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宁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生物炭
  • 2篇生物质
  • 2篇土壤
  • 2篇硼氢化
  • 2篇硼氢化钠
  • 2篇氢化
  • 2篇氢化钠
  • 2篇漩涡
  • 2篇酰胺
  • 2篇零价铁
  • 2篇纳米颗粒物
  • 2篇纳米零价铁
  • 2篇颗粒物
  • 2篇基质
  • 2篇分散液
  • 2篇PB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双丙烯...
  • 1篇氧化钛
  • 1篇乙二胺

机构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林宁
  • 7篇舒月红
  • 7篇张晗
  • 3篇黄仁龙
  • 2篇贾珍珍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复合晶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晶胶的制备方法,首先称取纳米二氧化钛到容器中,采用磁力搅拌20分钟,并从漩涡处加入聚丙烯酰胺,再充分搅拌,以得到二氧化钛水分散液;将丙烯酰胺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溶于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舒月红魏祥玉张晗林宁靳青文成佐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丙烯酸钠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溶于水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再加入速冻剂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支撑基质晶胶;调节超纯水的PH值,并将硫酸亚铁溶于其...
舒月红贾珍珍黄仁龙张晗林宁
文献传递
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Pb(Ⅱ)的固定钝化作用
生物炭(Biochar)是由富含碳的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情况下经热解产生的富有孔隙结构、含碳量高、高度芳构化的碳质材料。因其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较发达的孔隙结构及大量的灰分组成等特性,生物炭在固碳、温室气体减排、土壤...
林宁
关键词:生物炭
不同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以不同来源的生物质(荔枝树枝、小麦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随着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要明显大于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制备所得的生物炭,说明木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与草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在结构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温度(300,400,500,600℃)制备的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明显增强,吸附等温线的线性程度降低。生物炭吸附菲的可能机制有疏水效应、孔隙填充效应以及π-π共轭反应等。
张晗林宁黄仁龙舒月红
关键词:生物炭热解温度
不同生物质来源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特性被引量:36
2016年
以水稻秸秆、小麦秸秆、荔枝树枝为原料,在300、400、500、600℃下制备生物炭,并表征其理化性质,考察热解温度、初始p H、矿物组分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Pb(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解温度对水稻和小麦秸秆炭吸附Pb(Ⅱ)的影响很小,而荔枝树枝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在p H3.0~6.0的范围内,三种生物炭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在25℃时,三种生物炭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荔枝树枝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效果最佳。三种生物炭吸附Pb(Ⅱ)的主导机制可能是其与矿物组分的共沉淀作用,而荔枝树枝生物炭还可能存在Pb(Ⅱ)与-OH、-COOH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C=C键中的π电子在吸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贡献。
林宁张晗贾珍珍黄仁龙舒月红
关键词:秸秆生物炭
一种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丙烯酸钠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溶于水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再加入速冻剂四甲基乙二胺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支撑基质晶胶;调节超纯水的PH值,并将硫酸亚铁溶于其...
舒月红贾珍珍黄仁龙张晗林宁
文献传递
大宝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累积特征被引量:43
2017年
对金属矿山选冶活动影响的农田土壤,不同灌溉水源会影响重金属的分布累积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将大宝山矿区农田土壤分为污水灌溉区、清水灌溉区、自然修复区和对照区,并进行土壤和植物样品采集,调查研究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Cd、Pb、Cu、Zn、Mn 5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化学形态分布,以及不同区域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区Cd、Pb、Cu、Zn的含量最高,是自然修复区和清水灌溉区的1.75倍~10.51倍,对照区最低;Mn在各采样点的含量无显著差别。土壤Cd、Cu、Zn、Pb含量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Mn与Cu、Zn、Cd、Pb呈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重金属环境有效态关系密切。残渣态是5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有机态含量也较高;Cd的环境有效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是其他4种重金属的2倍左右。稻米中5种重金属在清水灌溉区的含量均比污水灌溉区低,其中Cu和Zn的含量在两区域均未超标(NY861-2004),而Pb和Cd的含量严重超标。重金属在自然修复区和清水灌溉区呈现较低的土壤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该研究数据可为金属矿区土壤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张晗靳青文黄仁龙林宁贾珍珍舒月红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悬浮液;将所得到的悬浮液放入磁力搅拌器,调节搅拌速度到三档,搅拌10min,使二氧化钛分散均匀;再加入聚丙酰胺PAAM作为絮...
舒月红魏祥玉张晗林宁靳青文成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