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达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心脏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平滑肌细...
  • 2篇对等网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医学图像
  • 2篇原代培养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图像
  • 2篇配准
  • 2篇皮下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肌细胞
  • 2篇肺动脉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龚达
  • 5篇李温斌
  • 5篇许秀芳
  • 4篇辛毅
  • 3篇周子凡
  • 3篇万居易
  • 3篇刘飒
  • 2篇潘广玉
  • 2篇黄益民
  • 2篇张颖
  • 2篇李娜
  • 2篇习昕
  • 2篇李殿坤
  • 1篇石洪涛
  • 1篇石洪涛
  • 1篇周其文
  • 1篇孟旭
  • 1篇顾承雄
  • 1篇张健群
  • 1篇须文波

传媒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外科治疗及远期随访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报道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方法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自1988年4月至2000年9月,我院共对45例单纯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3~ 58岁,平均年龄(33.8±10.5)岁.病例入选标准:术前诊断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舒张内径(left ven-tricle diastole diameter,LVDD)>70mm者.该组患者中,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者36例(占80%),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者9例(占20%).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3例,Ⅲ~Ⅳ级32例.胸X线片C/T示:0.64±0.12(范围0.47~0.84).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UCG)示所有患者均患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LVDD为(76.3±4.1)mm(范围:70.2~89.6mm),射血分数(EF)为(45.7±6.3)%(范围:30.0%~6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接受MVR.结果:全组45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4.4%,术后2w UCG示LVDD减小为(65 ±5.2)mm(与术前相比P<0.01).随访至2012年9月,37例患者得到随访,占总数的82.2%,平均随访时间为(13.8±0.12)年(144~264个月),至今存活患者23例,占62.2%,其中5例患者心功能Ⅰ级,14例患者心功能Ⅱ级,2例患者心脏功能Ⅲ级2例心功能Ⅳ级.随访期间死亡12例,随访病死率为32.4%,失访2例,失访率为5.4%.因心脏原因死亡9例,占死亡例数的75%,主要原因慢性心功能不全和为抗凝并发症或合并肾功能不全.存活患者LVDD进一步减小达(60.0±6.1)mm,与术后围术期LDD相比有明显缩小(P <0.001).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MVR是一种远期疗效好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左心室能够进一步缩小.远期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和抗凝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
龚达李温斌陈宝田孟旭周其文张健群顾承雄周子凡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巨大左心室二尖瓣置换术心脏外科手术
基于FEM方法的医学图像配准的预测矫正系统
2003年
为了对非刚体医学图像进行配准 ,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方法的非刚体配准算法。但由于配准过程只用到了单元节点的局部图像信息 ,所以算法本身对比较大的形变不敏感。因此 ,采用一种基于黏滞流体模型的变形方法作为预测矫正系统。
龚达
关键词:医学图像配准方法有限单元法杨氏模量泊松比
基于IA和Web Service的FTP搜索引擎设计被引量:4
2003年
设计了一个基于IA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的FTP搜索引擎.它在搜索服务器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peertopeer模式的分布,并可在有防火墙的环境中进行数据库的更新和任务委托;通过Spider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与分类整理,同时利用分词字典降低用户请求的检索粒度.
龚达
关键词:FTP搜索引擎智能代理对等网
组织工程带瓣管道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2014年
组织工程带瓣管道(tissue engineered valved conduit,TEVC)是当前心脏外科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TEVC在动物体内实验以及临床试验之前,要对其生物学特性予以检测评估,以确保其具备实验中所需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因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成为TEVC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研究范畴需借助相关多学科技术,以检测组织在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免疫学、形态学及生物相容性等其他相关方面的特性。文章对当前国内外在TEVC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及新进展、新突破作一综述。
龚达李温斌许秀芳
关键词:瓣膜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免疫学形态学
基于有限单元方法的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由于刚体配准的局限性,非刚体配准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结合图像灰度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的配准技术在非刚体配准方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形变模型为目前研究热点.有限单元方法作为形变模型的一种被引入进行研究.对于线性各相同性...
龚达
关键词:有限单元模型形变模型
文献传递
戊二醛固定的异种血管的先天性免疫机制研究
2015年
目的:系统进行戊二醛固定的异种血管的免疫学研究及其动物在体排斥反应强度。方法:实验分两组:新鲜未处理组和戊二醛固定组。每一组分术后第4天、12天、30天和60天四个时间点。分别通过对20例新鲜猪肺动脉、20例戊二醛固定的异种血管进行大鼠皮下包埋,在术后第4天、12天、30天和60天进行观察,利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全面系统比较了两组病理学、巨噬细胞CD68、补体C3、先天性抗体Ig G形态性变化及其IOD值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新鲜组在术后第12天、30天染色较强,戊二醛组以上指标术后第12天、30天染色比新鲜组较弱。CD68、C3、Ig G值变化结果相似;免疫组织化学累积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定量检测结果显示:IOD值术后第4天开始升高,到第12天、30天达到峰值,第60天维持或下降。结论:先天性免疫在探索异种免疫排斥机理有重要作用;戊二醛固定的异种血管免疫原性下降,但是仍然具有免疫原性,需要探索更好的方法来削弱排斥反应。
张颖龚达辛毅崔巍刘洁琳万居易刘飒李殿坤杜兰平辛志飞许秀芳李温斌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先天性免疫
嵌合型组织工程牛心包片在大鼠皮下包埋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体外去细胞-明胶再基质化-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以下均简称EDC/NHS)交联-体内自体细胞植入"的"嵌合型组织重构理论"在牛心包片处理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寻找组织工程生物瓣膜理想的支架材料。方法:采用"明胶再基质化-EDC/NHS交联"对脱细胞牛心包组织进行嵌合处理后植入大鼠皮下,通过HE染色对比新鲜组、脱细胞组、戊二醛组、嵌合组植入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对各组牛心包片进行厚度检测、含水量和力学检测、钙含量测定试验,判断该嵌合方法对牛心包基质的影响。结果:基线水平抗张强度测定结果显示,嵌合组牛心包抗张强度与戊二醛组(P=0.09)及脱细胞组(P=0.56)相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远低于新鲜组(P=0.001);钙含量远低于新鲜组(P<0.001)及戊二醛组(P<0.001)。包埋2月后,嵌合组牛心包钙含量远低于新鲜组(P<0.001)及戊二醛组(P<0.001)。大鼠机体对明胶嵌合组处理牛心包的浸润程度最轻,然后是戊二醛组、脱细胞组,而新鲜组的浸润程度最重。在大鼠皮下降解率明显低于脱细胞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新鲜组,与戊醛组相当。结论:作为瓣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嵌合型牛心包膜比戊二醛交联效果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钙化降解低,是较好的交联方法。
辛志飞万居易马小龙李殿坤辛毅龚达周子凡许秀芳李温斌
关键词:戊二醛钙含量
54例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的方法、疗效等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9年9月,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封堵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30例,室间隔缺损24例。14例ASD采取胸骨右缘第4肋间小切口,经右心房途径封堵;16例ASD通过股静脉穿刺,经血管内途径封堵。24例VSD经剑突下小切口右室前壁途径封堵。结果 经胸封堵24例VSD,均顺利。经胸封堵ASD中,有1例在术后7 h发生封堵器移位,紧急开胸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取出封堵器,修补ASD。16例经股静脉途径封堵ASD中,手术顺利13例,封堵失败3例,封堵失败后改经胸小切口封堵2例,改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1例。46例随访3~103个月,平均(21.3±16.2)个月,未见封堵器移位、脱落、明显残余分流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或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安全有效,无射线辐射,操作简单易普及。
潘广玉刘若凡龚达刘燊佟明汇李彬许建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
酶联合消化法和贴块法分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适用于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木瓜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及组织贴块2种方法对PASMCs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PASMCs的生长特点;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分别对PASMCs行生长曲线、MTT法、DNA周期检测比较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结果: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1 d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贴壁呈椭圆形生长,4d后生长迅速呈典型的谷-峰状生长,7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贴块法培养的细胞3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长出,7d后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0d后细胞生长迅速呈单层致密排列,细胞传代成活率均为96%。2种方法获得的第2代PASMCs经平滑肌ɑ-肌动蛋白(ɑ-SM ac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阳性率均为90%以上;生长曲线、MTT法显示细胞增殖及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结论:2种方法均可高效获得PASMCs在体外稳定培养,为研究肺血管疾病提供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辛毅龚达习昕石洪涛刘飒许秀芳李娜黄益民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酶联合消化法和贴块法分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适用于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木瓜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及组织贴块2种方法进行...
辛毅龚达习昕石洪涛刘飒许秀芳李娜张颖黄益民
关键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生物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