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洁茹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藻类
  • 3篇产毒
  • 2篇絮凝
  • 2篇藻类生长
  • 2篇培养液
  • 2篇微藻
  • 2篇细胞
  • 2篇磁场发生器
  • 2篇磁性
  • 1篇氮磷
  • 1篇毒素
  • 1篇毒性
  • 1篇盐度
  • 1篇荧光
  • 1篇溶血毒素
  • 1篇三维荧光
  • 1篇温度
  • 1篇小波
  • 1篇麻痹性贝毒
  • 1篇麻痹性贝类毒...

机构

  • 5篇暨南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江天久
  • 5篇曹洁茹
  • 2篇温众杰
  • 2篇吴霓
  • 2篇李宏业
  • 2篇杜克梅
  • 1篇毕卫红
  • 1篇桓清柳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磁性絮凝微粒收集藻体的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絮凝微粒收集藻体的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首先将微藻培养液的pH值调至≥7.0,加入磁性絮凝微粒,混合搅拌,得到微藻细胞和磁性絮凝微粒的聚合物;接着通过磁场发生器对微藻细胞和磁性絮凝微粒的聚合物进行磁性...
江天久温众杰杜克梅曹洁茹李宏业段琤琛
文献传递
麻痹性贝毒产毒藻株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以微小亚历山大藻(台湾株)(AMSY)、塔玛亚历山大藻(大亚湾株)(ATDY)、链状裸甲藻(防城港株)(GCFC)、塔玛亚历山大藻(香港株)(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南海株)(ACSY)5株4种产麻痹性贝毒(PSP)微藻以及21株不产PSP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微藻的各生长期产毒能力与三维荧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毒藻类单位藻细胞产毒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低温可促进麻痹性贝毒的产生。通过Db7小波分解,选取Ca3尺度分量的联合荧光谱作为特征谱并利用Fisher判别发现,产PSP藻与不产PSP藻荧光差异主要集中在λ_(ex)为400~425和450~545nm;λ_(em)为715~750 nm的波段,利用判别函数建立判别式,实现了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藻类的识别测定。对产PSP毒素藻类的判别率达到93.7%,不产PSP毒素藻类判别率达到93.3%,综合判别率为93.5%。该研究可实现对水体中活体产PSP微藻的快速识别,为进一步开发产毒微藻识别仪提供理论基础。
曾伟基苟偲钰曹洁茹江天久毕卫红
关键词:三维荧光FISHER判别
光照、温度和氮磷限制对6种典型鱼毒性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探究温度、光照、和营养盐对鱼毒性藻类产毒的影响,本文分析了6种我国沿海典型具溶血活性的鱼毒性藻类在不同温度(15℃,25℃,30℃)、光照强度(20i.Lmol/m2/s,60μmol/m2/s,100μmol/m2/s)、氮磷限制(1:1;1:16;1:128)条件下的生长和溶血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鱼毒性藻类的溶血活性在不同生长期差异明显。海洋卡盾藻(香港株)(Chattonellamarina)、卵圆卡盾藻(C.ovata)、米氏凯伦藻(Kareni0mikimotoi)、赤潮异弯藻(Heteros培m0akashiwo)在对数期溶血活性较高,衰亡期溶血活性较低,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与小定鞭藻(Prymnesiumparvum)在稳定期溶血活性最高,对数期溶血活性最低。藻类的培养环境和营养条件对鱼毒性藻类溶血毒素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在光照强度、温度和氮磷限制条件下,藻类单个细胞的溶血活性会发生明显变化,6种藻类的溶血活性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培养温度15—30℃范围内,除球形棕囊藻外,其他5种藻类的单个藻细胞溶血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蓣谥限制可但拼溶血毒素的合成。
曹洁茹桓清柳吴霓吴霓
关键词:溶血毒素环境因子
一种利用磁性絮凝微粒收集藻体的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絮凝微粒收集藻体的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首先将微藻培养液的pH值调至≥7.0,加入磁性絮凝微粒,混合搅拌,得到微藻细胞和磁性絮凝微粒的聚合物;接着通过磁场发生器对微藻细胞和磁性絮凝微粒的聚合物进行磁性...
江天久温众杰杜克梅曹洁茹李宏业段琤琛
文献传递
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探究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本文选取了4株产麻痹性贝毒的藻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香港株(ATHK)、微小亚历山大藻(A.minimum)台湾株(AMSY)、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南海株(ACSY)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防城巷株(GCFC))在不同光照(60、120和200μmol/(m^2·s))、温度(16、22和28℃)和盐度(25、30和35)条件下生长及产毒的变化。结果显示,22℃最适宜4株藻的生长。低温可促进PSP的产生,除GCFC外,其余3株藻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THK和AMSY的生长与光照正相关。AMSY和GCFC的单位藻细胞产毒量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光照为120μmol/(m^2·s)时ATHK和ACSY产毒量最高,弱光均不利于4种藻产毒。盐度30条件下ATHK,AMSY和GCFC长势较好,高盐度(盐度35)促进ACSY的生长。ATHK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AMSY和ACSY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产毒量均较大,GCFC则在盐度为30条件下产毒量最高。
叶志林曹洁茹吴霓江天久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光照温度盐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