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 2020年
- 【背景】白粉病是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引起紫花苜蓿白粉病的病原有3种: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豆科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和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目的】系统研究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生孢子和闭囊壳的形态特征,明确宁夏地区紫花苜蓿白粉病病原种类。【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调查病害发生和闭囊壳形成条件,利用气象站自动获取数据,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特征,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紫花苜蓿白粉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24℃,湿度范围为40%-60%,形成闭囊壳的条件为温度20-25℃、湿度70%左右,闭囊壳的形成大约需要42 d。分生孢子以向基式的产孢方式在分生孢子梗上产孢,成熟的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9-46)×(12.5-21.0)μm。闭囊壳黑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135μm,具有大量附属丝,少数为不规则分枝1-2次。闭囊壳内含有4-6个子囊,子囊倒棒型或卵圆形,具柄,大小为(58-90)×(29-60)μm。子囊内含有4-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1-34)×(10.5-20.0)μm。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6℃,最适pH为6.5,光照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葡萄糖、D-木糖和甘露醇促进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半胱氨酸促进分生孢子萌发,甘氨酸促进芽管生长。【结论】宁夏地区紫花苜蓿白粉病的病原菌确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
- 袁玉涛史娟马新杨凯
- 关键词:紫花苜蓿白粉病分生孢子闭囊壳生物学特性
- 笼养和散养模式对海兰褐鸡蛋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海兰褐鸡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笼养和散养模式下海兰褐鸡蛋各90枚,分别测定其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和蛋白的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笼养和散养模式下海兰褐鸡蛋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模式下蛋重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5);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散养模式极显著高于笼养模式(P<0.01);且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血、肉斑数量极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1);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蛋黄粗脂肪含量较笼养模式高1.43个百分点,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粗蛋白含量较笼养模式分别高0.59个和0.1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
- 杨恕玲翟玉蕊张艳梅吴丹鲁苗杨凯尹航
- 关键词:笼养散养海兰褐鸡哈氏单位蛋品质
- 白三叶草叶片感染白粉病的细胞生理变化及其病原鉴定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揭示白三叶草和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机制,明确白三叶草白粉菌的分类地位,为牧草抗病育种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白粉菌侵入白三叶草叶片感染白粉病的细胞生理特征。通过传统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对白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采用水琼脂玻片法观察了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白粉菌在白三叶草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交界处直接侵入,菌丝侵入表皮细胞壁与寄主接触部分的胞壁组织被降解且颜色加深,对应的细胞内侧产生大量胞壁沉积物,细胞壁不再完整气孔通道变形,保卫细胞发生质膜分离;进入表皮细胞的吸器被寄主质膜包围形成交界面,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肿胀,由椭圆形变为近球形聚集,淀粉粒由长条形变为椭圆形,嗜锇颗粒增多。接种到叶片的分生孢子4 h萌发长出初生芽管,10 h形成附着胞,12 h附着胞一侧形成侵染钉,48 h次生菌丝形成,96 h时形成大量菌丝并分化出成熟的分生孢子梗,叶片显症;144 h时分生孢子梗分化出2~3个分生孢子,顶端最先成熟,168 h时粉层扩展至叶片的2/3,240 h时达到90%以上,且粉层加厚,叶片卷曲。依据分生孢子的形态,结合ITS序列鉴定,将宁夏地区白三叶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豌豆白粉菌。该菌在25℃、pH为7.0时生长最好,光照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 杨凯史娟袁玉涛王立婷
- 关键词:白三叶草白粉病超微结构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