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欣

作品数:19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热控
  • 6篇卫星
  • 6篇航天
  • 6篇航天器
  • 4篇热设计
  • 4篇外热流
  • 3篇散热
  • 3篇热控设计
  • 3篇流体
  • 2篇代码
  • 2篇单相流体回路
  • 2篇统计能量
  • 2篇统计能量分析
  • 2篇热控涂层
  • 2篇流体回路
  • 2篇六面体
  • 2篇模态
  • 2篇模态综合法
  • 1篇挡板
  • 1篇等效

机构

  • 12篇北京空间飞行...
  • 8篇中国空间技术...
  • 2篇中国东方红卫...
  • 1篇兰州空间技术...

作者

  • 19篇赵欣
  • 4篇宁献文
  • 4篇丁继锋
  • 4篇韩增尧
  • 4篇邹元杰
  • 3篇杨昌鹏
  • 3篇张加迅
  • 2篇郑世贵
  • 1篇孙耀赤
  • 1篇菅鲁京
  • 1篇陈春亮
  • 1篇张红星
  • 1篇赵啟伟
  • 1篇于新刚
  • 1篇任红艳
  • 1篇麻慧涛
  • 1篇单立
  • 1篇范含林
  • 1篇丁延卫
  • 1篇潘增富

传媒

  • 9篇航天器工程
  • 5篇宇航学报
  • 2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真空与低温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极端外热流解析模型被引量:18
2008年
卫星设计中,外热流分析是温度场计算的基础,也是极端工况选择的依据。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外热流变化非常复杂,一般需要采用组合散热面的设计方法,这些都使得卫星极端外热流工况难于判断,给整星热分析以及热设计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合理的分析与简化,推导出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空间外热流的解析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地球反照周期平均值的简化计算方法,利用Nevada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以某倾斜轨道卫星为例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空间外热流模型与专业软件计算结果之间误差很小,应用这一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倾斜轨道六面体卫星外热流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卫星极端吸收外热流工况,为卫星高低温工况确定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
宁献文张加迅江海赵欣
关键词:外热流地球反照
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及在轨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倾斜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空间外热流复杂多变,同时兼具内功率集中、热容小等特点,这为星敏感器的热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以某临界倾角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热设计为背景,在详细外热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案,利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对此热控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热分析。星敏感器在轨遥测温度在-19.8^-5.1℃之间,满足温度指标要求,表明星敏感器热设计合理、有效,可为今后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在轨遥测数据对星敏感器热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得出入轨初期星表主要热控涂层退化约为50%的结果,这对于分析近地轨道卫星在轨温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昌鹏赵欣辛强
关键词:星敏感器热设计
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前馈PID控制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传热学相关理论,对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简化,建立起一个包括卫星单相流体回路各热组件模型、受控对象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的系统动态热模型。针对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系统惯性比较大,温度经常超调的特点,提出在现有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热负荷作为反映系统扰动信号的前馈控制,以减少系统温度的动态偏差。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以"系统热负荷"为信号的前馈PID控制温度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也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宁献文张加迅赵欣
关键词:单相流体回路前馈控制PID控制卫星
相变材料作为驱动力在航天器上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大多数相变材料由固相转变为液相时,吸收相变潜热,相变材料体积膨胀;从液相转变为固相时放出相变潜热,体积缩小。利用相变材料的这种体积随相变而变化的特性,将一定量的相变材料封装在密闭容器中,通过环境温度引起相变材料相变,相变过程中因体积变化产生的力,为某些需要微小位移量的运动机构提供驱动动力。最后,实例说明相变材料这种特性在航天器微驱动上的应用。
许发铎孙耀赤赵欣杨昌鹏郑利杰
关键词:相变材料体积变化驱动力
低空环境中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机理研究及防护被引量:3
2008年
不同于国内外航天器110km以上高度的常规抛罩,设定卫星在67km低空环境下抛罩,针对此情况下主动段气流对星外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是剪切力和材料鼓胀力的综合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风洞冲刷试验,确定了星外多层隔热组件的防护方案,并且已经经过在轨飞行试验的验证。
任红艳赵欣
关键词:热控制
倾斜轨道卫星组合式散热面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提出一种基于传统被动热控设计思路的组合式散热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散热面布局和合理利用空间外热流,实现热控系统热量合理分配,优化热控系统研制流程。以某卫星的优化设计实践为例,基于该方法建立的简化模型可以快速地确定散热面的布局和比例,并减小热控系统质量,表明该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宁献文赵欣杨昌鹏
关键词:热控设计优化设计
点式分离火工冲击源仿真分析及载荷形成机理被引量:4
2016年
应用航天器"振源系统—近场结构"一体化建模和分析方法,对点式分离火工冲击源的工作过程进行完整建模和数值仿真分析,提取星箭分离面的力函数。得到了高压气体和爆轰产物在腔体内往复运动、形成爆压双峰的运动规律以及关键结构件在爆压作用下往复运动与其它结构件撞击实现分离解锁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爆压载荷在分离螺母内部的传递机制,得到了星箭界面载荷由爆压载荷以及传递路径上的结构运动、撞击和材料内部压力衰减共同决定的载荷形成机理。
赵欣郑世贵韩增尧邹元杰丁继锋
关键词:航天器
在轨热控涂层试验器设计与标定试验研究
2017年
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暴露在空间环境中,受到多种空间辐射效应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退化。为准确掌握热控涂层在轨退化数据,文章设计了一种涂层试验器,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测试热控涂层太阳吸收比的数学模型,并完成了地面标定试验。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测试精度高的优点,为此开展了常用热控涂层空间搭载试验,获取涂层在轨退化数据,为卫星热控设计和热分析提供参考。
杨昌鹏赵啟伟赵欣丁汀
关键词:热控涂层
航天器火工冲击模拟试验及响应预示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6年
航天器火工冲击力学环境是由星箭分离、部组件展开等工作过程中的火工品起爆引起的作用于结构上的高频、高加速度量级的瞬态冲击响应,能对航天器上含有晶振、脆性材料等的精密电子设备造成致命损伤,是航天器需要经历的最苛刻的力学环境之一。本文中,对国内外航天器火工冲击地面试验方法和环境预示方法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总结了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在这两个方面与航天强国的差距。最后,从我国航天工程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今后航天器火工冲击领域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
赵欣丁继锋韩增尧邹元杰
关键词:航天器统计能量分析
一种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建模和分析方法被引量:10
2015年
为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力学环境预示中无法确定载荷力函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体编程软件(Hydrocodes)的"振源系统-近场结构"一体化建模和分析方法,分析由火工品触发的航天器星箭分离机构及其他解锁释放机构的冲击过程,从中提取力函数,实现对振源与主结构的解耦分析。以包带式星箭分离结构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通过对模型进行爆炸冲击直接加载和力函数的解耦加载这两轮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模型的耦合性分析和对其简化模型的分析,进一步校验了局部建模的合理性和解耦分析的准确性。该方法是一种能够确定航天器火工冲击源函数的可行方法,为从工程上解决航天器火工冲击的响应预示问题奠定了基础。
赵欣韩增尧邹元杰郑世贵丁继锋
关键词:火工品航天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