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不锈
  • 5篇不锈钢
  • 3篇缓冲层
  • 2篇等温凝固
  • 2篇英文
  • 2篇双相
  • 2篇双相不锈钢
  • 2篇瞬间液相
  • 2篇瞬间液相连接
  • 2篇凝固
  • 2篇脉冲加压
  • 2篇脉冲压力
  • 2篇TI
  • 2篇TI-NB
  • 1篇等温
  • 1篇中间层
  • 1篇数对
  • 1篇凝固模拟
  • 1篇连接接头
  • 1篇接头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作者

  • 7篇李佳
  • 5篇盛光敏
  • 3篇袁新建
  • 3篇罗军
  • 2篇黄利
  • 1篇唐昆仑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材料工程
  • 1篇焊接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i/Nb/Cu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扩散连接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Ti/Nb/Cu复合中间层在连接温度为925℃、保温时间20min、焊接压力8MPa的条件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观察接头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反应界面元素分布、断面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转变过渡区,界面反应产物主要为[Ti,Nb]固溶体+Ti+NbTi4,Nb和剩余Cu+[Cu,Fe]固溶体+Cr。接头抗剪强度达到84.6MPa,断裂发生在TiC和Ti之间的位于TiC上的扩散反应层上。Nb对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界面强度高于因残余应力作用而弱化了的陶瓷基体强度。
李佳盛光敏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 region during diffusion-brazing of magnesium alloy and stainless steel using pure copper interlayer被引量:6
2013年
A novel joining method,double-stage diffusion-brazing of an AZ31 magnesium alloy and a 304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was carried out using a pure copper interlayer.The solid-state diffusion bonding of 304L to copper was conducted at 850 ℃ for 20 min followed by brazing to AZ31 at 520 ℃ and 495 ℃ for various time.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usion-brazed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A defect free interface of Fe-Cu diffusion area appeared between the Cu alloy and the 304L steel.Cu-Mg reaction products were formed between AZ31 and Cu alloys.A layered structure including AZ31/Cu-Mg compounds/Cu/Fe-Cu diffusion layer/304L was present in the joint.With time prolonging,the reduction in the width of Cu layer was balanc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width of Cu-Mg compounds zone.Microhardness peaks in the zone between AZ31 and Cu layer we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Mg-Cu compounds in this zone.
袁新建盛光敏罗军李佳
关键词:BRAZING
工艺参数对双相不锈钢瞬间液相连接组织结构和等温凝固的影响
2012年
采用3种非晶态镍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BF-30作中间层在1 060℃和300 s进行连接时,等温凝固完成,连接中间区以γ-Ni相为主,BN出现在基体与中间层的界面处。但是,MBF-35作中间层在1 060℃和300 s进行连接时,等温凝固未能完成,连接中心部含有Ni3Si;采用MBF-50作中间层在1175℃和300 s进行连接时,BN和(Cr,Ni)3Si相出现在连接中间区,等温凝固仍未能完成(等温凝固完成时间大于14400 s),而采用溶质分布模型计算结果仅为71 s。微观结构及等温凝固的差异归因于在较高温度下存在Si,N和Cr等合金元素并在连接中心处富集。
袁新建罗军李佳KANG Chung-yun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瞬间液相连接工艺参数
Cu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扩散连接(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实验,并采用Ti/Nb/Cu中间层以实现活性连接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目的。对焊后接头进行详细的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焊接工艺。分析发现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明显的转变过渡区,界面反应产物为(Ti,Nb)、剩余Nb、剩余Cu以及Cu(s.s)。连接温度925℃,保温时间20 min,压力8 MPa下得到的接头剪切强度达84.6 MPa,此时脆性断裂发生在靠近界面处的陶瓷内部。结果表明,中间层Ti/Nb/Cu的合理选择能很好的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性能的有害作用,而且Nb对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接头强度。
李佳盛光敏黄利
关键词:扩散
双相不锈钢瞬时液相连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及等温凝固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镍基非晶态合金作中间层,对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瞬间液相连接试验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连接接头组织进行了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波谱仪(WDS)对接头处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连接接头物相组成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在等温凝固完成前,在中间层和基材的结合处第二相析出物主要是BN,在中间层区域主要物相是γ-Ni固溶体,Ni3B和Cr-borides.此外采用三种扩散模型对等温凝固完成时间进行了计算,对比试验结果,溶质分布模型所得数值更接近真实值,更适合该连接过程.
袁新建罗军唐昆仑李佳Chung Yun Kang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瞬间液相连接等温凝固
Ti-Nb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不锈钢脉冲加压扩散连接(英文)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Ti-Nb中间层对TiC金属陶瓷和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了脉冲加压扩散连接,以实现缩短焊接时间并缓解界面产物对接头的有害作用的目的。连接温度890℃,脉冲压力2~10 MPa工艺条件下,在4~12 min时间内即实现了陶瓷与不锈钢的有效连接,与传统扩散焊相比连接时间大幅缩短。对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发现在反应界面处存在溶解了少量Nb的σ相以及溶解了Ni的α+β-Ti固溶体。在连接时间为10 min时得到了最大的剪切强度110 MPa。在剪切载荷下,接头沿着剩余的Ti/α+β-Ti界面扩展至陶瓷内部断裂。结果表明,脉冲加压扩散连接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焊接时间,中间层Ti/Nb的合理选择能很好的抑制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
李佳盛光敏
关键词:脉冲压力TI-NB
Ti/Nb作中间层脉冲加压扩散连接TiC金属陶瓷与不锈钢被引量:5
2017年
用Ti/Nb作中间层,在温度890℃、时间4~12min、脉冲压力2~10MPa、频率f=0.5Hz、恒压10MPa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304SS)进行脉冲加压与恒压扩散焊,获得了牢固的固相扩散焊接头。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与剪切性能测试,对接头的显微组织、界面产物与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接头的界面物相相似,主要有σ相,(β-Ti,Nb)与α+β-Ti固溶体。连接时间10min时,恒压下的TiC/304SS接头抗剪强度为55.6MPa,而脉冲加压下的接头抗剪强度达110MPa。恒压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断裂,而脉冲压力下接头断裂方式为TiC陶瓷与界面产物间交替进行的混合断裂。
李佳盛光敏黄利
关键词:扩散焊脉冲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