生活习惯、日常姿势和颈部运动方式进行干预;B组给予小剂量的钙离子拮抗剂或小剂量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治疗,随访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患者24h平均血压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B组仅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畏光、胸闷胸痛的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鸣、听力下降、疲惫乏力等症状,A组改善明显,且显著优于B组(P〈0.01)。治疗前A、B两组24h平均血压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A组患者24h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B组患者的血压虽有所下降但未能恢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B组相比,A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的24h平均血压明显下降,且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颈椎病的筛查,尽早地发现高血压合并颈椎病者,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避免误诊漏诊,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治愈率。
李姗谭丽娟于兆华宇仁超杨斌王霞霞潘娜娜张蕊于玲范
关键词:高血压颈椎病椎间盘化学松解术动态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