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 作品数:3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作家协会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文学史幽暗处的高晓声——兼谈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代表作”问题被引量:2
- 2019年
- 当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在急速更迭的历史语境中意义迅速贬值。"代表作"的危机其实就是当代文学生产及其历史叙述的危机。因此,重读高晓声并将其"代表作"问题化,就是以个案为例揭示当代文学生产及其历史叙述存在的问题。当代文学史通常以"代表作"为中心来形塑作家的文学史形象,重新审视这种方法的合法性,特别是"代表作"生产、筛选机制中的话语关系,那些被历史叙述削删、藏匿的精神资源便得以从历史的幽暗处显现,并有可能参与到当下的思想文化建构中。这种尝试或许可以为反思、重述当代文学史提供新的视角。因为,只有当作"学科知识"的"代表作"与当下的历史进程重新建立互动关系,文学史作为思想资源的功能和意义方能重新焕发。
- 方岩
- 关键词:高晓声陈奂生代表作当代文学史
- 批评家论与当代文学批评史被引量:2
- 2012年
- 在现有的当代文学批评史成果中,有部分专著开辟了独立的章节对一些批评家进行专门论述。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黄曼君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批评史(1895.1990)=》(和《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下文简称“黄著”),张景超的《滞重的跋涉一新时期文学批评透视》。’(下文简称“张著”),许道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下文简称‘新编”)的当代的部分、古远清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49-1989大陆部分)》。’(下文简称‘古著’)。
- 方岩
- 关键词: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家
- 诗人的阅读或曰精神返乡——关于育邦的《潜行者》
- 2015年
- 育邦2008年写过一首诗,名字叫《我徒手走过很多时光和道路》,后来收入诗集《忆故人》中。他"继续走下去/不确定的经验在血液里游荡",多年之后便有了这本随笔集《潜行者》。育邦与大师、经典相遇后的思考与冥想在这本集子里一一呈现。育邦不是一个高产的诗人,在有些场合也显得沉默、羞涩。然而翻开《潜行者》,你便会发现育邦的另一面:不知疲倦和滔滔不绝。
- 方岩
- 关键词:随笔集阅读量另一面
- 感伤的,朴素的,荒诞的:次仁罗布论
- 2016年
- 一'我发现藏族文学跟日本文学有个共通的地方,那是一种忧愁,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弥漫在血液和骨子里的浓浓的愁:世界不完美、人生就是缺憾、世界是荒诞的、爱情会死去、一切皆无常。'1次仁罗布在谈及阅读对他创作的影响时曾如是说。这句话既可被视为次仁罗布在创作上的审美追求,也可被视为他的创作在整体上已经展现的基本特征。尽管次仁罗布常常在创作谈或访谈中以一种非常谦逊、低调的态度谈论自身的写作,然而在我看来。
- 方岩
- 关键词:共通文学缺憾
- 顾彬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评价问题——从顾彬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谈起被引量:2
- 2011年
- 一2006年,顾彬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抛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顾彬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出版亦在学术界引起讨论的热潮,毁誉参半;年,陈晓明提出2009"中国立场"的观点。
- 方岩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媒体
- 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起源、分期和时段——以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为中心被引量:2
- 2016年
- 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观念史和学科史研究涉及三个问题:批评史研究中的"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起源、分期和时段"、"当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批评家论"、"当代文学批评史中批评实践的资源借鉴"。这个系列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现有的当代批评史研究成果(特别是80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史成果)的梳理,来归纳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常见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方法;二是,将这些常见的问题和方法重新问题化,尝试着为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特别是80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第一个问题尤其关键。同其他类别的历史一样,批评史的梳理是通过叙述完成的。因此,批评史的时段选择和时期划分,会因为历史叙述的视角、方法、资源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 方岩
-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批评
- 当前长篇小说的现状与可能——从一场小说家的对话谈起被引量:3
- 2016年
- 一、从问题开始每年的年底有关长篇小说的各种榜单纷纷出炉,上榜的作品未必值得谈论,落榜的作品也乏善可陈。年复一年的数量繁荣,依然难掩心不在焉的写作和敷衍了事的批评。同往年一样,新一年的长篇小说依然是在声嘶力竭的叫好声中乱象丛生。因此,在我看来,与其全景式地泛泛而谈,倒不如细读部分文本,提出与长篇小说相关的若干具体问题,由此,我们方能细致辨析这个文体的病象和症结,
- 方岩
- 关键词:小说文体互动关系现代文明
- 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资源借鉴--以一九八○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为中心被引量:2
- 2014年
- 《大陆新时期文学(一九七九一一九八九):理论与批评》、《滞重的跋涉一新时期文学批评透视》、《理性的追踪一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是以八十年代文学批评史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三本专著。它们处理时段的缩短,为我们更为集中讨论批评史写作提供了便利。文学批评在文学界“拨乱反正”中的作用,文学批评为异端作品的辩护,破除“工具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三个“崛起”与朦胧诗事件,四只小风筝与现代派问题的讨论,方法热与观念年,主体论与向内转,争议作品所引发的重大批评事件以及新生文学现象所引发的文学批评热潮,围绕真伪“现代派”所进行的讨论,重写文学史的实践和引发的争议,以及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政治事件与文学批评的互动等一系列问题都在上述专著中得到体现。
- 方岩
- 关键词: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实践新时期文学资产阶级自由化
- 网络小说、学院批评与禁言时代的社会记忆——从网络小说《西游无间道》谈起
- 2013年
- 尽管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当下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常年在学院内接受正统文学史教育的人来说,依然很难养成阅读、关注网络小说的习惯和兴趣。所以若不是朋友推荐,我想我很难主动、认真地去阅读像《西游无间道》(以下简称《无间道》)这样的小说。我无意贬低网络小说,
- 方岩
- 关键词:网络小说社会记忆《无间道》文化研究文学史
- 从文学期刊到文学选本: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形态的一个侧面被引量:1
- 2016年
- 一在"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思潮消散之后,1980年代中后期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繁荣,可被视为1949年至今的当代文学史中的"黄金时期"。立足于这个时段某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节点具体到1986年,这一年因为当时的文学刊物、批评杂志所热议的"新时期(文学)十年"这个话题而变得异常醒目。((1))纵观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整体面貌,便会发现描述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的三条线索已基本成型:一方面,依托于相对开放的历史氛围,文学批评对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及时而规模庞大的检讨、反思,借助种种方法、观念建立并强化了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等意识。
- 方岩
- 关键词:改革文学文学史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