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瑞婷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印迹
  • 2篇交联
  • 1篇氮磷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镁
  • 1篇印迹聚合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雨水
  • 1篇雨水水质
  • 1篇雨水资源
  • 1篇源水
  • 1篇识别性
  • 1篇水环境
  • 1篇水源
  • 1篇水源水
  • 1篇水质
  • 1篇水中氨氮
  • 1篇水资源
  • 1篇氢氧化镁
  • 1篇热力学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作者

  • 6篇彭瑞婷
  • 5篇王劲松
  • 3篇陈思光
  • 3篇周志武
  • 3篇杨金辉
  • 1篇熊正为
  • 1篇邹晓亮
  • 1篇包正垒
  • 1篇虢清伟
  • 1篇徐华
  • 1篇莫辉艳
  • 1篇贾亮
  • 1篇皮艾南

传媒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铀矿冶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煤渣对水中氨氮和总磷吸附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对煤渣吸附污染水源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静态试验的方法,分别考察了煤渣粒径、反应接触时间、煤渣投加量、原水氨氮和总磷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最佳条件:煤渣粒径为>10~15mm,吸附时间为13h,煤渣投入量为50g/L。在进水总磷、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5、5mg/L时,煤渣对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6.4%和8.3%。
杨金辉陈思光虢清伟王劲松彭瑞婷周志武
关键词:煤渣污染水源水氮磷影响因素
城市雨水处理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的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由雨水的特性,引入雨水处理和利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综述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以及雨水处理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现状.通过数据展示中国雨水处理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中国的雨水处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陈思光王劲松周志武彭瑞婷
关键词:城市雨水资源城市水环境雨水水质
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氢氧化镁为吸附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镁投加量、pH、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氢氧化镁对As(Ⅲ)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砷初始浓度为0.5~100 mg/L之间,温度为25℃,pH为3,氢氧化镁投加量为0.5~4 g,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氢氧化镁对砷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在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平衡时间是80 min。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双常数模型和抛物线动力学方程较好地表征了氢氧化镁吸附As(Ⅲ)的动力学特性。吸附自由能△Go为负值,表明氢氧化镁吸附As(Ⅲ)的过程是自发的。
陈思光王劲松杨金辉包正垒彭瑞婷周志武
关键词:氢氧化镁热力学动力学
U(Ⅵ)印迹环糊精复合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选择吸附UO/_2~/(2+/)机制
本研究以天然的生物高分子-壳聚糖为原料,以U/(VI/)为模板,采用表面印迹技术接枝共聚β-环糊精技术与磁响应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印迹U/(VI/)生物高分子复合磁性微球(MIP-U(VI)),使该复合材料除了具有对U/(...
彭瑞婷
关键词:印迹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识别性
文献传递
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对U(Ⅵ)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了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U(Ⅵ),考察了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U(Ⅵ)去除率的影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对U(Ⅵ)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温度越低,吸附剂投加量越大;溶液初始pH在3.0~6.0的弱酸性范围内有利于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对U(Ⅵ)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经5次解吸后对U(Ⅵ)的吸附去除率仅下降7.41%。SEM表明,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表面粗糙。IR分析显示,β-环糊精交联磁性壳聚糖表面的—OH、—NH2是U(Ⅵ)结合的主要位点,吸附U(Ⅵ)后并未明显改变原有结构。
邹晓亮王劲松莫辉艳彭瑞婷皮艾南贾亮
印迹与交联壳聚糖吸附水中微量Cr(Ⅵ)的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王劲松陈思光徐华杨金辉熊正为彭瑞婷
关键词:壳聚糖交联印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