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
-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 两种扫描方式在头颈部血管CTA中的对比研究
- 目的 通过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血管的同步减影CTA检查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着重比较了两组扫描方式对于头颈部血管CTA成像质量的优与劣,同时对扫描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该检查的成功率,优化成像质量以及加...
- 赵坤
- 关键词:64排螺旋C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颞骨解剖变异的高分辨率CT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分析颞骨解剖变异发生率,为耳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健康志愿者(76例152耳)和病理证实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6例96耳)颞骨横断面、冠状面高分辨率CT(HRCT),统计以下解剖变异发生率:①颈静脉窝高位;②颈静脉球裸露;③乙状窦前位;④颅中窝脑板低位;⑤鼓室盖不连续;⑥鼓窦缺如;⑦异位颈内动脉;⑧大鼓室窦。结果正常对照组、病变组、气化良好组和气化不良组中,颈静脉窝高位发生率右侧均高于左侧(P<0.05),发生率分别为46.0%和26.2%。病变组乙状窦前位(32.3%)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15.8%,P<0.05),气化不良组(43.5%)高于气化良好组(11.3%,P<0.05)。气化良好组鼓室盖不连续(18.0%)发生率高于气化不良组(8.7%,P<0.05)。颈静脉球裸露、颅中窝脑板低位、鼓窦缺如、异位颈内动脉、大鼓室窦发生率在组内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率分别为2.0%、21.8%、1.2%、4‰、8‰。结论术前HRCT可明确颞骨解剖变异,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 刘兆会王振常鲜军舫赵坤章宏
- 关键词:颞骨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对89例怀疑冠心病或冠心病复查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pitch值与心率的关系,替代(override)功能的应用价值,从而优化扫描参数。结果:①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脉成像质量成负相关;②心率与扫描/重建方式及pitch值存在相互对应关系;③心率替代功能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CT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结论:通过控制心率及心率波动,选择心率替代功能,采取适当的扇区扫描/重建模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诊断的可靠性。
- 赵坤时季成邵广瑞张伟宋磊
- 关键词:冠心病影像质量
- 同步部分减影技术在头颈部血管CTA中的应用
- 目的 分析了同步部分减影技术在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扫描中的应用,探索个体化、最优化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并对扫描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和优化,提高该检查的成功率,优化成像质量以及降低患者吸收剂量,实现头颈血管CTA检查的标...
- 赵坤
- 关键词:低剂量自动毫安技术
- 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对89例怀疑冠心病或冠心病复查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pitch值与心率的关系,替代(override)功能的应用价值,从而优化扫描参数。结果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脉成像质量成负相关;心率与扫描/重建方式及pitch值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心率替代功能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CT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结论通过控制心率及心率波动,选择心率替代功能,采取适当的扇区扫描/重建模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诊断的可靠性。
- 赵坤邵广瑞王勇侯代伦
- 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影像质量
- siRN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小鼠黄韧带骨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小鼠黄韧带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脊柱黄韧带骨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黄韧带成纤维细胞,经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骨化,对骨化成功的黄韧带细胞(成骨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鉴定;构建靶向TGF-β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siRNA-pSilencer2.0U6-TGFβ1)并转染成骨细胞,分为3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细胞为实验组,空载体转染后细胞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TGF-β1、BMP-2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在细胞内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和BMP-2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中ALP、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诱导骨化成功后,小鼠黄韧带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ALP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构建的siRNA表达载体对细胞转染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TGF-β1和BMP-2荧光强度下降;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GF-β1 mRNA表达分别下降41.94%、4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GF-β1/β-action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下降35.88%、4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P-2/β-action蛋白表达比值分别下降81.79%、8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ALP分别下降24.14%、3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分别下降17.01%、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构建靶向TGF-β1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有效抑制成骨细胞中TGF-β1以及内源性BMP-2表达,达到抑制脊柱黄韧带骨化的目的。
- 张颖哲吴东进彭长亮李波翰宋扬张程赵杰李德全杨中雁刘鹏赵坤马胜忠高春正
- 关键词:骨化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
- 成人单节段退行性腰椎侧弯两种融合术比较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比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成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成人单节段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OLIF组51例,TLIF组6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下地行走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TLIF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显著降低(P<0.05),而SF-12 PC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OLIF组VAS、ODI和SF-12 PCS方面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影像学方面,术后OLIF组的SVA、LL、PT、CA和CBD均显著优于TLIF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不良影像表现OLIF组为13.72%(7/51);TLIF组为37.70%(23/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治疗成人单节段DLS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矢状面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德全贺志成侯国玮赵坤窦传宏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 PET-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PET-CT用于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与平均SUV值(SUVmax、SUVmean)。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①孤立结节型(2例):密度均匀或呈磨玻璃样,SUVmax分别为2.9、5.4,SUVmean分别为2.45、3.5;②多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两肺散在、多发的结节,以中下肺叶为主,结节大小不一,小结节无放射性聚积,对于直径≥8mm的结节,SUVmax的均值为3.12±1.47,SUVmean的均值为2.79±0.86;③弥漫实变型(3例):为1个或多个肺叶的实变,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或“蜂窝征”,放射性分布不均匀,SUVmax均显著高于2.5。另见假阳性1例。结论:PET-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PET与CT图像,二者互相印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
- 崔勇周存升李玉亮王永正赵坤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上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 2007年
- 上肢动脉疾病是动脉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及制定外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长期以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一直作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ial CT,MSCT)的问世,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更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式使CT血管成像术(CT angiography,CTA)在显示上肢动脉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仲海邵广瑞宋磊赵坤柳澄徐卓东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CTA及DSA检查,CTA检查采用VR技术进行后处理,同时辅助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DSA常规行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造影。观察对比两者对瘤体和瘤颈的大小、比率,分叶、分支毗邻的显示情况。结果经CTA VR发现颅内动脉瘤35例共41个,经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瘤35例共42个。VR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89.1%。容积重建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形态、分支及与临近结构的关系,对于动脉瘤瘤体/瘤颈比也有准确的显示。结论CTA VR成像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对了解颅内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将DSA与CTA技术结合将有利于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观察颅内动脉瘤。
- 韩磊王志刚丁璇冀勇李卫国张纪庆邵广瑞仲海赵坤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