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纯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降解
  • 5篇多环芳烃
  • 5篇生物降解
  • 5篇热液区
  • 5篇降解菌
  • 3篇深海
  • 3篇南大西洋
  • 3篇海洋生物
  • 3篇海洋生物学
  • 3篇沉积物
  • 2篇多环芳烃降解
  • 2篇多样性
  • 2篇芽胞
  • 2篇芽胞杆菌
  • 2篇洋中脊
  • 2篇油污染
  • 2篇深海热液区
  • 2篇石油污染
  • 2篇苏云金素
  • 2篇苏云金芽胞杆...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局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20篇董纯明
  • 15篇邵宗泽
  • 4篇赖其良
  • 2篇廖悦婷
  • 2篇曾湘
  • 2篇陈亮
  • 2篇李贵珍
  • 1篇何进
  • 1篇李登峰
  • 1篇盛华芳
  • 1篇粟薇薇
  • 1篇余志伟
  • 1篇孙明
  • 1篇王建宁
  • 1篇矫立萍
  • 1篇周宏伟
  • 1篇陈亮
  • 1篇曹宏斌
  • 1篇汪卫国
  • 1篇林龙山

传媒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3篇第十五次全国...
  • 2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微生物学...
  • 1篇第五届青年海...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云金芽胞杆菌苏云金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及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高温和SDS对苏云金素高产菌株CT-43-1c进行了质粒消除,筛选得到一株不产苏云金素的无晶体突变株BMB0806;并通过SDS-PAGE、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脉冲电泳(PFGE)分析了野生型菌株CT-43、出发菌株CT-43-1c和突变株BMB0806杀虫晶体蛋白的组成、苏云金素的产量和质粒图谱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突变株BMB0806与菌株CT-43和CT-43-1c相比,分别缺失了3个和2个大质粒,从而不再产生苏云金素和由cry1B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140×103的杀虫晶体蛋白.进一步分析三者质粒图谱后发现,突变株BMB0806中苏云金素的缺失和cry1B基因所在的大质粒A直接相关.
董纯明阮丽芳孙明喻子牛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苏云金素质粒消除
北极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降解菌的多样性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为了研究北极地区表层海水中氯代十六烷(C16H33Cl)降解菌的多样性,并获得新的卤代烃降解菌资源。【方法】以C16H33Cl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在4℃和25℃下对表层海水样品进行富集,通过平板分离鉴定可培养菌株,并验证其降解能力;同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降解菌群结构。【结果】从12个北极表层海水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112株可培养菌株。经过降解实验验证,发现19株菌株能够降解氯代十六烷,其中食烷菌(Alcanivorax)、红球菌(Rhodococcus)表现出很好的乳化和降解现象,海杆菌(Marinobacter)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DGGE分析显示,富集驯化的降解菌群中主要优势菌为Alcanivorax,Parvibaculum和Thioclava属的菌株。【结论】北极海水中卤代烃降解菌主要是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文章首次报道了北极海水卤代烷烃降解菌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北极环境中的降解菌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有参考价值。
王建宁董纯明赖其良林龙山邵宗泽
关键词:生物降解多样性
北极表层海水中石油烃降解菌R6-15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楚科奇海R6站位采集的表层海水为材料,以混合碳源[原油∶柴油=1∶1(v/v),内含萘(终浓度:200 mg/L)、菲(100 mg/L)和芘(50 mg/L)]为碳源,在25℃富集...
董纯明陈昕邵宗泽
关键词:石油污染烷烃生物降解菌
文献传递
一株Phaeobacter属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石油的全球性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使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且亟待解决.鉴于此,本文以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油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到一批石油降解菌,其中一株对石油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AT01,经1...
李贵珍赖其良董纯明邵宗泽
关键词:海洋环境石油污染降解菌
文献传递
南大西洋热液区盲虾虾鳃可培养附生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对来自于南大西洋洋中脊(SMAR)的盲虾Rimicaris sp.虾鳃中的附生好氧菌及厌氧菌进行了富集培养,共分离得到14株低温好氧菌和2个稳定的厌氧富集菌群.通过对好氧菌的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14株低温分离菌株分别属于海源菌(Idiomarina)、海杆菌(Marinobacter)、涅斯捷连科氏菌(Nesterenkonia)、赤杆菌(Erythrobacter)、盐单胞菌(Halomonas)、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嗜冷菌(Psychrobacter)、Mesonia 8个属,其中9株属于变形菌门(2株属于α-变形菌纲,占总菌株数的14.3%;7株属于γ-变形菌纲,占总菌株数的50.0%).对2个厌氧富集菌群的16S rD-NA文库的39个阳性克隆子进行分析,获得2种基因型,分别为γ-变形菌纲的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β-变形菌纲的嗜麦芽寡营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结果表明,南大西洋洋中脊盲虾虾鳃附生菌类型较为丰富,对于附生菌的研究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盲虾与附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张晓波曾湘董纯明邵宗泽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RDNA
一株深海热液环境来源的PAHs降解菌TVG9-Ⅶ的系统发育与降解基因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一株深海热液环境来源的多环芳烃(PAHs)降解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降解特性和降解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对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利用GC-MS测定其对PAHs的降解率;通过构建基因组Fosmid文库,克隆PAHs降解基因簇;并利用RT-PCR和qPCR研究关键降解酶基因在不同PAHs诱导下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西南太平洋劳盆地热液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PAHs降解菌株TVG9-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与该属的Novosphingobium indicum H25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它们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7%。该菌株在21 d内对菲、荧蒽和芘的降解率分别为95.2%,57.3%和69.6%。从Fosmid文库中筛选得到一个负责PAHs降解的上游基因簇,包含了PAHs起始降解双加氧酶大小亚基(pheA1a/b)基因和一个脱氢酶基因;RT-PCR和qPCR实验表明,双加氧酶大亚基基因pheA1a在菲的诱导下上调表达4.2倍,而在萘及高环荧蒽和芘的诱导下无上调。【结论】菌株TVG9-Ⅶ是Novosphingobium属深海热液来源的PAHs降解菌,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特别是对高环PAHs的降解效果较好。
董纯明陈亮廖悦婷邵宗泽
关键词:深海热液区多环芳烃双加氧酶
一株深海热液来源PAHs降解菌TVG9-Ⅶ的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目的:了解一株深海热液来源PAHs降解菌的分类地位、降解特性及其降解PAHs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鉴定其分类地位;利用GC-MS测定其对PAHs的降解率;同时构建菌株基因组的Fosmid文...
董纯明廖悦婷邵宗泽
关键词:分子鉴定降解机理
文献传递
东太平洋洋中脊热液死烟囱中重金属抗性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大洋洋中脊热液活动产生的热液羽流及烟囱体中富含多种重金属离子,这为从烟囱体中分离重金属抗性菌株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大洋科考第22航次在东太平洋洋中脊采集的热液死烟囱的外壳和内部硫化物为材料,利用分别添加不...
谢燕荣董纯明邵宗泽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热液区
文献传递
南大西洋热液区沉积物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和产酶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为获得深海可培养微生物资源,利用2216E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南大西洋热液区沉积物中分离可培养细菌,并通过16S rRNA基因进行分类鉴定.同时测定各菌株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木聚糖酶、褐藻酸酶和脂肪酶(三丁酸甘油酯和吐温80)的能力.分离共获得216株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共获得71株不同的菌株.其中包括变形菌纲62株、放线菌纲3株、芽孢杆菌纲2株和拟杆菌纲4株,分布于27个属,41个种.酶活检测结果显示,具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底物为三丁酸甘油酯)和脂肪酶(底物为吐温80)的产酶细菌分别为18、14、25、32株,供测细菌中未检出产果胶酶、木聚糖酶和褐藻酸酶的菌株.这些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深海微生物资源.
杜雅萍李贵珍赖其良董纯明孙风芹刘秀片邵宗泽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热液区南大西洋
海洋石油降解菌深海弯曲菌的种类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深海弯曲菌(Thalassolituus)是一类海洋专属的石油降解菌.为认识其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获取石油降解菌资源,本研究对西太平洋和厦门近海的表层海水分别通过石油烃富集和直接涂布石油烃平板,对获取的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对Gen Bank数据库中该属的可培养和未培养菌株信息,进行了系统进化与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太富集菌群分离得到的32个菌株中,主要优势菌为假单孢菌(Pseudomonas)和海杆菌(Marinobacter);其次是食烷菌(Alcanivorax)和弧菌(Vibrio).深海弯曲菌仅有2株,但它们代表1个潜在的新种,它们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同源性仅为96.9%和97.0%.从厦门表层海水中分离到1株深海弯曲菌,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相似度为99.66%.基于本研究分离菌株及Gen Bank可培养及未培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开展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属存在3个明显的进化分支,即2个模式种T.oleivorans与T.marinus分别代表的2个分支和1个独立分支;此外,不同分支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即来自同一纬度范围的菌株或序列多聚类于同一分支中.我们推测,深海弯曲菌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因适应不同纬度海域的温度等环境因子,逐步进化出3个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分支.本研究加深了对深海弯曲菌在不同温度海洋环境中种类多样性分布特征的认识,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了新资源.
刘仁菊董纯明李登峰邵宗泽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石油烃生物降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