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厚

作品数:22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湿地
  • 7篇植物
  • 5篇植物群
  • 5篇植物群落
  • 5篇群落
  • 4篇雨量
  • 4篇三江平原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林带
  • 4篇护林
  • 4篇降雨
  • 4篇降雨量
  • 4篇防护林
  • 4篇防护林带
  • 3篇导水装置
  • 3篇植物群落组成
  • 3篇生物量
  • 3篇输水
  • 3篇输水装置
  • 3篇群落组成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重...
  • 2篇辽宁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2篇张新厚
  • 10篇孙学凯
  • 10篇范志平
  • 7篇邓东周
  • 7篇高俊刚
  • 4篇余新晓
  • 4篇曾德慧
  • 3篇毛瑢
  • 3篇石福习
  • 3篇王琼
  • 3篇胡亚林
  • 2篇郭跃东
  • 1篇周志琼
  • 1篇张亚欣
  • 1篇王红
  • 1篇戴冠华
  • 1篇宋创业
  • 1篇宋艳宇
  • 1篇贾明明
  • 1篇温韩东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生命世界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具有重要影响,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获取能力有助于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对适应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尔沁地区沙质草地、樟子松-山杏疏林草地、杨树防护林带为对象,量化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质草地转变为樟子松-山杏疏林草地和杨树防护林带后地上部分碳储量分别为以平均0.17和4.45t.hm-2.a-1的速率增加;沙质草地、樟子松-山杏疏林草地和杨树防护林带的根系碳储量依次为1.382、1.706和18.541t.hm-2,土壤碳储量依次为26.11、25.20和41.36t.hm-2;沙质草地转变为杨树防护林带后根系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增加,平均速率分别为1.07和0.95t.hm-2.a-1;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碳含量?储量在不同层次土壤之间变异程度不同,相对而言疏林草地变异程度最小。总体来看,3种土地利用方式总碳储量依次为杨树防护林带(131.9t.hm-2)、樟子松-山杏疏林草地(30.0t.hm-2)、沙质草地(28.3t.hm-2)。
张新厚范志平孙学凯胡亚林曾德慧王琼
关键词:疏林草地防护林带沙质草地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
气候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8年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和氮库,气候变化显著影响了湿地中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而且日趋增强的人类活动更加剧了这种变化。综述了湿地中地上和地下生物过程、地上与地下生物过程交互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叠加对湿地植物和土壤营养物质可利用性的交互影响,指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趋势。
宋长春宋艳宇王宪伟郭跃东孙丽张新厚
关键词:碳循环氮循环湿地气候变化
养分添加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三江平原是人类农业开垦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农业施肥已经显著增加了该地区自然沼泽湿地氮和磷的输入量,这将会深刻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3年的氮和磷添加试验,研究了养分富集对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N,6 g N·m^(-2)·a^(-1))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降低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而磷添加(P,1.2 g P·m^(-2)·a^(-1))降低了禾本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但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没有造成显著的影响;氮、磷同时添加(N+P)虽然对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增强了小叶章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降低了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植物地上生物量。本研究表明,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中,养分富集将显著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而且氮素和磷素富集影响并不一致。
陈慧敏石福习杨桂生张新厚毛瑢
关键词:植物功能群湿地
2003~2015年CERN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被引量:6
2017年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是CERN生态站植物物候观测数据综合集成的产物,包含21个生态站2003~2015年660余个物种的物候观测记录。因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观测的物候期不同,本数据集被分为木本子集和草本子集。木本子集主要记录了芽开放期、展叶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果实或者种子成熟期、叶秋季变色期和落叶期等物候信息。草本子集则记录了萌动期、开花期、果实或种子成熟期、种子散布期和黄枯期等物候信息。另外,本数据集还包含生态站代码、年份、样地代码、样地名称、样地类别、植物种名、拉丁名等信息。本数据集可以为环境变化、碳循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宋创业张琳吴冬秀白帆冯静冯丽杜明武杜娟戴冠华李向义李以康李原理刘世忠倪建冉飞饶兴权唐建维王小亮温韩东颜绍馗于立忠张新厚赵常明周志琼
关键词: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植物物候环境变化碳循环
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水位增温协同控制样地设计与建设被引量:1
2018年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的毛薹草(Carex lasiocarpa)沼泽中,建成了水位增温协同控制样地。通过水位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沼泽湿地中的原位水位控制,在保持微气候与天然湿地一致的同时,可以对水位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为了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水位与气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选择了4种水位(-20 cm、-10 cm、0 cm和10 cm),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被动增温方法,进行水位增温协同控制。在该控制样地中,设置了包括水位与增温交互控制在内的6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布设5个样方,共计30个样方,每个样方的水位独立控制。该控制样地的建成将为湿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谭稳稳苏昱宋长春张新厚韩哲乔田华
关键词:沼泽
一种防护林带疏透度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带疏透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林带组分体积、林带内树体胸径、树高和林带纵断面轮廓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树体体积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建立树体体积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函数;其次,利用林...
范志平高俊刚邓东周余新晓孙学凯张新厚
一种可调式降雨量控制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生态系统雨量控制的模拟方法及装置。所述模拟降雨量减少方法为利用调节遮雨装置的面积来设定模拟降雨量减少的雨强;所述模拟降雨量增加方法为采用天然降雨作为模拟降雨的水源并利用选择水泵的规格控制模拟降雨增加的雨强。本发...
范志平邓东周胡亚林孙学凯高俊刚张新厚
文献传递
农田防护林带组合方式对近地面风速作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揭示农田防护林带组合方式对近地面风速的影响,通过实地空间多点观测,研究防护区风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垂直相交林带而言,根据林带对风速影响程度的差异可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在主林带附近弱风区位于0~150m范围内,风速值主要在6.38~7.56m/s之间变化,而距主林带200~280m处风速值在8.06~9.23m/s之间。在副林带附近风速值相对比主林带附近高,风速降低较之主林带附近区域弱,说明该林带对这种风流特征的影响程度弱于主林带。在林网内,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防护区,风速值小于旷野风速值,只在林缘附近1H范围内风速值接近旷野值11.0m/s,在林网中心区有一个风速低峰区,林网内风速最低值出现在林缘附近4~8H区域内,可见网状配置林带防护效果最佳。
范志平孙学凯王琼张新厚张亚欣曾德慧
关键词:林带近地面层
基于遥感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成效初步评估被引量:21
2017年
为加强湿地保护,国家出台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三江平原湿地被列为首批重点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区,目前工程已实施超过10年,对工程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15年的遥感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模型模拟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后的湿地面积及分布、湿地景观结构、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期间,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2 508.55 km^2,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面积减小速率为209.40 km^2/a;2010—2015年间,湿地减少速度变缓,湿地减少速率为89.91 km^2/a;2000—2015年间湿地平均斑块面积先减小后增大;2000—2015年期间湿地植被覆盖度由91.8%减小至74.0%;自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以来,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有所增加,但水禽栖息地支持能力明显下降。
何兴元贾明明王宗明任春颖郑海峰郭跃东张新厚辛晓平
关键词:景观指数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三江平原
一种防护林带疏透度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带疏透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林带组分体积、林带内树体胸径、树高和林带纵断面轮廓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树体体积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建立树体体积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函数;其次,利用林...
范志平高俊刚邓东周余新晓孙学凯张新厚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