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 作品数:24 被引量:3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局农业与社发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加热温度对牡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3
- 2012年
- 为探讨牡蛎挥发性风味与加工温度的关系,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温度加热牡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牡蛎在加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新鲜牡蛎在加热到100℃和150℃时气味发生明显变化。通过GC-MS从新鲜牡蛎、100℃加热牡蛎和150℃加热牡蛎中分别检出47、59和56种挥发性物质,己醛、反-2-,顺-6-壬二烯醛、庚醛、辛醛等醛类物质对新鲜牡蛎的风味影响较大,使其具有腥味、蘑菇及黄瓜的风味;经过100℃加热后,牡蛎的腥味减弱,肉香浓郁,醛类和杂环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150℃加热牡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烃类,杂环化合物对其烘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黄健王霞侯云丹王求娟陈义方张腾军苏秀榕
- 关键词:牡蛎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挥发性风味成分
- 金枪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金枪鱼鱼油对D-半乳糖(Gal)诱导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衰老模型组(MC),鱼油低、中、高剂量组(LD、MD、HD)和阳性对照组(PC),每组12只。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1000mg/(kg·d)],其余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0mg/(kg·d)],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每天灌胃10mL/kgbw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不同质量浓度10mL/kgbw的鱼油制剂(20,50,100mg/mL)。阳性对照组灌胃脑复康[200mg/(kg·d)]。灌胃6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脑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MC)相比,不同剂量组鱼油均可明显缩短衰老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内找到平台的时间(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距离;显著增加小鼠在Y迷宫实验中的正确反应次数,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小鼠脑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并且高剂量鱼油的效果与脑复康接近。结论:金枪鱼鱼油具有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功效。
- 王霞黄健李妍妍赵凤敏曹福生王求娟陈义方夏静波徐嘉杰苏秀榕
-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学习记忆
- 牡蛎预防醉酒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研究牡蛎预防醉酒和保护肝脏的功能。方法:将小白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牡蛎低剂量组、牡蛎高剂量组,通过高度白酒造成小白鼠醉酒及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各组小鼠相应受试物。比较各组小鼠的醉酒耐受时间、醉酒时间、血清乙醇含量,并测定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肝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肝功能酶ALT、AST等指标。结果:牡蛎组与模型组相比,小白鼠的醉酒耐受时间提高,醉酒时间缩短,血清中乙醇含量降低,肝功能得到改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牡蛎具有一定的预防醉酒的作用,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改善肝组织病变有关。
- 黄健欧昌荣王求娟陈义方张腾军苏秀榕
- 关键词:牡蛎护肝酒精性肝损伤
- 传输装置及色质联用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传输装置及色质联用系统。传输装置用于连接气相质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包括加热套管、穿设于加热套管的中心通孔且两端均伸出加热套管的金属毛细管以及连接法兰。加热套管固定于连接法兰的中央孔中,且加热套管的两端均延...
- 王传博张小华李富超黄健刘晓超
- 文献传递
- 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对金枪鱼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精制金枪鱼粗鱼油,依据现有对油脂氧化程度的评价指标:过氧化值(POV)和酸值(AV),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不同萃取条件下的鱼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精制的鱼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符合水产行业标准对精制鱼油的要求,32℃,20 MPa酸值最小,30 MPa过氧化值最小。电子鼻能够快速、灵敏的检测到鱼油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通过PCA和LDA方法分析原鱼油、32℃,20 MPa、32℃,30 MPa和40℃,20 MPa条件精制的鱼油挥发性物质明显不同,利用GC-MS分别检测出46、19、12和23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酸类、醛类、烃类、酮类、醇类、酯类,还有少量杂环化合物、胺类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醛类、酮类、胺类等主要影响鱼油风味的物质去除率达到100%,对酸类去除效果良好。
- 王亚男季晓敏黄健王求娟陈义芳夏静波苏秀榕
- 关键词:超临界CO2鱼油电子鼻挥发性物质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紫贻贝中的牛磺酸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紫贻贝中牛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试剂进行柱前衍生,采用甲醇、乙腈和水(10:10:80,v/v/v)为流动相,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300SB-C18(4.6mm×250mm,5μm),荧光检测:Ex为330nm,Em为530n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20μL分析检测牛磺酸含量。结果:牛磺酸在4.0~2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回收率范围在96.65%~101.20%,RSD=1.57%。结论: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与衍生化简便、易操作,牛磺酸出峰时间为6.752min,其含量为3673.631mg/kg,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分析时间短,可快速检测紫贻贝中的牛磺酸。
- 张亮刘文郑平安黄健李晔张春丹苏秀榕
- 关键词:紫贻贝牛磺酸柱前衍生邻苯二甲醛高效液相色谱
- 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究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两者的差异,为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电子鼻能够检测不同组织气味的变化,两者在新鲜与加热后的气味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利用HS-SPME-GC-MS分别从新鲜、90℃和120℃的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鉴定出16、20、7种和18、18、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化合物。结论:新鲜、90℃和120℃的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共有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11、12、6种,存在差异的物质分别有13、14、15种。丙酸戊酯、3-甲硫基丙醇和1-辛烯-3-醇在两者中的相对含量较高但是差距较明显,使得两者的风味有差异。电子鼻与HS-SPME-GC-MS结合使用后可以分析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扇贝柱和扇贝裙边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 黄忠白丁媛黄健张迪骏孙婷婷何珊周君李晔张春丹苏秀榕
- 关键词:栉孔扇贝挥发性物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南北中华绒螯蟹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探讨南北两地中华绒螯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江苏阳澄湖和辽宁盘锦的中华绒螯蟹为材料,采用电子鼻研究新鲜、100℃和150℃加热温度下的蟹肉挥发性物质,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南北中华绒螯蟹均检测出较高的醇类、醛类和碳氢类物质;经100、150℃加热后,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变成酯类和碳氢类物质。两地新鲜的中华绒螯蟹中均检测出1-戊烯-3-醇、三甲胺和柠檬烯等物质;经100℃加热后,2种蟹均检测出2-戊基呋喃;150℃加热后,阳澄湖蟹还能检测出高含量的柠檬烯。本研究结果对开发螃蟹风味食品具有指导意义。
- 何珊蔺佳良张迪骏黄忠白孙婷婷周君黄健张春丹李晔苏秀榕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挥发性物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 两种海洋甲壳动物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明不同温度下两种海水甲壳动物(三疣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的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用电子鼻(E-Nose)定性分析不同温度下三疣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定量分析其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电子鼻可检测到不同温度下气味的变化,经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三疣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的气味(挥发性物质)都在加热到100℃和150℃时发生较大变化。利用HS-SPME-GC-MS从新鲜、100℃及150℃的蟹和虾中分别鉴定出49,81和7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醇类、醛类、酮类、酚类、酯类、碳氢类等化合物。结论:加热前、后挥发性物质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最终致使三疣梭子蟹和南美白对虾拥有各自独特的风味。两种肌肉在不同加热温度下所产生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正辛醛、2-戊基呋喃、2-甲基吡嗪和(Z)-4-庚烯醛等(三疣梭子蟹),二甲基三硫化物、4-乙基苯酚、2-乙酰基吡咯和三甲基吡嗪等(南美白对虾)。
- 蔺佳良蔡江佳何红萍黄健周君张春丹李晔何维娜王稷苏秀榕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挥发性物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大眼金枪鱼肉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42
- 2011年
- 目的:探究生鲜及热处理大眼金枪鱼肉挥发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大眼金枪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生鲜及热处理大眼金枪鱼肉的主要风味贡献物质。结果:从生鲜及热处理大眼金枪鱼肉中分别鉴定出36种和4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一些醛酮类、醇类、呋喃类化合物,它们协同作用构成了大眼金枪鱼肉特有的风味;生鲜大眼金枪鱼肉中醛类、醇类起主要作用,尤其是2,4-戊二烯醛(31.74%)、1-辛烯-3-醇(7.8%);热处理大眼金枪鱼肉中醛类、呋喃类对其风味贡献最大,相对含量分别为64.09%和11.41%。结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等化合物对鱼肉的风味贡献较大,热处理产生肉香味的原因可能脂肪、蛋白质的降解以及Maillard反应。
- 孙静黄健侯云丹王求娟陈义方苏秀榕
-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大眼金枪鱼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