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NA-155/PU.1信号通路阻滞对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移植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miRNA-155/PU.1信号通路阻滞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及其对应用于大鼠小肠移植中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贴壁法培养诱导DCs,针对miRNA-155/PU.1信号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PU.1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PU.1 siRNA(PU.1沉默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用脂质体法转染细胞,并筛选一对高沉默效率PU.1 siRNA。流式细胞术分析PU.1沉默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细胞表面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0及IL-12p70的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在大鼠小肠移植前7 d经受体尾静脉等量注射3组细胞,移植后观察各组受体存活情况及移植物病理情况。结果①DCs表面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率在PU.1沉默组分别为(27.0±5.6)%、(23.6±4.8)%及(36.8±6.8)%,阴性对照组分别为(74.0±9.4)%、(76.5±8.7)%及(87.8±11.3)%,PU.1沉默组均分别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②PU.1沉默组IL-10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2p70则明显降低(P<0.05)。③PU.1沉默组DCs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也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④将PU.1沉默组DCs术前注入受体行大鼠小肠移植后,受体平均存活时间为(14.3±3.3)d,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的(7.8±1.5)d(P<0.05)和对照组的(8.0±2.5)d(P<0.05),且术后5 d时移植物病理显示移植肠组织轻度淋巴细胞浸润和绒毛水肿。结论体内外实验表明,miRNA-155/PU.1信号通路阻滞的DCs成熟度明显受到抑制,并能稳定发挥诱导受体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 徐兴伟 丁博文 朱传荣 郑鹏 冯涛 嵇武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PU 免疫耐受 小肠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2014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大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向损伤组织定位修复的功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可以用来治疗传统治疗方案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广阔临床应用价值,成为细胞移植治疗的新热点。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结肠吻合模型大鼠肠黏膜的定植情况及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4 d组和对照7 d组,行左侧结肠缺血性吻合后肠黏膜下局部注射0.5 m L胎牛血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 d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7 d组,行左侧结肠缺血性吻合后,取培养至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5 m L,1×107个细胞)直接在肠黏膜下注射移植。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吻合口爆破压,取吻合口处肠管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评分,Y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供鼠来源的细胞迁徙及定植情况。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吻合口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织病理学评分提示除上皮形成及炎症指标外,黏膜坏死、胶原蛋白沉积量、成纤维细胞活性及新生血管形成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移植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受体缺血性结肠吻合模型肠道内定植,并可加速结肠吻合口的愈合,其发挥疗效主要是通过旁分泌的形式促进机体内源性修复,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分化为肠黏膜上皮细胞作用较小。 冯涛 赵鑫 徐兴伟 郑鹏 考晓明 嵇武关键词: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结肠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羟脯氨酸 胆囊肠道内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总结胆囊肠道内瘘(CEF)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术前诊断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29例CEF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CEF患者均接受腹上区超声检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其他辅助检查。患者均先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若局部致密粘连难以分离、缝合关闭窦道困难或术中出血较多,即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临床表现。(2)术前辅助检查和术前诊断结果。(3)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术后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5)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为术后远期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结果:(1)临床表现:29例CEF患者均有右季肋区或腹上区疼痛。(2)术前辅助检查和术前诊断结果:29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胆囊壁增厚17例,萎缩性胆囊炎12例,胆囊壁增厚合并萎缩性胆囊炎5例,胆道积气2例。1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检查,其中胆囊与周围胃肠道界限不清晰15例,胆道积气5例。7例患者行ERCP检查,其中内镜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胆汁溢出和(或)胆总管内注入造影剂后窦道显示4例。5例患者行胃镜检查,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结石1例。3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胆汁溢出1例,结肠肝区炎症反应2例。术前明确诊断9例,术前诊断率为 31.0%(9/29),其中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例胆囊结肠内瘘,1例胆囊胃内瘘。(3)术中情况:29例CEF患者中,24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平均手� 赵鑫 冯涛 相小松 考晓明 郑鹏 李向阳 李东虎 嵇武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阻塞性黄疸患者结肠菌群失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连续性2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及同期10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留取阻塞性黄疸患者入院后晨起第1次粪便,提取粪便总的微生物DNA,经PCR扩增后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动态观察菌群结构变化,分析凝胶条带,对菌群结构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阻塞性黄疸患者结肠微生物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的结肠微生物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阻塞性黄疸患者肠道优势菌群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及梗阻程度的加重,其肠道优势菌群在数量、丰富度及多样性上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结肠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的结肠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郑鹏 冯涛 赵鑫 考晓明 嵇武关键词:阻塞性黄疸 肠道菌群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肠道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肠道干细胞(ISC)主要位于肠黏膜隐窝内,其与肠道黏膜上皮的更新和修复密切相关。当受到外界生理或病理信号作用时,ISC可持续增殖、分化为成熟肠上皮细胞,如肠型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从而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分离、获取和培养ISC,用于有关肠道损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特异性的、可靠的ISC标记物是分离和培养ISC的前提和关键。以下就近年来ISC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冯涛 嵇武关键词:肠道干细胞 标记物 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缺少大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 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近年来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细胞替代疗法可以用来治疗传统治疗方案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综述干细胞在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新进展。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6至2014年有关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myocardial infarction,intestinal stem cell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cute lung failure",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肌梗死,肠道干细胞,炎症性肠病,急性肺衰竭"。排除陈旧性、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的文献,收集到47篇相关文献纳入综述。结果与结论: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向分化潜能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分化阶段,其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也可以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将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备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在干细胞应用过程中,应重视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例如社会伦理问题、干细胞的获取与存活、特异性诱导分化等,积极推动干细胞的应用。今后应多着眼于转化医学研究,建立大动物模型,填补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之间的证据,同时更多标志性的原始创新性工作急待开展。 冯涛 考晓明 嵇武关键词:多能干细胞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神经退行性疾病 多向分化潜能 胚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