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燕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荆州市医药卫生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50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病人,首先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结果:①骨髓静脉造影复查显示50例回流通畅,回流时间加快。②治疗后1年X线平片复查显示:3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1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③治疗后1年MRI复查显示:4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仅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治疗后1年临床症状随访结果:43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
- 吴文泽向燕萍朱爱国谭国卫刘佩武刘四斌张杏蓉王光亚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介入静脉造影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125例148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病变的椎间盘内,缓慢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气体15—20ml;退针至神经根附近,缓慢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气体5~10ml。结果本组125例148个椎间盘CT引导下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12个月,优102例,良12例,差11例,优良率为91.2%(114/12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盘感染及脊髓、神经根、大血管损伤。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联合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 吴文泽梅祖胜谭国卫向燕萍
- 关键词:髓核腰椎间盘
- 综合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研究(附130例报告)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综合介入法连续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ANFH130例,首先进行经动脉介入治疗,3d后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一周。疗效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X线平片、MRI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a复查X线平片显示45例骨质完全修复,8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DSA显示107例动脉数目明显增多,10例动脉数目略多,13例无变化;静脉回流时间变化,128例静脉回流加快,2例静脉回流无变化;MRI显示118例骨髓水肿消退,12例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临床症状,67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34例,部分缓解29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综合介入法治疗ANFH,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 吴文泽向燕萍谭国卫刘佩武刘四斌黄源义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148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病变的椎间盘,缓慢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气体15~20 ml;退针至神经根附近,缓慢注射浓度为40μg/ml臭氧气体5~10 ml,再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用腺苷钴胺和维生素B1混合液3~5 ml。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疗效分为优、良、中和差,本组优良率达9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 吴文泽梅祖胜谭国卫刘四斌向燕萍
- 关键词:椎间盘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132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32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材料选用PVA颗粒或真丝微粒。结果血管造影示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肌瘤血供完全阻断;子宫肌瘤术后随访1~6个月,经B超测量术后6个月时肌瘤体积缩小均达66%以上。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近期疗效显著。
- 吴文泽向燕萍张杏蓉刘四斌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在社区控制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荆州市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选择社区中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重点目标人群,未患高血压的社区居民为一般目标人群,设计并开展以社区、家庭、患者为中心的系统的健康促进活动。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91.4%,控制率达69.9%,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率达94.5%;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为296.22/10万,较2004年下降7.86%。结论:将健康促进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高血压的控制切实有效。
- 向燕萍袁红张丽华李俊丁丽
- 关键词: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